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列一個明星捐款排行榜,愛心不分多少,都應該道一聲「謝謝」

2020-01-31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

欄目|明星愛心

不能不說,國內明星還真是不錯的,面對共同的敵人,他們一個個慷慨解囊,100萬、80萬、50萬、20萬……

然而,民間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部分公眾認為應該列一個權威的明星捐款排行榜,看看誰才是最有愛心的明星。

在這樣的輿論面前,孫儷鄧超夫婦、謝娜夫婦……被人質疑,很多人覺得他們的捐款少了。當然,也有很多明星被大家點贊,比如韓紅、黃曉明夫婦……

面對明星的的捐款數量,公眾向來持不同的意見。

有人說,愛心本無價,愛心更無須排名!事實上,捐款捐物都是表達愛心的形式,個人能力有大小,只要盡了力就都值得尊敬。況且奉獻愛心本是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純屬個人意願,排出高低上下,會使愛心善款變味,打擊獻愛心者的積極性,讓愛心失去了本意。

愛心捐款,1元錢與100萬沒有實質差別。有經濟能力的可以捐助100萬,沒經濟能力的可以捐1元錢,我們同樣應該給予掌聲,因為愛心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有人說,都是一家人,面對大災難,各人出各力。就像李連杰所說:「捐一塊錢,一點也不少;捐一百萬,一點都不多」,這才是一種正當的、正常的、健康的心理,也是建設和諧社會所必需的心理。明星捐款,無論多少都是愛心,讓我們看到了娛樂圈的良心,我們為什麼不對他們說聲「謝謝」?

也有很多敦促明星捐款的意見,且要求明星們多多益善。

有人說,多少不限,多捐感謝,少捐亦感激,這是一種理性的態度。但大難當前,仍然希望公眾人物儘自己所能,多承擔一點社會責任。因為社會資源有限,而公眾人物事實上占有了更多資源,其中當然包含著他們更多的勞動和創造,但任何人都不應該否認公眾和社會對他們成功給予的支持和幫助。大災面前,各盡所能,奉獻愛心,這是公眾人物的當然之選。

千萬別以「捐助非法律強制義務」為由,為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公德缺失尋找藉口,畢竟法律只是行為的底線。

還有人說,捐款排行榜直觀地反映了名人的社會責任感。雖說愛心不能用金錢衡量,但如果名人或名企的捐款數額與自身收入差距太大的話,我們有必要對他們的形象進行重新認識。名人或名企的發展離不開公眾的支持,他們有責任率先垂範,積極回報社會。捐款排行榜還應該再細化一些,把名人的收入以及所有捐贈記錄都列入榜單,在它的映照之下,誰人真正關心民間疾苦,誰人真正行動大於宣傳,我們心中自有判斷。

但在冷絲看來,明星捐款,無論多少,我們都應該道一聲「謝謝」!因為,愛心真的是無價的!

不僅如此,冷絲還認為,輿論和公眾不能將目光過多地集中於明星的捐款,更應該培養每個人的愛心,樹立每個人的慈善觀念。

培養公民形成現代慈善價值觀念,離不開學校教育和媒體的宣傳。

雖然在過往中國遭受到了很多的自然災害, 公眾的慈善熱情已經被點燃, 但是由於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 還沒有形成現代意義上的慈善觀念,對慈善以及慈善活動的認識仍然存在偏差。

因此,努力打造全民普遍參與的慈善文化,才是建立現代慈善文化的重要環節。對於文化觀念的普及,媒體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目前,國內媒體對慈善的報道大部分集中在富人慈善、明星慈善,更多的是關注他們的捐款數量,對於全民慈善的理念宣傳甚少,並且過分關注和炒作捐贈者的捐贈動機,這樣的宣傳偏離了傳播慈善文化的主旨。

最後,冷絲強調一下個人的看法:在數字面前,愛心才是無價的,列一個明星捐款排行榜,沒有太大的價值。明星獻了愛心,無論多少,都要向他們道一聲「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6xNAHABgx9BqZZIRM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