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惠善安宰賢離婚糾葛:別讓這種思維模式毀了你

2019-09-05     又見芳菲

01

最近韓國演員具惠善和安宰賢離婚的消息,一直霸占著熱搜榜,吵鬧半個月了,女方不時地有新消息放出來,男方疲於應對。

有網友說,他們的離婚事件比一部電視連續劇還精彩。

最開始具惠善發文訴說老公的變心,「他好像只是非常短暫的愛了我一下」、「我是住在家裡的的幽靈,你曾經那麼愛的女人變成了殭屍,」她的描述得到了網友們的同情,男方的事業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有廣告合作的夥伴終止了合作。

接著她又發文稱自己不想離婚,並爆出男方出軌合作女演員的消息。合作的女演員聲稱消息不實,還要起訴具惠善。兩個人離婚的事件已經波及到了她人,終於在今天安宰賢正式提出了離婚。

他們離婚的原因是什麼,其實不重要。

離婚,在當今社會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走進婚姻又有多少人從婚姻中走出來。

為什麼有的人離婚就那麼輕鬆,而有的人就非得弄得魚死網破呢?

02

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在《終身成長》一書中,給出了解釋。他在研究中發現:人的思維模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人的思維模式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同。

在婚姻生活中為什麼夫妻總會因為小事而不停地指責埋怨對方,致使本來可以幸福的婚姻停步不前,甚至破裂。

導致這不幸婚姻的幕後黑手源自我們大腦中的一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

德韋克教授認為:「固定型思維的人在兩性關係中認為自己的特質是固定的,伴侶的特質是固定的,戀愛關係的特質也是固定的——一切要麼好要麼壞。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則堅信所有一切,包括自己、伴侶以及戀愛關係都可以成長和改變。」

簡單來說,固定型思維的人覺得在戀愛關係中一切都是一成不變的。我不可能改變你,你不可能改變我,我們的婚姻相處模式如果和諧,那麼永遠都和諧;如果糟糕,那麼它永遠也不可能變好。

具惠善明顯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不接受婚姻中的變化。安宰賢曾經愛過她,但是如今不愛了。其實無需問什麼原因,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接受結果。婚姻中兩個人感情出現問題,不能都將問題歸到一個人身上。

挽留感情沒有錯,但是如果感情已經無法挽回就要接受這種變化。

而相對於「固定型思維」的另一種思維模式則是「成長型思維」。

德韋克教授認為:「成長型思維的人堅信所有一切,包括自己、伴侶以及戀愛關係都可以成長和改變。在婚姻中雙方只有通過努力才能發現並解決彼此的期望和想法,不努力的兩性關係是難逃一死的,」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不僅能成就幸福的婚姻,還能在婚姻中成就對方並遇到最美的自己。

03

亞馬遜CEO貝索斯和妻子麥肯齊典型的成長型思維,他們的離婚聲明,被認為比結婚誓詞還感人。

「希望各位能同我們的家人和密友一樣,知悉我們生活的新進展。正如我們的親朋好友所知,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愛的探索和嘗試分居之後,我們決定離婚並在今後以朋友的身份相處。

我們能夠找到彼此,令我們感到非常幸運;我們也深深地感恩兩人共同走過的25年中的每一年。哪怕我們早已知道今天的結局,我們仍不後悔當初的決定。」

「作為夫妻,我們曾共同度過美好的生活;作為父母、朋友和在工作等一些項目上的夥伴,同是熱愛冒險的人,我們都曾看到過美好的未來。

雖然我們的關係發生了變化,但我們仍是家人,仍是真摯的朋友。」

有情有愛有溫暖。暖心的背後是貝索斯出軌一位女主持人。

他妻子沒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沒說一句話他的壞話,沒攻擊那個闖入他婚姻的女人,更沒有在在鏡頭前痛苦流涕訴說自己的委屈。

對於成長型思維者來說,原諒是他們的第一目標他們不去指責別人。

在他們的思維里,雖然你傷害了我,但是還有漫長的未來等著我。如果,我一直沉浸在不能改變的過去里,那我才是愚蠢。

王菲和李亞鵬也是成長型思維的人。他們的離婚聲明以及離婚後的相處模式堪稱離異夫妻的典範。

離婚時王菲只發了簡單的一句話:「這一世我們夫妻緣盡至此,我還好,你也保重。」

李亞鵬里有不舍有深情也透著無奈:「我要的是一個家庭,你卻註定是一個傳奇,懷念十年中所有的美好時光。愛你如初,很遺憾,放手—是我唯一能為你做的。希望你現在是快樂的,我的高中女生。」

離婚後兩個人的生活,依然有交集,有往來,各自都生活得很好。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不會給自己貼上了標籤。發生的事僅僅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件小事,不會影響我的人生。他們願意從中學習對自己有用的東西,讓自己在未來生活的更好。

04

兩種思維模式,處理事情的結局大不相同。我們常說,你的思維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人生走向。我們的思維方式直接影響著我們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心理學家進一步指出,其實每個人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和而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混合體。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訓練培養自己用成長型思維模式來思考和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怎樣培養自己成長型思維模式呢?書中給出了通往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接受:當你知道自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不必感到羞愧。我們首先得承認它、面對它、接受它。

第二步觀察:我們得知道是什麼引發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它什麼時候會出現?比如,有的人是在面臨挑戰時,有的人是在努力過程中受挫時。你可以想一想:最近一次你的固定型思維因為什麼而引發?當時你有怎樣的感覺?它對你說了什麼?最後導致你做出了什麼決定,或者付諸了哪些行動?

觀察你的固定型思維人格,明確它出現的原因。

第三步命名:給自己的固定型思維人格取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可以和生活中的某個人同名,可以是一本書名、一個電影人物名。當然,也可以是你不喜歡的一個名字,用它警醒自己。

第四步教育:了解了引發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原因,和它帶來的不良影響。接著,我們要教育自己的固定型思維人格。

當它出現並阻礙你時,你得學會和它溝通。你需要向它說明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讓它和你一起踏上行動的旅程。

當你遇到挫折、壓力時,它又會出現。這時,你需要告訴它,你將怎樣計劃從挫折中鍛鍊和成長。

事實上,固定型思維模式是為了保護你,讓你感到安全。但它的方法卻做不到這一點。所以,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它溝通,教育它,它就能支持和幫助你。

人生不易,愛的時候不辜負人,玩的時候不辜負風景;睡覺時不辜負床,一個人時不辜負自己。用成長型思維模式走好人生每一步,千萬別讓固定思維模式害了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Y7TD20BJleJMoPMvE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