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沉香屑·第一爐香》:一個女孩,如何在慾望中墮落的?

2019-05-27     江徐的自留地

【本文原創首發,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文|江徐


張愛玲與上海有著割捨不斷的情緣。她生於斯,長於斯,在這座城市走紅,也在這裡遇見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

為此,張愛玲在散文中坦言,她喜歡上海人,還「為上海人寫了一本香港傳奇」。在這本「傳奇」中,《沉香屑·第一爐香》是最早發表的一篇小說。也正是通過這篇小說,23歲的張愛玲在上海文壇一炮而紅。

關於這篇小說,當時的月刊雜誌《紫羅蘭》的主編——周瘦鵑一眼相中,並且給出很高評價:

《沉香屑·第一爐香》和《沉香屑·第二爐香》的風格很像英國名作家毛姆的作品,而又受了一些《紅樓夢》的影響。不管別人讀了如何,而我是「深喜之」了。」

因為張愛玲的獨特細膩的文風、她對人性的深刻洞悉,我對這篇小說同樣深喜,以至於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溫一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

如果從「正能量」、「三觀正確」的角度解讀這篇小說,它寫的是一個年輕女孩,因為情愛路上的錯誤選擇,最終走向落的故事。

1. 因為慾望,選擇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

故事的主人公叫葛薇龍,一個很普通的上海女孩。她有一張平淡卻美麗的臉,張愛玲用了一個絕妙比喻——上海粉蒸肉。

漂亮,可以是女人的資本,也會成為後來墮落的罪孽。如果不懂得正確利用和珍惜,長得漂亮,便是一種災難。

為了逃避戰亂,葛薇龍與父母從上海來到香港。後來,戰亂平息了,於是父母準備回鄉。這個時候,她面臨一個問題:如果一起回去,學業就要中止;如果留下,一個人又支付不起費用。

人生路口,該如何選擇?

在許鞍華執導的電影《沉香屑·第一爐香》中,馬思純飾演葛薇龍


葛薇龍選擇留下。

她去找定居香港的闊太姑媽——因為人生觀不同而跟家人發生齟齬,幾十年不曾往來的姑媽。葛薇龍希望獲得她的資助。

葛薇龍的姑媽,也就是梁太太,年輕時為了過榮華富貴的生活,遠走他鄉,嫁給有錢又年老的富商。如今,徐娘半老,擁坐豪宅,對傭人頤指氣使。極度缺愛又渴望愛的她,在身邊豢養有姿色的年輕女孩,利用她們為自己勾引男人。

對梁太太來說,對於年輕貌美的葛薇龍,簡直是主動送上門的一枚棋子。所以,她答應親侄女,說願意資助她完成學業,同時在心裡有了自己盤算。

關於姑媽的流言蜚語,葛薇龍聽到過,但她這樣自我安慰:

「只要我行的正,立的正,不怕她以禮相待。外頭人說閒話,儘管他們說去,我念我的書。將來遇到真正喜歡我的人,自然會明白的,決不會相信那些無聊的流言。」

雖然做了這番自我警醒,當她住進梁太太的豪宅,走進屬於她的房間,看到衣櫥里為她準備的各色衣服適,瞬間陶醉在物質享樂里了。對此,書上有這樣一段描寫:「薇龍一夜也不曾闔眼,才闔眼便恍惚在那裡試衣服,試了一件又一件……」

可見,年輕的女孩,如果沒有足夠定力,就會很容易被慾望裹挾,迷失在紙醉金迷的生活里。

2. 因為想脫離困境,選擇一個錯誤的人

在梁太太的調教下,葛薇龍很快成為香港交際圈裡的後起之秀。

雖然是至親骨肉,但她與姑媽之間更多的是利用關係。姑媽為她提供各種炫耀自我的機會,她為姑娘勾引各種男人。

那時候,葛薇龍依然保持一份清醒,那個圈子裡紈絝子弟、富家公子,她一個都不會真心看上。

直到遇見一個叫喬琪喬的混血男兒。

喬琪喬長得很漂亮,身材也好,衣服穿在他身上,顯得那麼服帖耐看。尤其是那雙眼睛,實在迷人,張愛玲也實在會打比方:「像風吹過的早稻田,時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閃,又暗下去了。

葛薇龍被喬琪喬吸引,兩人搭訕之後,對彼此都心生好感。但是,葛薇龍是理智的,當她知道喬琪喬的其他品質和情況——不學無術、貪圖享樂、父親不喜歡他、經濟短缺後,也就清楚有點——他不是理想的結婚對象,於是開始疏遠他。

梁太太為了籠絡某個男人,決定犧牲掉自己的親侄女。葛薇龍看到這件事的苗頭,她想離開,卻已經對紙醉金迷的生活上了癮,回不去了。

那麼找個人結婚,可她又不願意像姑媽那樣,純粹為了錢而佳人。她想找一個既有錢又有感情的男人結婚——哪有那麼容易的事?

最終,葛薇龍還是想到喬琪喬。她知道他遊手好閒,不願賺錢,但女人渴望愛的時候,總能為彼此找出理由。她想:

「幸而現在他還年輕,只要他的妻子愛他,並且相信他,他什麼事不能做?即使他沒有錢,香港的三教九流各種機關都有喬家的熟人,不怕沒有活路可走。」

年輕的女孩,把人性和現實想得太簡單,總把事情往好的方面設想。

被愛著的喬琪喬有恃無恐,明確告訴她,他不愛她,只能給她快樂。即便如此,她也認了。他的不愛她,反倒激起她征服的慾望。

葛薇龍不知道,愛情並不存在單方面的征服,而是彼此的喜悅和悅納。一廂情願的付出,頂多只是感動,感動換不來愛情。

3. 因為想征服對方,選擇一樁錯誤的婚姻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句名言。其實,婚姻也可以是愛情的沃土,關鍵在於兩個是否懂得經營。

如果,從一開始,就是帶著某種現實目的與利益踏入婚姻殿堂,那一定是悲劇的開始。

葛薇龍知道喬琪喬沒有錢,但她覺得自己有能力賺錢。為了和喬琪喬結婚,在一起,她甘願成為姑媽的工具。

她為了一廂情願又自以為是的愛情,放棄尊嚴,不顧一切,一意孤行,完全失去了自我。書上有這麼一段文字:

「從此以後,薇龍這個人就等於賣給了梁太太和喬琪喬,整天忙著,不是替喬琪喬弄錢,就是替梁太太弄人。」

當一個人在婚姻中失去自我,婚姻不僅是愛情、更是整個人生的墳墓。

葛薇龍,這個「極普通的上海女孩」,一開始,只是為了尋求資助完成自己的學業。當她接觸到華貴絢爛的生活後,漸漸迷失其中。

當她想逃離的時候,發現自己對此生活已經上了癮。當她覺得自己逃脫不了的時候,也就是進一步沉淪的開始。

為一個不靠譜的人,為一段虛幻的情,她又選擇了一樁錯誤的婚姻,最終將自己推進深淵。關於葛薇龍前途未卜的餘生,書上有這麼一段描寫:

「那淒清的天與海——無邊的荒涼,無邊的恐怖。她的未來,也是如此——不能想,想起來只有無邊的恐怖。」

路在每個人腳下,夢在每個人心中。

花花世界,物慾橫流,要守住清醒冷靜的心,選擇適對的生活方式,尋覓對的人,締結對的婚姻。如此,才能不負人生。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籤約作者。煮字療飢,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點擊右上角「關注」,收看更多相關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AWBGwBmyVoG_1Zv9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