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就要來一次月經,怎麼回事?

2019-06-28     粉紅先生Pinker

正常的月經是具有周期性的。出血的第1日為月經周期的開始,兩次月經間第1日的間隔時間稱為1個月經周期,一般為21-35日,平均28日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月經周期的分期,月經周期以排卵日為分隔,分為排卵前的卵泡期與排卵後的黃體期。卵泡期長短不一定,但黃體期相對固定,約為12~16天。那麼有些女性有時十幾天就要來一次月經是怎麼回事呢?


01

黃體功能不全

由於相對固定的黃體期變短,使月經周期變短,該疾病多發生在生育年齡。

02

卵巢儲備功能不良

多發生在35歲以後的生育年齡婦女,以此種原因造成月經周期縮短的少女們極少。


03

排卵期出血

部分排卵期出血較多的婦女也可表現為月經頻發,如果是30天左右的月經周期,大多在月經中期(排卵期),也就是十幾天的時候陰道流血,其實排卵期出血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月經,不是所有女性都會出現排卵期出血,有排卵期出血的女性也大多量少,甚至只是咖啡色或粉紅色分泌物,但如果排卵期出血較多,就會有月經頻發的感覺。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關注公眾號【粉紅先生Pinker】

04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症

青春期的女性月經周期短往往是因為下丘腦、垂體、卵巢功能未完全發育成熟所引起的。



05

子宮肌瘤

嚴重的子宮肌瘤在月經量多的同時,也有月經頻發或月經周期變短的症狀。

如果女生們具有以上症狀,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時就醫,避免給身體帶來嚴重危害。

註:文中配圖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sK5wmwBJleJMoPMCRH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