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鎮纜頭村石嶺頭廟旁有一處小房子
窗明几淨,地面沒有一絲灰塵
物件擺放整齊,雖然簡單
但處處可見用心,這間屋子的主人是褚真貴
說起褚真貴,村民無不同情嘆息。現年53歲的褚真貴幼年遭受不幸,因骨頭壞死,身體落下殘疾,無法謀生,靠著補貼度日。在需要靠一身力氣才能過日子的農村環境下,褚真貴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運的,因為他碰到了好哥哥、好侄子,更遇到了一個好侄媳。說起褚真貴的侄媳婦王成蓮,村民無不交口稱讚:這是一個堅韌而偉大的女人。
(右褚真貴)
問起她從何時開始照料叔叔褚真貴
王成蓮想了想
笑著說:「還沒過門就開始了。」
1998年,山東濟南姑娘王成蓮第一次來到一市鎮纜頭村,這也是她第一次見到身體殘疾的褚真貴,之後的幾個月,她就幫著未來婆婆一起照顧褚真貴。
婚後,王成蓮與丈夫在外地工作,每年只有幾個月時間待在村裡,直到15年前,因為孩子上學問題,他們回到村裡從事養殖工作,才安定下來。也從那時開始,照顧叔叔褚真貴的飲食起居就成了王成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7年,婆婆去世,照顧叔叔的重任全部壓在了王成蓮的身上。洗衣、燒飯、打掃衛生、褚真貴生病時的料理,基本都是由王成蓮一手操辦,王成蓮以弱小的身軀守護著這個家庭,毫無怨言。
丈夫工作繁忙,公公年紀大不便操勞,兩個孩子還在讀書上學。但他們也盡己所能,為家分憂——不會燒飯,但可以將飯端給叔叔;掃地不幹凈,那就倒垃圾……一家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將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褚真貴住的屋子旁有一座破舊的小石頭屋,據王成蓮說,這是褚真貴原來的住處。因為年份久遠,房間地面坑窪不平,夏天倒也不見得,一到冬天,褚真貴的骨頭會變得僵硬,再加上他也不願意次次都麻煩自己的侄子、侄媳婦,經常會被絆倒在地。每次摔倒對褚真貴身體的傷害都是巨大的,這樣下去總不是辦法,王成蓮一家人一合計,決定在旁邊建一座小平房。為了建這座小平房,王成蓮的公公、丈夫跑上跑下,主持建造,村裡不少人都提供了幫助。一市鎮政府在得知此情況後,資助褚真貴2萬元。最終在家人、村裡人、一市鎮政府的幫助下,褚真貴住進了這個乾淨整潔、不大卻溫馨的新家中。
(褚真貴的老房子)
王成蓮只是褚真貴的侄媳婦,與褚真貴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按理說她並沒有贍養叔叔的義務,但她義不容辭,將照顧丈夫的叔叔當作是自己的責任。
(王成蓮)
時光倥傯,兩個孩子出生了,婆婆去世了,時間在匆匆流逝,很多事情都變了,唯一不變的就是王成蓮的赤子之心。照顧叔叔十五年如一日,王成蓮任勞任怨,毫無怨言。我們問王成蓮:「累嗎?煩嗎?」她爽朗一笑:「這麼多年,對我們來說,他就像是我們的父親一樣,哪有累和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