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14個市州經濟實力排行(2018年度),看看你的家鄉排第幾

2019-08-04     甘肅圈子官方帳號

關注我們,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甘肅




1、2018年甘肅各市州GDP

1月26日,甘肅省第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會上公布了甘肅省2018年初步經濟數據:實現生產總值8246.1億元,增長6.3%,增速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3位(增速排名,體量排名為第27位)。

2018年,甘肅省固定資產投資由上年下降40.3%收窄為下降3.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6%,增速高於上年6.3個百分點。

各市州經濟情況如上表所示,為節省時間,這裡就不再針對14個地級行政區在進行過多的逐一講解。

從經濟情況看,目前甘肅省內除省會蘭州之外,其餘所有地級行政區尚不能稱之為「城市」,其綜合發展水平尚處於城鎮階段。所以接下來,我們也會將重點放在蘭州以及整個西北身上,而不拘泥於甘肅一省。


2、蘭州,與西部中心城市越來越遠

蘭州是個好名字,雖然身處西北邊陲,但是得益於全國遍地皆是的蘭州拉麵,使得很少有人從未聽說過蘭州的名字。放眼整個西北,能夠在知名度上排在西安之後的,便有且只有蘭州了。

伴隨著近些年民謠重新復甦,不少的民謠作品中都曾提到蘭州。比如宋冬野《董小姐》中的「給我一支蘭州」;低苦艾《 蘭州、蘭州》中的「蘭州,淌不完的黃河水向東流」等等。

和西北總是排名全國最後的經濟比起來,西北的民謠堪稱是中國各區域中的一絕。其空曠、遼闊、充滿生命力和想像力的聲音,向來都是我歌單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為什麼在之前的西藏篇中我們沒有重點講拉薩,寧夏篇中沒有重點講銀川,但是今天的甘肅篇我們要重點講蘭州?這就要說一說,和中國西部很多地區從古至今都是偏遠落後地區不同,蘭州曾經有過輝煌,而且這份輝煌距離如今的時間並不需要追尋到唐宋明清那麼久遠。

就在新中國建國初,蘭州作為中國西北大後方,出色的戰略位置使得國家對於蘭州高度重視。一五期間全國156個重點建設項目,西固區就占了6個,蘭煉、蘭化、蘭鋁都是當時的產物,蘭州曾是和東北一樣榮耀的「共和國的長子」,這也奠定了蘭州今日的工業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年-1962年)之後,蘭州和甘肅迎來了更大的利好消息。三線建設,接踵而來。由於很多年輕人對這段歷史太多陌生,這裡我們不妨簡單介紹一下。

三線建設,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國政府在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三線建設是中國經濟史上一次極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過程,發生背景是中蘇交惡以及美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攻勢。由於三線地區社會經濟落後,導致建設起來的企業單位在之後很長一段時期內經營發展都極為困難,但是三線建設也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做出了極大貢獻。

三線建設期間,國家投入近百億將13個大中城市的一批重要項目遷入甘肅,隨之帶來大量資金、人才、政策。上世紀50-70年代,蘭州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城市基礎建設跨越式發展,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這種現象被稱為「蘭州現象」。

在巔峰時期,蘭州的全國排名可以進入二十強。而2018年蘭州2732億元的經濟體量,已經只能排名全國九十名開外。如果將蘭州拿至江蘇省內,那麼蘭州排名還要再江蘇排名最靠後的「十三妹」宿遷之後。

更為令人感慨的是,曾經的全國985名校蘭州大學和西北師範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多所西部知名大學,伴隨著蘭州經濟的沒落,無論是綜合實力還是生源吸引力也在連年下滑。

現如今,這些學校不要說對全國優秀高考學子的吸引,即使是在西北區域內也要大遜從前。而即使是從這些高校畢業的學生,會選擇留在蘭州的比例也是鳳毛麟角。

失去了對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蘭州便再難現曾經的輝煌。蘭州這個地理位置上更適合做中國西北地區中心城市的地方,最後難逃被邊緣化的命運。


3、西北,中國經濟全面放緩後的最先影響之地

如果你對於我之前推送的陝西篇還有印象,那麼除了標題中非常顯眼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一核心觀點外。另外一大對陝西及西安未來發展方向的定位建議,就是要淡化「西北」標籤。這個標籤,對於未來陝西和西安的經濟崛起弊大於利。

這裡我先提前分享大家一份數據,這是之後2018年區域經濟復盤系列全部完成後,進行全盤整體時會用到的一份數據,關於2018年中國各大行政區基礎數據情況。

如果我們按照目前通行的中國七大行政區(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北、西南)對中國進行組合區劃,那麼截至2018年,各大行政區的情況表現如何呢?由於我們今天討論的甘肅和西北,所以這裡我們就只講西北,關於完整的對比大家可以等待後續的專篇。

如果按照經濟總量來看,2018年西北大區位列中國七大行政區最後一位。西北五省陝西、新疆、甘肅、寧夏、青海合計經濟體量51453億元,不敵網絡上連年被「唱衰」的東北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的56723億元。

但是,西北大區卻是中國七大行政區中面積最大的,多達32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比排名第二的西南大區(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的250萬平方公里多出了70萬公里。

而如此龐大的面積背後,西北又是七大行政區中人口最少的一個,五省合計勉強剛剛過億的人口,不僅比連續多年人口凈流出的東三省少了近700萬,更是差不多僅有西南地區一半。

西南地區為什麼能夠在中國整體經濟已經全面放緩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在過去的五到十年間做到的了「逆勢上行」呢?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中國從外向型經濟驅動轉向為內需型經濟驅動後,西南地區的2億人口,尤其是年輕化非常突出的人口資源,就成為龐大的經濟增長引擎。

而西北地區,除了距離中部地區頗近,「西北」頭銜尚在兩可之間的陝西省。其餘的四省累計起來,人口也僅有六千餘萬。這個水平,對比中國一眾人口大省,都顯得頗為劣勢。

所以,長期來看,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全面放緩,未來能夠給予西北地區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支持都將變得日益減少。而人口又位居全國各行政區最低區間的西北(尤其是陝西之外的西北四省),未來的經濟的發展動能還將進一步承壓。

————

本頭條號致力分享有價值的內容,轉載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網際網路,存在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ROGYmwBUcHTFCnfkb-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