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年龍門古村落期待重生

2019-10-18   龍門發布

蔥鬱的樹林、起伏的青山、飛騰起的鳥群穿越村落。午後的陽光灑在鵝卵石鋪就的小道上。沒有城市的喧囂,龍門縣永漢鎮鶴湖圍村內一片祥和安寧。

據鶴湖王氏族譜記載,王氏十五世洪仁公由梅縣松源滿田村遷至龍門永漢蓮塘開基,懸壺濟世,執醫為業,先在下蓮塘村建王屋,繼建鶴湖圍村,於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竣工。

古圍屋的結構為三堂、四橫、一外圍、四碉樓、一望樓(後圍中間的中心樓)、一斗門。堂橫屋單層,外圍高二層,碉樓高三層,望樓原高五層,現殘存牆體。堂屋兩側分隔出明間、次間、梢間和盡間。中軸線宗祠為三堂屋,禾坪南側有一口古井,斗門前有古石橋。圍屋前有大面積池塘連接兩側壕溝,三面環水,圍後依山,前築女兒牆,後築高圍牆。建築長寬均為80米,占地面積6400平方米,共有108間通廊房,東北邊僅設一斗門架石橋供出入。鶴湖圍也是惠州市唯一的城堡式客家圍樓。

圍屋建築處處彰顯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震、防火、防禦多種功能,通風和採光良好,而且冬暖夏涼。它的結構體現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團結友愛傳統,幾百人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處還能和睦共居,體現了客家人淳樸善良的秉性。

如今,鶴湖圍已躋身南粵大地寶貴的文化遺產之列。2001年被錄入《南粵客家圍》,2009年入選第二批廣東省古村落,2010年被列入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入選為第三批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2017年,鶴湖圍入選國家住建部等七部局聯合公布的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

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通知稱,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762處,另有50處與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國保單位合併。其中,龍門縣鶴湖圍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經廣東省文物局批准,鶴湖圍於2017年4月開始本體修繕工程,目前,工程仍在進行中。根據規劃,村落維修後將成為當地重要的旅遊景點,讓更多人了解認識王氏族人的歷史,了解客家傳統文化。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