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哪國最多?東南亞是主力,新移民遍布世界

2019-07-06     桃花石雜談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擁有悠久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中國人除了在中國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之外,也有許多人因為各種原因移民海外,因此在許多國家都形成了規模龐大的華人社區。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哪些國家擁有最多的海外華人,他們分別有什麼樣的歷史?


泰國

泰國是公認華人人數最多的國家,根據一些統計數字,泰國血統相對純正的華人大約有960萬人,占泰國全國人口的14%。而這還僅僅是中國血統相對純正的泰國華人,如果把有部分華人血統的人也算上,有些觀點認為泰國至少有40%的人,也就是2600萬人有中國血統。

建立了泰國吞武里王朝的鄭信

而且泰國不光華人眾多,華人在其國內的影響力也同樣巨大。首先現在的泰國王室從一開始就有一些中國血統。可能有些朋友聽說過泰國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華人國王,名叫鄭信(或是鄭昭)。確實,在公元1767年到1782年,中國移民後裔鄭信曾經擔任泰國國王。當時他帶領泰國人民驅逐了當時吞併了泰國的緬甸貢榜王朝,建立了泰國吞武里王朝。因為他在位期間文治武功皆有建樹,所以在泰國被稱為達信大帝。不過在公元1782年,鄭信被其大將通鑾推翻並處死。通鑾登極之後,在對清朝朝貢時曾謊稱自己是鄭信的兒子,叫鄭華,因此「鄭」也就成了他建立的泰國扎克里王朝王室的中文姓氏。雖然扎克里王朝和鄭信的關係是謊言,不過通鑾本人確實也擁有部分中國血統,因為通鑾的母親道倫是混血華裔,所以他們自稱華裔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從通鑾自稱「鄭華」開始,泰國每任國王都有中文姓名,而且每一輩王室成員至少要有一個人學習中文。現在在位的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中文姓名為鄭冕,而他的妹妹詩琳通長年學習中文,會說流利的漢語。除了皇室,泰國歷代政要中也有大量有華裔血統。比如這些年咱們中國人也非常熟悉的泰國兄妹總理他信和英拉,也都出身華裔家族,這兩人雖然已經都是第四代華裔,但卻還都有中文姓名,兄妹倆分別叫邱達新和邱英樂。

泰國的一家華人寺廟

不過泰國華人數量和有中國血統的人數雖然眾多,但泰國華人卻也是與當地融合程度最高的華人群體之一,現在幾乎所有泰國華人都只會說泰語,而且歷史上還曾經專門發起過改姓名運動,所以現在泰國華人基本上也都只使用泰式姓名。2000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泰國900多萬華人中,只有23萬人還會說華語方言。不過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泰國華人小孩上中文學校學習中文的數字又重新出現了增長。

印尼

之所以桃花石雜談把印尼華人排在第二位是因為,國際上普遍認為印尼是海外華人數量第二多的國家。但因為印尼歷史上曾經多次排華,因此許多印尼華人在印尼並不敢公開自己的華人身份,所以在印尼官方的統計數字里,華人人口只有280萬左右,占其全國人口總數的1.2%。但根據很多人的估計,印尼華人的實際數量至少在600萬到800萬之間。

公元19世紀末印尼地區的華人小學生

印尼華人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後來幾百年,印尼的華人數量不斷增長,但歐洲殖民者掌握了當地主導權後,華人也曾遭受過歐洲殖民者的大屠殺。在公元19世紀,華人曾在今天的印尼境內建立過自己的政權蘭芳共和國。但這個政權維持了100多年之後被荷蘭人吞併。而在印尼獨立之後到1965年,華人在印尼社會中也一直擁有重要地位。但在1965年,印尼軍閥蘇哈托通過政變上台之後大肆排華,在印尼發起對華人及其它一些左翼勢力的大屠殺,據事後估計可能有50萬到100萬人被殺,其中包括大量華裔。此後印尼又從法律層面禁止華人使用中國式姓名以及過春節等華人習俗,導致後來大多數印尼華人不敢公開華人身份。

將中華風格與印尼風格結合的印尼華人服飾

而在1998年,在蘇哈托獨裁統治瀕臨瓦解之時,再次挑起排華風暴,又導致數千至1萬名印尼華人被害。不過此後蘇哈托政府迅速跨台。之後不久印尼選舉產生了擁有華人血統的新總統瓦希德,印尼對華人在法律層面的歧視被一一取消。2000年,瓦希德宣布取消禁止華人過春節的禁令。2002年,印尼將又將春節定為全國性法定假日。2003年,印尼法律重新允許華人使用中國式姓名,一些華人重新開始使用中式姓名。現在華人在印尼的處境與20多年前相比已經有了顯著改善,但蘇哈托時代的反華情緒在印尼社會仍有遺存,所以在印尼公開華人身份的仍然不是多數。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有600多萬華人,占其全國總人口的20%左右。根據一些記載,馬來西亞最早的華人聚居地在元朝時就已經出現了。後來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在馬六甲停留,其船隊里的一些人後來在當地定居並與當地人通婚,成為了早期華人的主幹。不過這些華人後來逐漸被當地人同化,形成了馬來西亞的峇峇(bābā)娘惹族群。

現代馬來西亞華人則主要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廷允許外國企業買賣華人勞工,而當時英國在馬來西亞的殖民地正好需要大量勞工,所以有許多華人被英國人招募到南洋做勞工。而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才逐漸停止。

1945年的幾名馬來西亞華人婦女

馬來西亞華人是海外華人里中華傳統文化保持的最好的一個群體。馬來西亞從獨立之後,雖然規定馬來語是國語,是所有國民在學校的必修課,但並沒有禁止華文教育。而馬來西亞華人維護華人族群認同的意識又始終非常強烈,所以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一直得到了蓬勃開展。目前馬來西亞有1200多所華文小學,所有華人幾乎都會在華文小學接受教育。但在初中之後,因為政策限制,要上華文中學需要支付昂貴的學費,所以多數華人會上以馬來文授課的中學。不過因為絕大多數華人都上華小,而華小以中文普通話為授課語言,所以馬來西亞華人目前基本上都是以中文普通話為母語,而這在海外華人群體里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一個現象。馬來西亞華人可以說是全球海外華人里最像「華人」的群體。

美國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其國內的華人群體也非常龐大。根據2017年的統計數字,美國華人人口已經超過500萬,占其全國總人口的1.5%左右。華人移民美國最早始於公元1820年代,在公元184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引發淘金潮之後,大量華人也湧入美國。到公元1852年,美國華人人數就已經達到了2.5萬人。而在公元1860年代,在美國修建首條橫貫美洲大陸的鐵路時,又招募了大量華工。到公元1880年,美國華人突破了10萬人。

早期舊金山中華會所(「六大公司」)首領的合影

而華人吃苦耐勞,適應能力強的特點讓這些華人很快也在美國站穩了腳跟,華人經濟開始蓬勃發展,華人中甚至很快出現了一些成功的企業家。但在此時,美國白人對華人的敵意也迅速增長,最終促使美國政府在公元1882年通過了《排華法案》,規定10年之內禁止再有華人入境。公元1892年,法案到期之後得到延長,1902年再次到期之後再次延長,而且取消了時限。這個法案是美國歷史上唯一針對特定國家或者族群民眾的限制入境法案,到1943年才被廢除,到1952年,對華人移民的限制才被完全解除。

1952年華人移民限制解除之後,台灣地區有大量留學生前往美國留學,之後相當數量的人留在美國工作。而在中國內地開始改革開放之後,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潮又構成了新移民的主力軍。美國華人因為來源差異很大,所以其語言、文化等方面統一性也不太高。一些早期移民後裔基本已經完全美國化,完全不會說華語,而且很多有不同種族的混血。而新移民群體則基本還都以中文為母語。目前舊金山是美國華裔比例最高的城市,華人占這座城市總人口的21%。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華人比例最高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將華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的國家。目前新加坡華人差不多有257萬,占其國民及永久居民人數的76%左右。

和印尼及馬來西亞的情況類似,新加坡在元明時期就開始有華人定居。公元1824年英國人占領新加坡之後,新加坡華人數量開始迅速增加,其中既有直接從中國來的勞工,也有南洋土生華人,新加坡逐漸成為南洋地區華人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

幾位早期的新加坡華人女性合影

從1950年代到1960年代,新加坡政治地位幾經變化,其境內也經常發生華人和馬來人的衝突。1965年新加坡獨立之後,實行種族和諧政策,種族衝突基本絕跡。不過新加坡建國之後致力於打造「新加坡人」的認同,因此其官方對華文教育始終比較排斥。1980年代,新加坡全面廢除了華文學校,全面推行英語教育。此後雖然新加坡華人在學校仍然要學華文,但華文卻已被降格成與外語類似的一門單獨的課程,因此雖然華語是新加坡四種官方語言之一,但現代新加坡華人的中文能力與馬來西亞華人相比明顯要差一些。2010年,新加坡華人中,在家裡說中文普通話的比例(類似於母語)為47.7%,另有19.2%的人在家說華語方言,而說在家裡說英語的則達到了32.6%,而且增長勢頭非常迅猛。

其它一些華人較多或較有特點的國家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國家之外,加拿大、緬甸、菲律賓、澳大利亞、秘魯和柬埔寨的華人人口也都超過了100萬。而越南、韓國、日本、法國、英國、委內瑞拉、南非、俄羅斯、義大利、和巴西的華人則基本在20萬到100萬之間。這其中加澳日韓英法俄意基本上都是以新移民為主,而其它國家則基本是東南亞國家,所以他們的情況分別和上面提到的美國及泰印馬新等國類似。

秘魯首都利馬的唐人街

但大家可能還注意到其中有幾個南美國家,看到這可能有些朋友會聯想到這些年網上流傳的關於「太平軍橫掃南美」的傳說。但事實上秘魯華裔主要是公元1849年到1874年之間被賣到南美的中國勞工的後裔,其中可能也有一些人是太平軍殘部,但並不是主流。至於打仗,有些華工也確實在公元1879年智利與秘魯之間的硝石戰爭期間參戰,但人數並不算多,大約有2000人。而其中有些人就成為了南美各國,特別是秘魯華人的祖先,目前秘魯有華裔血統的人數大約在90萬到200萬之間,但基本都是混血人。

曾擔任蘇利南總統兼總理的華裔亨德里克·魯道夫·陳亞先

另外最近這幾年網上還有個傳言說南美國家蘇利南把漢語客家話列為國語,但這也是誤傳。當然這個誤傳可能和蘇利南的一個重要歷史人物有點關係。因為在蘇利南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叫亨德里克·魯道夫·陳亞先的人曾在1980年到1982年之間擔任過蘇利南的總統和總理,而他的父親是一名客家人。所以可能有人覺得客家人都成了蘇利南的總統了,那蘇利南國語肯定有客家話……可能網上傳言與這事有關係。但蘇利南歷史上是荷蘭殖民地,所以其唯一的官方語言就是荷蘭語。


總而言之一句話,華人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族群之一,四海之內皆有華人足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OL-CGwBmyVoG_1Zgn9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