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驕航空即將首航,每天1班,呼和浩特往返這兩個城市

2019-07-25     綠色融媒

7月24日下午,天驕航空首航及內蒙古航空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在呼和浩特舉行。

游公子了解到,天驕航空在7月18日取得民航局頒發的《航空承運人運行合格證》,這標誌著天驕航空的籌建工作圓滿完成,7月26日首航。天驕航空目前已到位2架飛機,預計到年底將增至4架。運行初期,該公司計劃首批開通呼和浩特—烏蘭浩特,呼和浩特—錫林浩特的往返航班,航期為每天1班。隨著運力的不斷增加,還將陸續開通呼和浩特至通遼、滿洲里、赤峰、阿爾山、扎蘭屯、阿拉善左旗、烏海等地區的航班,構建覆蓋全區所有支線機場的航線網絡,實現首府到各盟市間的航班公交化,並逐步擴大到東北、西北、華北等鄰近省會城市,切實提升旅客的出行效率。

發布會上,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高世勤介紹,黨的十八以來,自治區民航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到目前,全區有民用機場30個,數量居全國第二位,比2012年增加16個。其中,運輸機場20個,通用機場10個。有呼和浩特、呼倫貝爾、滿洲里、鄂爾多斯4個國際機場,二連浩特、包頭2個臨時開放口岸機場。

2018年,全區民用機場完成運輸起降24萬架次、旅客吞吐量254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4萬噸,分別是2012年的1.9倍、2.1倍和1.2倍。全區民用機場旅客吞吐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速達13%。今年上半年,全區民用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276萬人次,同比增長9.9%。烏拉特中旗通用機場利用3年的時間,使運輸起降和旅客吞吐量翻了3番,預計今年將成為國內首個通航短途運輸旅客吞吐量破萬的通用機場。

2018年,全區民用機場開通航線452條,通航城市114個,參與運營的航空公司60家,比2012年分別增加了189條、44個、27家。其中,2018年全區民用機場開通國際地區航線35條,國際地區通航城市21個,可達東南亞、俄羅斯、蒙古國以及德國和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呼和浩特機場「省會通」航線實現全部通航。12個盟市至呼和浩特的航線均實現當天往返,其中赤峰、通遼、呼倫貝爾至呼和浩特航線達到日均10班以上,有的機票價格甚至低於長途汽車票價。盟市旅客經呼和浩特隔夜中轉可到達83個城市,而且還能體驗免費正餐、住宿、接送機等「六免、五優、雙享」的中轉服務。今年全區又新增柬埔寨暹粒、緬甸仰光、越南胡志明3個國際通航城市。呼和浩特機場恢復了至俄羅斯莫斯科的定期直飛洲際航線和香港地區航線。

天驕航空將運行由中國商用飛機公司製造的ARJ21機型。ARJ21飛機是中國商飛的創業者,具有良好的高寒、高原性能,完全能夠適應中西部地區的運行條件,完全滿足民航的可靠性要求。

在答記者問環節,游公子提問:天驕航空將與中國商飛如何開展進一步合作?為實現內蒙古經濟的轉型升級有什麼作用?

天驕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郝玉濤:2018年10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與中國商飛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共建航空培訓中心、大飛機學院、維修基地等項目達成合作意向。本月25日,位於鄂爾多斯的天驕航空培訓中心和大飛機學院即將正式揭牌,這標誌著在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天驕航空與中國商飛在探索製造業和服務業相結合的國產飛機商業化新路徑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發展航空產業的意義不僅體現在便利出行上,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統計,航空產業每產生1元的GDP將拉動周邊產業產生7元間接的GDP。

由此可見,航空產業可以起到以點帶面拉動區域經濟的作用。天驕航空與中國商飛的進一步合作將發揮商業飛機產業龍頭引領效應,以支線機場為依託,以航空運輸業為核心,打造相關服務產業,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鄂爾多斯空港經濟區,從而推動商用飛機製造業與支線航空運輸業融合發展,實現內蒙古經濟高質量轉型升級。

(來源:《內蒙古旅遊報》官方微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vcIKGwBmyVoG_1ZRu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