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鴻(左)指揮挖掘機作業。受訪者供圖
講述人: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響石廣場改造項目黨支部書記、生產經理 張海鴻
國慶節前要完成石峰區響石廣場主體隧道工程。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壓力山大。復工成了一場合力運動,市領導多次現場調度,各級各部門大力支持,社會各界給予高度關注,公司也搞好了保障措施。
2月22日,陰天,復工第4日。對我們來說,只要不下雨,就是爭分奪秒搶進度的好天氣。
首批覆工的27名施工人員,全部是隔離觀察期滿且兩次核酸檢驗合格者。現場採取全封閉式管理,每天進行體溫測試2次,辦公場所和宿舍食堂也分別消殺2次。
一大早,工地就進入忙碌模式。體溫檢測人員或進入臨時住宿處,或把守入口,對進場者逐一測量體溫。另有人將84消毒液按比例稀釋後,對工地進行全面的防疫消毒。
上午8時,經檢測合格後,大家紛紛進入工作崗位。3台挖掘機發出轟鳴聲,依次駛入作業區。
頭頂安全帽,臉上戴口罩,身著工作服,施工人員幾乎都是一個模樣,遠觀近看區別不大。加上要保持合理距離,不能聚在一起討論,導致溝通協調難度加大,每說一句話都要連比帶劃,顯得有點滑稽,但沒人笑得出來。
要進度,更要安全。我們對原有土方是挖一處、加固一處,絕不給後期施工留下任何安全隱患。
一個上午搞下來,手酸了,眼花了,嗓子也有點沙啞,比以前施工累多了。公司準備了工作餐後,大家吃罷繼續施工。發揮愚公移山精神,施工進度還是不錯的,一天可以處理土方800噸至1000噸。
復工復產,關愛相隨。每天,市、區兩級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業主單位、監理單位負責人,駐企聯絡員等都來到施工現場,指導幫助我們解決當前各類問題。
目前,第二批員工在隔離篩查,將在篩查完成後重返崗位。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科學管理手段,進一步優化施工流程,將耽誤的工期搶回來,如質如量完成工作任務。
我們堅信,疫情終有結束時,這項重點工程必將給市民快捷出行發揮新作用。
來源/株洲日報 記者 沈全華 通訊員/顏淵 整理
編輯/黃盼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343331570(唐記者)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布」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