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樣「裝瘋賣傻」,孩子一定自信、可愛、有出息

2019-08-21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自信陽光、聽話懂事,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按父母的想法來。有些衝動急躁、淘氣好動、叛逆頑固的孩子,父母就格外傷腦筋。

如果,你的寶寶恰恰是這種類型,如果,寶寶和你的性情不合,你難以招架,費心費力,別急,要知道為人父母是幸福的事,有些棘手在所難免。

希望孩子自信陽光、聽話懂事,不是一言不合就大吵大鬧,不做不講道理的「刁蠻小野人」,一定一定要掌握一個心理原則:幫孩子擁有成就感!

這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如果,你讓寶寶總是充滿成就感,他會不知不覺變得聽話懂事、尊敬長輩、樂於合作。換位思考就很好明白這個道理了,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對自我很接納時,比較能接受別人的意見或建議,但反過來,當一個人覺得生活不如意、對自我不滿的時候,常會覺得別人的意見或建議對自己是挑戰、威脅甚至傷害。

同樣道理,如果寶寶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事無成,沒有自信、沒有價值,就不太可能聽你的話, 配合你的安排和決定。因此,出色的父母會想方設法讓孩子覺得自己聰明、強大、反應敏捷、身強力壯。

想讓孩子擁有成就感,父母不妨試試「裝瘋賣傻」:

「裝瘋賣傻」的基本原則

你要表現得傻一點,把自己弄得又傻又慢,笨手笨腳 ,讓孩子覺得自己聰明、強壯、有力量、有成就感。

「裝瘋賣傻」的關鍵點

在孩子感興趣、喜歡的事上「裝瘋賣傻」,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大贏家,自己很有力量,有成就感;這樣,在我們關心的、希望孩子做好的事,孩子才會聽話、照做、很好配合。

「裝瘋賣傻」適用對象

6歲以下孩子,從孩子懂事起,就可以時時運用這個方法和原則,讓孩子找到自信和成就感。

「裝瘋賣傻」的方法

  • 假裝看不見

假裝找一些眼皮底下看不見的東西、玩具或物品:

「小熊維尼你在哪?在哪裡,快出來」、「我的襪子去哪了,寶寶你看到了嗎?急死我了,怎麼找不到?」父母不妨故意視而不見,裝作找不到東西,讓寶寶幫你成功找到,藉機表揚,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價值:「寶寶,你太厲害了,一下就找到了,太謝謝了」。

有時,為了分散寶寶對糖果、看電視、玩手機的想法,用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孩子在幫你忙的過程中, 會忘了之前的想法,成功轉移注意力。

  • 假裝愛忘事

雖然你年輕很輕,但在寶寶面前,要學會健忘。

比如,你可以問:「寶寶,你想吃桔子,還是蘋果?媽媽忘了」,寶寶如果說「桔子」,你就說,「什麼,你要蘋果?」孩子再次強調「桔子」,你可以假裝忘記了,反覆說幾次「蘋果?」,你這樣不靈光的記憶力,估計寶寶一定被逗得哈哈大笑,「媽媽好笨哦」,寶寶覺得自己很強大。

  • 假裝是孩子

兒子三四歲時,給他買了個小喇叭,他「嘟嘟」地吹著,很神氣。

玩了一會兒,兒子就有了奇思妙想,讓我排在他身後,把他的小鼓系在腰間,我的身後,還要拉一個玩具小狗,這樣,我們三隻就組成了個鼓樂隊:兒子走在前面,神氣十足地吹著喇叭,一上一下地揮著手中旗子,我走在中間,打著腰鼓,緊隨兒子的前進步伐;玩具狗在最後,被我拉著,一路前行。我們三隻從這屋走到那屋,兒子高興極了,我也很開心。

假裝自己是個孩子,和兒子玩鬧在一起,對忙碌了一天的我來說,也是非常快樂的時光。

  • 假裝犯錯

針對孩子熟悉的歌曲或知識 ,不妨故意說錯,讓孩子指出。

比如,不妨大聲把熟悉的歌詞唱錯,「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雞(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一二三四五(二四六七八)」,孩子當然會馬上指出你的錯誤,你要表現得自信又固執,「不可能,我沒唱錯,就是游過一群雞,就是一二三四五!」

然後,再故意唱錯,孩子此刻樂得滿床打滾,你還要堅持「我的記憶最棒了,我唱的是對的」,這個犯錯的媽媽,在孩子眼中一定可愛的不行。

  • 假裝荒唐

假裝想要孩子的東西,比如,同事帶她三歲寶寶到單位來,我見寶寶在用奶瓶喝水,同事之前總說,孩子不愛喝水,喝一次水得左商右量,也不肯聽。

我就開玩笑般地地對寶寶說:「把你的奶瓶給我吧,我也想喝水」。寶寶很生氣地說:「不!」還掉過頭,用力擠到媽媽兩腿前,對我充滿了戒備。

我像孩子一樣央求他:「求求你了,我真的想要奶瓶,想用它喝水,快給我吧,要不然,我就渴死的」,寶寶還是反抗:「不、不、就不!」,一邊說著,一邊大口吸吮奶嘴,喝了起來。我假裝很受傷,說:「好吧,不給就算了, 你喝吧,我太羨慕你了」,寶寶聽了,神態漸漸放鬆,小胸脯也挺了起來,「吱溜吱溜」喝個沒完.....

無論哪種方法,都希望你明白,想要孩子怎樣,就要以怎樣的方式來對待。

想讓孩子自信可愛,你就要表現的可愛、不高高在上、不刻板僵化,以孩子的思維和心態,和孩子打成一片!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更多育兒乾貨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NIozGwBJleJMoPMwiU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