​孩子突然有這種表現,多半有「抑鬱」傾向,家長別忽視

2021-05-18     小樹苗兒童教育

原標題:​孩子突然有這種表現,多半有「抑鬱」傾向,家長別忽視

微博上,有一個話題登上了熱搜,引發了3億多人的關注。

視頻中,這位網友患有抑鬱症,痛苦掙扎了7年,期間一直有想要自殺的念頭。

可當她終於開口,告訴媽媽時,她的母親卻回道:

「你總是這樣,這都多少年了?你就...不能自己忍著嗎?」

女孩的神情,先是難以置信,又像是早有預料,最後絕望一笑。

視頻下面,有很多人聯想到了自己的遭遇。

很難想像,當孩子心理生了病,苦苦掙扎時,父母卻一無所知,甚至責怪他們太「矯情」。

2020年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2019~2020)》已出版。2020年青少年的抑鬱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鬱的檢出率為17.2%,高出2009年0.4個百分點。重度抑鬱為7.4%,與2009年保持一致。

各樣本抑鬱的檢出率(%)

女生抑鬱高於男生,非獨生子女高於獨生子女。女生有抑鬱傾向的比例為18.9%,高出男生3.1個百分點,重度抑鬱的比例為9%,高出男生3.2個百分點。

非獨生子女青少年有抑鬱傾向的比例為17.3%,與獨生子女相當,重度抑鬱的比例為7.7%,高出獨生子女1.4個百分點。

抑鬱檢出率的人群差異

抑鬱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升高,一成多高中生重度抑鬱。隨著年級的增長,抑鬱的檢出率呈現上升趨勢。小學階段的抑鬱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鬱的檢出率約為1.9-3.3%,初中階段的抑鬱檢出率約為3成,重度抑鬱的檢出率為7.6%-8.6%。高中階段的抑鬱檢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鬱的檢出率為10.9%-12.5%。

對抑鬱得分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抑鬱的平均水平隨年級的升高而增加(F(8,15161)=105.13,p<0.00l,ηp2=0.05),小學階段沒有顯著差異,初一和初二顯著高於小學階段,顯著低於初三以及高中階段,高中階段顯著高於小學和初中,但三個年級間沒有顯著差異。

各年齡段的抑鬱檢出率和得分發展趨勢

從上面的報告可以看出,也就是說大約每5個孩子中有1個有抑鬱傾向。

心理學上,抑鬱是源於對自我的攻擊,所以,孩子會有很強的自我厭惡和低自尊感。

然而,這種被壓抑的情緒和憤怒,並非憑空而生。

很大程度上,它正是來自孩子賴以生存的家庭。

所謂的病因,不過是在漫長的養育中,一點一點地滲透,最後「偶然」地顯露出來。

抑鬱症成僅次癌症的第二大殺手,青少年兒童成為高發人群。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抑鬱症三個字突然闖進我們的生活,這個看起來與普通人無關的詞,卻生生帶走無數人的生命,而這其中就包括很多青少年兒童。

現代人看如今的孩子,都會認為他們非常幸福,無憂無慮,生活越來越充實,沒有後顧之憂。因為他們只需要努力學習,其他什麼都不用想。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國青少年兒童抑鬱症發病率逐年增高,而他們的父母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甚至還要埋怨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一直到孩子出事,他們才會後悔。

1

父母的高期待,讓孩子喪失自我

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個6歲的女孩可馨,生活作息堪比996。

在媽媽的安排下,從3歲起就開始上課外班,5歲學習小學一年級的課程,6歲準備接觸金融理財課。 才6歲的可馨,時間表細化到了每個時間點。

為了嚴格規範女兒,媽媽還立下家規,內容均是要求自我激勵。

可馨很懂事,雖然覺得媽媽嚴格,但是對媽媽的要求,都認真聽從,努力執行。

但是,女孩在節目中,卻又隱隱顯露出,不同的一面。

她行為強迫,擺畫筆時,必須順序一致才罷休;

她社交困難,沒有朋友,很難融入到同學中;

她習慣性討好,哪怕要回答的問題,其實並不愉快;

更令人心疼的是,小小年紀的她,就體驗到了壓力,說自己沒有快樂...

6歲的可馨,拼盡全力做媽媽心中完美的小孩,可這種自我要求,卻讓她的精神世界,搖搖欲墜。

表面上看,孩子聽話懂事,行為正常。

可孩子的內心,早已沒有了自己的方向。

心理諮詢師胡慎之說:抑鬱的情緒,均源自於喪失。

越是乖孩子,就越不要給予他無限期待;越是懂事的孩子,就越不要他事事完美;因為,不斷壓抑自己的好孩子,不懂拒絕。

2

父母的貶低和否定,是最毒的藥

一位博主曾經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許多人覺得,小孩子而已,不過是說幾句,怎麼就受不了?

因為,對於小孩子來說,父母的評價,就是他認識自我的通道。

當一個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成了自己的錯,當他遇到任何難處,都只有譏諷和指責。

在這樣的世界裡,孩子的信心被一點點消磨掉,自尊被一步步被打擊,最終墜進黑暗,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愛孩子,就真的要好好說。

因為,每一次的打擊和否定,都是對孩子一次沉重的傷害。

3

父母的情感忽視,讓孩子傷痕累累

許多父母,很難願意承認孩子所遭受的痛苦和不良情緒。

面對孩子的求助,他們無動於衷,甚至認為是孩子的錯,好像孩子自己能夠做出選擇。

這種疏離和抗拒背後,是父母無法和孩子建立聯結,不願意接納孩子最真實的情緒感受。

「哭什麼哭,眼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有什麼好怕的,你看別人怎麼行。」

親子關係中,情感忽視是比暴力更殘忍的存在。

孩子就像是活在孤島上,不被重視,無人看見。這樣的焦慮感,足以摧毀任何一個孩子。

4

有人說,為什麼孩子出現問題,就一定要提到原生家庭。

因為,導致孩子生病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學習壓力、被同學霸凌,容貌焦慮等等。

可不管有多少誘因,最根本的源頭,是他們沒有價值感,不喜歡自己,感知不到愛。

這種能量的匱乏,往往來自孩子成長中真實的體驗。

其中,父母的反饋,就是孩子最大的能量來源。

所以,想要治癒孩子,答案也是愛。

如果你的孩子非常開心,每天都特別樂觀,家長也不能放鬆警惕,因為抑鬱症有一種類型就是「微笑抑鬱症」,明顯特徵就是表面看起來非常樂觀,但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5

當孩子有抑鬱傾向時,家長應該怎麼做?

01 不要使用家長權威

中國家長最常見的一個錯誤,就是經常用 家長權威來控制孩子,這種自以為對孩子好的行為,反而變成他們的壓力。

久而久之,這些被父母壓迫的孩子不是變得膽小懦弱,就是異常極端,心理極其不健康。

如果想幫孩子遠離抑鬱情緒,家長首先要對自己有嚴格要求,儘可能與孩子做朋友,而不是用長輩的態度強迫他們,越放鬆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越有利。

02 鼓勵孩子交朋友

世界上沒有人是不需要朋友的,有抑鬱情緒的人更需要朋友,尤其是小孩子。

孩子們其實很簡單,他們沒有太多要求,只希望爸爸媽媽健康快樂,家庭幸福,這樣就足夠了。

而當心裡有不好說出口的話時,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非常重要,他們是孩子們的傾訴對象,也是相互扶持的小夥伴。

鼓勵孩子們主動交朋友,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共同面對問題,當一個人的精神壓力被分開後,心裡自然沒有太多負擔,而這也是朋友對我們的意義。

寫在最後 :

總之,青少年抑鬱問題不能忽視,希望所有家長都能引起注意,千萬別認為孩子的情緒不重要。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在看」,並轉發給更多人看。

限時400多張圖解海報+高頻詞彙圖解視頻20個+3500個分類單詞卡

限時領16套lapbook精美主題翻翻書,高顏值安靜書火遍了媽媽圈~~

限時高頻視覺詞進階,從這套視覺詞金字塔句子練習開始

限時分享2000多頁,全套高清原版數學英語練習

限時寫作練習紙寶典,超實用兒童寫作指南來啦!

限時這樣的寫作模板太贊了,讓孩子自由表達,激發創作慾望

每天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PuUiHkB-4LL0rMdPrA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