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不能容忍90秒的電視廣告?

2019-10-15     大劉小說

一、90秒,可以煩躁的等待也可以愉快的玩耍

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有些人是按秒過的,比如運動員,他們做的所有努力就是為了在賽場上比別多快零點五秒而已,可這卻要付出畢生的奮鬥;有些人是按天過的,比如普通大眾,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日復一日的重複著;有些是按年過的,比如邊防戰士,他們守護在遙遠的遠離人群的邊境,思念家人想念故鄉,時刻期盼著回家那一年的到來。

有些人說時間過的太慢,這肯定是焦慮煩躁的人;有些人說時間過的太快,這肯定是沉浸在愛情中的人。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就像現在的電視廣告一樣,大家都很反感,可還是無可奈何,唯有等待。當然,有些平台也可以買會員,去掉這惱人的廣告,90秒,我們真的就不能容忍嗎?

90秒的時間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站起來活動下筋骨;讀一篇散文;洗把臉,滋潤下心靈的窗戶;敷一張面膜;閉上眼睛聽一首歌;給父母打一個電話;陪孩子玩一會石頭剪刀布;走到陽台望一望天空等。如果沒有這90秒的廣告,我們又能怎樣,無非是憋著尿瞪著眼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的保持一個動作,直到累的雙眼乾涸,腰酸背痛,才想起自己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下午。

如果我們把90秒的廣告看成是中場休息,可能我們就會期盼而不是反感,就像足球和籃球運動一樣,中場休息使得大家都可以快速的補充能量和恢復體力,為下半場衝刺準備拿出最佳的精神狀態。

關乎輸贏的時候,我們總是希望老天能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哪怕一秒兩秒;關乎生死的時候,我們也期盼上蒼能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哪怕一秒兩秒;關乎離別的時候,我們也奢望對方給能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哪怕一秒兩秒。關乎考試的時候,我們也總是希望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哪怕一秒兩秒。

當我們看數位電視的時候,廣告是我們無非避免的,我們也早已習慣,因為沒有選擇。可當多媒體出現的時候,我們有了選擇,要麼等待,要麼花錢。這就像開車到岔路口的時候,有人說左轉,有人說右轉,都說的有理有據,可最後還是要選擇一個方向。知道結果的等待是痛苦的,就像醫生告訴自己時日不多的時候一樣,度秒如年,思緒萬千。不知道結果的等待就像小鳥一樣,無憂無慮的在天空嘰嘰喳喳的飛翔,不知道那陣狂風會把自己吹落下去。

二、很多人奮起一生只為了爭一分奪一秒

2008北京奧運會,游泳天才菲爾普斯在男子蝶泳中以0.01秒險勝,當時第二名的查維奇是什麼心情?如果快一秒,自己就是萬眾矚目的王者;北京田徑世錦賽上,地球上跑的最快的男人博爾特再一次證明了自己,一秒險勝加特林。那一秒的等待中,多少人屏氣凝神,默默祈禱。

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可有時候我們總想把它藏起來,活著忘掉它,可不管你多麼處心積慮,一天24個小時是每個人都必須經過的,只是過程不一樣而已。我們討厭廣告,是因為它打斷了我們的思緒,就像吃飯的時候突然發現一隻蒼蠅,惱羞成怒。可假如你別無選擇只有這一碗飯,你也真能硬著頭皮把蒼蠅夾出來扔掉然後若無其事的繼續填飽肚子。

看著擦身而過的公交車我們會在心裡祈禱「慢一點多好,慢一點我就可以趕上了,趕上了上班就不會遲到了」我們很少會想倒自身的問題,如果早起一點,如果跑快一點,也能趕上。需要時間的時候,我們就像拉著愛人的手一樣不願撒開;不需要時間的時候我們就像不小心踩了一坨屎,恨不得把鞋子都扔的遠遠的。可時間那有時間管你這些,它對任何人都是愛答不理的,你珍惜也好,厭惡也罷,它始終按自己的節奏滴答滴答的走著,不慌不急。

三、時間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就看你是否珍惜了

沒有廣告的人生就像空巢老人一樣,每天從早到晚在門口坐著,聽著,望著,累了就眯一會,餓了就吃一口,沒有人與之交談,沒有歡聲笑語的陪伴和油鹽醬醋的煩惱;就像沒有放鹽的菜肴一樣,再怎麼好看也難以下咽;就像沒有服務區的高速道路一樣,一直開到精疲力竭,車毀人亡;就像不知道飽的寶寶一樣,你一直喂他就一直吃,直到吐的稀里嘩啦;就像有失眠症的人一樣,就算躺在床上也是睜眼到天亮。

如果把廣告時間當做一個鬧鐘,這段時間就會變的非常有意義,它會提醒我們趕快去完成某件事情,會激發出我們的潛能,就像在《最強大腦》中看到的那樣,每一場比拼都是爭分奪秒,時間雖然短暫,可他們卻能完成超乎常人的事情。讓我們覺得時間於他們而言才是如此珍貴。

那時間於我們而言就不珍貴了嗎?只是我們自己不珍惜罷了,當別人在揮汗奮鬥,重複奔跑的時候,我們躺在床上,從日出到日落,然後喟嘆一聲「時間過這麼快,好多事還沒做呢」其實就算再給你一天你還是會睡過去,然後繼續感嘆時間對你不公。

看到90秒廣告倒計時的時候,我們無奈扭頭和家人和朋友聊天,聊生活,聊工作,有時候聊著聊著都忘了看電視,都忘了過去了多少個90秒。時間的快慢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是如何看待它,是坦然處之還是心有羈絆。閉著眼睛把自己的人生濃縮成90秒,回憶一遍,你會發現很多畫面在你面前一閃而過,就像戴了3D眼睛一樣,身臨其境,有哭鬧有歡笑,有天真有反叛,有責任有擔當。

佛經《摩訶僧祗律》記載:「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我們可以推算:一日一夜24小時中有30個「須臾」,600個「羅預」,2000個「彈指」,24萬個「瞬間」,480萬個「一念」或者說是「剎那」;再進一步細算下去,一彈指為7.2秒,一瞬間為0.36秒,一剎那為0.018秒。

如果因為90秒把自己惹的不開心,那我們將錯過多少個瞬間,錯過多少個屈指可數的瞬間。所以何必如此在意這茫茫塵世的區區90秒而已,陶淵明《雜詩》有雲「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KhY220BMH2_cNUgfO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