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遏制中俄威脅,美國2020軍費將繼續提升,超過7000億窮兵黷武

2019-12-12     大國前沿

如果說俄羅斯和中方是美國稱霸的攔路石,白宮明顯有些「庸人自擾」。如果說莫斯科和北京的有限防禦手段,對美國構建的單邊、單級主義堡壘產生了衝擊,倒也可以說得過去。但是將中俄明確的視為己方發展路程的對手,則可能有些「損人不利己」。

據俄衛星通訊社12月10日消息,美國國會日前通過了2020財年的國防預算要求。在這份草案中,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成員一致認為在7380億美元的防務支出的基礎上,應加上對中俄軍力的限制性條款。美國的目的很明確,通過軍事、政治等方式,實現對對手的深度打壓,以期達到遏制和擊敗戰略對手的目標。

不過,這份草案在提交總統審閱前,仍需要做一些修改,原因很簡單,美國的部分民眾對於白宮的外部戰略仍存有疑問。

12月5日,美國民意調查機構拉斯穆森的報告出爐,根據其對數千名民眾的調查得知,約有三分之一的民眾希望對北約支出更大的份額。約有35%民眾認為應將北約視為美國最大的軍費支出目標,只有16%的民眾則對高層的預算方案表示贊同。

換句話說,美國民眾對於高層將中俄視為對手的做法不贊同,美國的戰略重心仍應在歐洲下沉。拉斯穆森的調查報告揭示了美國廣大民眾的心意,即在他們看來,和俄羅斯和中方保持正常的邦交關係,有利於自身的發展,否則可能讓美國遭受不可預知的損失。

然而這種真正客觀中立的言論,在五角大樓等高官看來,更多的是一種短視行為。殊知美國為了限制中俄的發展,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早在白宮主人上台之前,其已經將中俄明確的列為自己的競爭對手。為此白宮不惜通過北約、歐盟等組織,實施深度的封鎖戰略。

比較典型的案例是,美國聯合各盟國在地中海、黑海、波羅的海的聯合軍演行為;美國限制中俄代表在聯合國的自由發言權利,美國針對中方開啟的貿易摩擦行為,美國甚至以烏克蘭危機為突破口,在聯合國框架下,糾集60多國盟友關於克里米亞半島的歸屬公開裁決。可以說美國為了限制中俄的發展,無所不用其極。

但是美國忽略了一個事實:中俄之所以在美國為首的西方組織的多年封堵下,屹立不倒。除了上述國家強大的內部的向心力外,和美國的優先政策不得人心有莫大的關聯。

目前默克爾、馬克龍等首腦已經對美國彰顯的霸凌行徑,明確的表示了反對。他們認為如果一味的靠攏美國,輕則可導致自身利益受損,重則可導致歐盟等組織的解體。中俄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地緣位置,都會給己方帶來巨大的利好。尤其是中方1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是保障德國、法國等外貿型經濟良久永續存在的不竭源泉。

將中俄視為競爭對手,是美國不自信的表現,白宮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外部戰略。

​遺憾的是,這種盟友的聲音在白宮等高層看來,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抵制行為。美國不允許盟友對自己有二心,更無法容忍中俄的不斷強大。因此我們看到的是,美國2020年的國防預算,再度突破上限,達到了7000多億美元的極限值。

但是這種極限壓制的行為,是否能夠取得預期的目標,則很難做出判斷,但可以肯定的是,廣大的美國人民不會為白宮的「窮兵黷武」埋單,願白宮等高層多做一些有利於世界和平的事情,將中俄列為戰略競爭對手最終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oHZ_m4BMH2_cNUgEaO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