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微信群里就有群友感慨「中國足球還有未來嗎?」(世預賽第四輪中國隊輸給了敘利亞,天價教練里皮在賽後記者會上宣布辭職)
是的,這就是中國足球的強大「魅力」,無論你關不關注,無論它踢得好壞,總是有無數的媒體和球迷在隨時隨地分享著它的所有最新動態(好的與壞的)。
僅僅是中國足球不足以讓我動筆撰文分享自己的思路與看法,只是群友是位真真地鐵桿球迷,但凡有現場的球賽他都會親自去吶喊助威,但凡有任何關於中國足球的訊息他都第一時間分享,即使沒有多少群友回應他依舊孜孜不倦地傳播著自己對中國足球的那份熱愛。
看到他那句反問後群里靜寂的氣氛,我決定跟他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中國足球的現狀,希望對他有所啟發。
這要從我觀察到身邊某位朋友的變化說起,相信有人疑問「一位友人的變化與中國足球有何關係?」大家不要急於下判斷,看完我的分享我相信不同思維模式和價值觀的朋友會有不同的認知理解。
我的朋友A,個人能力非常出眾目前在知名企業中擔任管理崗位,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路從基礎員工升至企業中層我是她的見證者。對於她的一路升遷我並不感到意外,而之後我們的一次交流讓我有了「權利與懶惰」的思考。
某天,許久未見的我們一起見面敘舊,期間她接了一個電話,從通話的隻字片語以及她的語氣來看她表現地非常不耐煩。掛完電話她把頭偏向一側冷靜了十幾秒後,換了一個略微輕鬆地表情看著我,示意不管那些我們繼續。
我倆是因為工作相識互相欣賞,並非那種酒肉或利益朋友。觀察到她的這一變化我不可能裝作若無其事繼續沒心沒肺地聊別的,就試探性地問了一句:怎麼了?工作上有急事?
她愣了一下後抓起面前的那杯拿鐵悶了一大口後將咖啡杯重重地放在桌子上後開啟了吐槽模式。
實際上令她突然生氣的點來自於集團內部的規章制度,據她說之所以生氣只因為集團某職能部門要求她配合完成一項關於她負責部門的工作匯總,工作難度並不高但要求非常細緻及準確,最讓她動氣的是對方的那一句「明早8點之前就要要」,隨後她用了各種形容詞來描述自己對該部門以及公司規章制度的不滿。
我只能寬慰說:要不我們改天再約你先回去完成工作?
她把頭轉向一邊手臂一揮說:我安排底下人去準備了,咱們聊咱們的。
我因為擔心影響她的工作又追問了一句:可是集團考核的責任人是你而不是底下的某個員工,你確定不自己經手一遍,就放心那些數據的準確性?
她聲音高了一度地回答我說:能給他們明早整理出來就不錯了,挑什麼挑!
我沒有繼續追問,後傾著身子靠在了椅背上,認真地重新審視著眼前的朋友。腦海中浮現出某年冬天的深夜,朋友們相約一起跨年,她因為加班脫不開身,我開車剛好經過她們公司大樓,看見她辦公室燈還亮著的情景。
那時的她工作量是如今的好幾倍,且都是自己一人完成,對待工作極其地認真負責,每一個經手的數據都會反覆核實,每年的平安夜、元旦她都主動留下來加班,也正是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讓她從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公司內年紀最輕的管理者。
那一刻,一邊回想著她過往努力地樣子,一邊看著眼前的她,內心突然多了這樣一種感慨:一丁點兒的權利就能讓一個人懶惰成性!
就在昨天,我在短視頻平台上看到這樣一則報道,某女性司機闖紅燈後被交警攔下,女性司機不僅不承認錯誤還對交警進行辱罵,評論區里大家一致留言「將她關起來」,有人非常不解地發問:都是成年人,就這麼不懂法嗎?
她真得不懂法嗎?她懂!在後續報道中,被「請」進去的女性司機面對鏡頭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表示是自己一時沖昏了頭腦,根據媒體報道這名女性司機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網絡主播。
那麼網絡主播的身份是否與她此次的行為有關呢?
我記得非常清楚,之前有一個選秀節目中就有一位網絡主播參加,在被淘汰時她有了如下一段發言:感謝這個平台讓我認清了自己,平時在直播間裡都被粉絲們捧著、吹著,越發的不認識自己是誰了。
人性是什麼?就是在越來越多的大眾對你追捧和稱讚時,更加認不清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即使意識到了也不願意當著這麼多粉絲的面承認自己的不足。
我想問大家:一位網絡主播有多少粉絲?而一名國足球員有多少粉絲?一位網絡主播有多少收入?而一位國足球員有多少收入?
客觀現實是什麼?是部分國足隊員出入都是跑車代步、日常訓練或賽後都是酒吧或其他娛樂場所消費、身邊永遠都有美女追求、走到哪裡都有掌聲和歡呼聲。
他們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怎麼會對自己比賽的結果買單?相反他們還會認為怎麼沒有人來包容和體諒自己!
很多球迷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中國這麼多人都找不出來11個會踢球、踢好球的人?還需要靠歸化球員來補充?
我們經常說這樣一句話:環境造就人!
舉個不現實的例子,中國如果只允許一個省份發展足球運動,其他省份禁止觀看和發展足球。而這個省制定一個完整的球員培訓體系,招那些家庭收入中低水平的孩子培訓,把足球當作一個與其他行業相同的職業去發展,等孩子們18歲成年後開始拿基礎工資,每獲得一次國際賽事的名次給予不同金額的獎勵,這樣的結果或許都會比如今的國足成績強。(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不代表其可行性和合理性)
為什麼?因為環境簡單、職責分明、目標明確啊!
捫心自問,你給一個人高昂的收入、走到哪都有的掌聲和歡呼聲以及那麼多美女的青睞甚至是主動追求,他怎麼會有心思去訓練?去流汗?去琢磨技戰術?去想著如何補充自己的短板?以及因為一個集體而做出自我的犧牲?
想多了,他只會想如何保持更高的收入、如何收穫更多的粉絲、如何獲得更多的青睞、如何秀而已。
這不是諷刺球員,這更不是輕視球員,這就是一個人面對如此環境下的真實心理啊!
中國有很多成績特別突出且穩定的體育項目,例如:兵乓球、羽毛球、跳水等等。甚至是連田徑這種亞洲人有著先天差距的比賽,近年來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我們可以看看這些成績表現優異地體育項目都有哪些共性?我能看到的是:它們的受眾粉絲群體小於足球項目,它們的運動員收入遠低於足球運動員,它們的媒體關注度、新聞刊發數遠遠的低於足球項目。環境變得簡單純粹,運動員沒有其他五花八門的想法,更加專注於投入訓練,日積月累自然有了好的成績。
作為一名球迷追求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以及運動員有錯嗎?沒有錯!但是當量變達到一定規模就形成了質變,這個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懂。
你選擇了你的熱愛,就要經受它所帶來的痛苦(糟糕的比賽成績),足球因為被眾多人的關注和熱愛,成為了一杯滾燙的熱水,你不放手就得忍受它的灼熱感。我不勸任何球迷放棄對國足這杯熱水的關注,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7BGcW4BMH2_cNUgwtI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