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專門給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上的親子教育課?多少錢都報!」

2019-10-09     小雪老師講故事

今天早上小雪老師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位經營書店的朋友發出的感慨,這位年輕的媽媽在城市的兩個大商場中經營著主要面對年輕人、家長和孩子的時尚書店,本身作為年輕媽媽,又總是接觸新流行文化、新思想的她,只希望孩子能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的成長,不願在學習時給孩子過多的指標和壓力。這樣的觀念自然就與自己的上一輩產生了分歧,於是出現了今天朋友圈吐槽的一幕,甚至有想給孩子的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報個教育班的想法。


其實,我們很多的年輕父母都面對著隔代教育的問題,我們不僅是爸爸媽媽,也是單位的員工,社會上的勞動者,要為了家人和孩子的生活更好而努力。所以有時候我們必須尋求老人的幫助,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孩子也就成了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




網上有數據說調查顯示,當前,我國城鎮有近五成的孩子是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且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出於種種原因,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早已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照顧、教育孩子的責任往往被老一輩扛起。

首先我們的父母輩很多也都沒有退休,在工作的同時兼顧孩子,有的則把本應安享晚年休閒娛樂的時間留給了我們的孩子,甚至有的爺爺奶奶身體不是太好,也要扛起照顧孩子的重任。老人本身的付出是十分辛苦和不容易的,為了我們和我們的孩子,他們受了不少累。




在孩子嬰兒時期,爺爺奶奶姥姥爺爺的育兒經驗優勢、生活閱歷優勢體現的很明顯,通常他們能把孩子「伺候」的很乾凈利落,身體健康。與我們不同,他們已經當過父母,已經成功地養育了一代人,在撫養和教育孩子方面經驗豐厚。豐富的實踐經驗,使得他們對孩子各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更準確,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

但是隔代教育下,長輩通常存有補償心態,會將子女當年沒有得到的疼愛「變本加厲」的給孫子孫女。祖輩一旦過分心疼孩子甚至溺愛,極易造成孩子任性,自私。此外,祖輩的保護容易讓孩子習慣依賴他人,無法獲得獨立的能力和勇氣。 

同時年紀較大的長輩在面對非常幼小的孩子的時候,他們會很自然的生出一種憐愛,因此他們不願意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懲罰。但是這種過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同時針對孩子的行為不建立規範和底線的方式,最終就會變成一種溺愛,把孩子寵成個熊孩子。把孩子寵壞了,才是讓父母們最頭痛的地方。




隨著我們的生活不斷變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斷變化,長輩的思想和理念在某些方面有時也難免會比較陳舊,跟不上時代潮流。而且上一代許多人的受教育程度可能有限,在教育方面常常可能體現出有心無力,或者方向出現偏差,比如小雪老師的一位同事就說過這樣一件事情,孩子在奶奶家住,自己去看望時,聽到奶奶在用濃重的東北口音教孩子識字:「三,大山的三。」同事當時覺得既好笑又無奈。



因為這些原因的存在,導致隔代教育中出現了我們看到的各種問題和分歧。

在之前的媽媽是超人節目中,演員鄧莎面對隔代教育出現的分歧時,做出了一個值得我們參考的舉動。

外面下雪了,大麟子跟外婆說外面的植物很冷,想要搬進屋子,自己又搬不動。

外婆拒絕了他並說大樹要經歷風吹雨打才會成長。

大麟子幾次請求都被外婆拒絕,

媽媽坐不住了,主動幫大麟子把植物搬進屋子。


「有沒有專門給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上的親子教育課?多少錢都報!」



這件小小的事情。其實大麟子和外婆都的教育方式都沒有錯。

外婆說,小樹需要在外面經歷風雨才能成長,但是從大麟子的角度來看,外面那麼冷,小樹那么小會凍死。

鄧莎的行為就很大程度的保護了大麟子的童真,並且尊重孩子的想法, 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還能保護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網友們更多的支持鄧莎,這樣才能給孩子盡情體驗,自然成長的環境,也容易讓孩子更加開朗,善良和樂觀。

畢竟孩子就是要在該童真的年紀保持童真嘛。




大麟子是左撇子,所以習慣性的用左手寫字m外婆看到一直念叨,希望大麟子改過來,跟大家一樣用右手寫字。於是!媽媽坐不住了。一個左一個右,僵持不下,各執一方。

大麟子左右為難,一會左、一會右,外婆生氣不管了。

這時媽媽說:『你喜歡用哪個手寫,就用哪個手寫』讓大麟子可以遵循自己的內心!




其實小小兩件事就能看的出來,在節目中經常看到外婆說不行,鄧莎則說可以。


鄧莎這種堅持原則的前提下,讓大麟子自然成長,和大麟子共同體驗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

隔代教育作為我們許多人都會選擇的方式,更需要我們正確的看待。父母為我們的孩子付出辛苦和時間,我們應當心存感恩,並且注意父母的健康狀況別讓他們過度勞累。同時在教育上我們要承擔起主要責任,也要與父母多溝通多交流,達成統一的教育理念和標準。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希望年輕爸爸媽媽能自己多帶孩子,一方面減輕長輩的負擔,一方面能給孩子更新更好的教育。

不管是父母自己帶孩子,還是隔代教育,只要處理好了,一定都會讓孩子的童年豐富多彩,成長為一個有能力有素質的好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VlesG0BMH2_cNUgHAS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