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江串起一串明珠

2019-12-01     白浪情之友

上猶江串起一串明珠

作者:申其明《白浪情》群友

*

上猶江發源於湖南汝城,流經江西贛州的崇義,大余,南康至贛州後匯入贛州,是贛江的主要支流。

上猶江流入贛州時,沿岸串起了一串明珠。崇義、上猶兩縣,是國家重點林業縣,森林覆蓋率分別為88%和77%,林地分別為268多萬畝和140多萬畝。兩縣蘊藏著龐大的木竹資源。兩縣山青水秀,氣候溫潤,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有贛南「小廬山」的美稱。

崇義縣內,有著名的贛南樹木園。她是江西省青少年科技示範教育基地。園內有1700多種植物,收藏著一萬多種臘葉標本,1300多種植物樹種,其中有不少是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樹種和異國他鄉珍貴樹種,被稱為贛南植物基因庫。上海世博會很多珍希珍貴樹木,就是由該園提供的。園內空氣清新,樹木蔥籠。春、夏季樹花爭奇鬥豔,微風吹拂,送來陣陣樹花香,沁人心脾。尤其是到了秋天,山被紅葉點綴,水被紅葉染紅,小道被鋪成了紅地毯,讓人流漣忘返。縣內的上堡梯田,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畫。雨天雲遮霧罩,虛幻飄渺。晴天玲瓏剔透,碧波蕩漾。雲在畫中飄,人在畫中游,有飄飄欲仙之感。被上海吉尼斯認定是世界最大的客家梯田,國內三大梯田奇觀之一。縣內還有小有名氣、被稱為森林氧吧的陽岺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現保存著4800畝原始森林,在江西難得一見。2019年成功入選中國第四批「國家森林氧吧」。

上猶縣內,有五十年代就聞名全國的上猶江水電廠。它是我國第一座壩內式發電廠,發電設備全部安裝在壩體內。一九五五年開建,五七年建成投產,裝機容量六萬千瓦。以發電為主、集防洪、灌溉於一身,是國內第一個五年計劃投產,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廠。在國家電網進入贛州之前,為保障贛州的電力供應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當時百廢待新的形勢下,能設計、建設如此先進的水電廠,足見中國人民的智慧、勇氣和魄力。她的建成,拉開了我國水電建設的序幕,是我國水電建設進行曲中的前奏曲,具有里程碑意義。在這裡可以看到葛洲壩和三峽電廠的縮影。隨著上猶江水電廠的建成,誕生了陡水湖風景區,為國家4A級風景區。湖區面積31萬多平方米,是深藏在贛州西部的一顆明珠。湖內波光粼粼,湖水透沏清亮,倒影的湖光山色恰似人間仙境,被譽為贛州的「北戴河和避署山莊」。湖水系贛州城市自來水的水源地。湖內的魚為純天然,除有傳統的家魚外,還盛產湖內獨有的小石魚,石伏魚等。魚味鮮,內質嫩,是贛南名菜小炒魚的上等原料,深受遊客的青睞。在湖內遊玩,少不了要吃全魚席。為了紀念在贛州為官,政績突出,深為贛州人懷念的明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王陽明先生,陡水湖已改名為陽明湖。

沿上猶江逶迤而下的還有一條森林鐵路。它是一條窄軌鐵路,全長87公里,六四年建成通車。它是一條專門為運送木竹而修建的鐵路。為林區的木竹外運,山區人民的致富做出了歷史貢獻。隨著現代交通的發達,這條鐵路也逐漸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但它仍是南方林區唯一一條保存完整、設施齊全的森林鐵路。德國蒸汽機專家稱之為「目前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小蒸汽機和窄軌線路之一」。中科院旅遊資源評估小組專家譽為「世界級旅遊珍品」。該鐵路已成為旅遊專線,賦予了它新的使命。

上猶江順流而下,就到了南康區的唐江鎮。唐江鎮,贛南的四大名鎮之一,形成於明初。是崇義、上猶出入贛州的重要集鎮和交通要道。那時交通閉塞,崇義、上猶的木竹及山貨,贛州的食鹽布匹等日用品,只有通過水運的方式才能達到目的地。而唐江正處於兩地之間,是往來兩地之間理想的人員驛站、物資中轉站和集散地。鼎盛時期,人來船往,商賈雲集,造就了當時的繁華,成為了當時排名第一的贛南名鎮。

上猶江流經唐江後,與流經大余縣,南康區的章水匯合,至贛州段稱章江。在贛州與貢江匯合後成為江西的母親河――贛江。章、貢兩字合併加上文頭(意為贛州積澱千年的文化底蘊)成「贛」字,也是江西的簡稱。


責編:方迎欣《白浪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SwVwW4BMH2_cNUgwz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