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線︱重症病區戰鬥,與死神分秒必爭

2020-02-22     今報洛陽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李書寶/文

不知不覺中,杜育紅已經在武漢同濟醫院重症一線「戰鬥」了20天。

在這20天裡,杜育紅與戰友們分分秒秒都在與死神賽跑。每個班次結束後,都是疲憊,甚至是狼狽,但看到患者或由重變輕,或趨向平穩,或治癒出院,杜育紅覺得這樣的付出值了!

2月22日,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與洛陽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洛陽東方醫院護士杜育紅取得聯繫,聽她講述剛剛在重症病區戰鬥了一個班次的鮮為人知經歷。

【1】穿越5個區域才能到達核心區

8:10

到達醫院。開始穿隔離衣,穿好防護裝備後相互之間要嚴格檢查,合格才能進入隔離病區。在這裡,要穿越潔凈區、緩衝區,半污染區、污染區5個區域,然後才能到達隔離病區。

每次上班,為避免上衛生間,我們提前幾小時開始就不喝水。一個班前後差不多10個小時不吃不喝,對體力和耐力都是一種巨大的考驗。我也深刻體會到,什麼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了。

我們所在的武漢同濟醫院,也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中法新城院區,這裡收治的全部是危重症患者。我們醫療隊負責C7東病區,共有患者50多人。

8:45

進入隔離病區。提前熟悉患者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作為一名護士,每個班次不論看管什麼樣的病人,我們儘量把每一件小事都能做到極致,讓病人感受到雖然身處險境,但依然有親人般的溫暖。

【2】每人要負責管10個病人

9:00

正式上班。我們6個人迅速分好工。按重症要求,每人負責管床2至3人。但這裡患者較多,每人要負責管床10個左右,工作量增加了3倍。隨後,晨交班。我們詳細了解病人病情、注意事項及護理要點,每個人在看管好自己病人的同時,還要相互協作,共同完成所有病人的治療及護理。

10:00

對患者做各種治療。建立靜脈通路,靜脈輸液,以及監測餐後血糖,監測患者生命體徵情況。與平常的重症監護不同,監測這裡每個生命體徵的變化都需要格外認真,患者身上的病毒隨時可能傳染,這對參加搶救和治療的醫務人員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工作當中,由於重重防護裝備的包裹,行動不便,動作緩慢,我們身上的汗乾了又濕,濕了又干。尤其困難的是護目鏡容易起水汽,影響視力,患者需要定時測體溫。為看準體溫計讀數,我每看一支體溫計,需要找不同角度看半天。

打針、抽血等平時對我們來說,是得心應手的事情,但在這裡顯得更受考驗。視力受阻,又戴著三層手套的雙手,限制了靈活,真是有勁也使不上。

11:00

更換尿袋,更換吸痰吸氧裝置。雖然與患者之間無法用語言溝通,但看到患者為自己和戰友們豎起大拇指時,我深切地感受到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這也給我們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增添了信心。

【3】除了各種治療,還要承擔患者生活起居

12:00

為失禁患者更換紙尿褲、床單。沒有家屬及護工幫忙,除了以超常耐力完成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還要給患者接水倒水,喂水喂藥,翻身擦身,甚至協助大小便,為失禁患者更換紙尿褲、更換床單等。

13:00

做好基礎護理、治療的同時,還要重點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安撫,詳細講解科學防治知識、成功治癒的事例等,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並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治療。對於病情變化迅速患者,還要隨時進行搶救。我們個個都成了「全能護士」。

14:00

開始監測患者餐後血糖,監測體溫,呼吸節律,頻率和深度及血氧飽和度等,發熱患者根據醫囑給予退熱處理,使用退熱藥物後密切監測體溫變化及出汗情況。

15:00

完善本班所有治療,給下一班進行交接。

【4】身雖累,心卻暖,我們一定會戰勝病魔

16:00

在經過數次的洗手、消毒後,脫去防護服,如釋重負,終於可以喘一口氣,這個時候後背早已被汗浸濕了,手指磨破了皮,耳朵被口罩繩子勒得火辣辣地疼,臉頰、鼻樑也被勒出了壓瘡。

一個班次結束了,身雖累,心卻暖。接下來,還有無數個戰鬥的日夜等待著我們,相信我們一定會戰勝病魔,勝利而歸!

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實際行動,這就是最樸實的醫務人員。大災大疫面前,集結的號角一旦吹響,杜育紅她們就是勇往直前的逆行者。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9iKbHAB3uTiws8Kim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