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決戰完勝脫貧攻堅的緊要關頭,越到最後越要繃緊這根弦,勁頭不松、力度不減,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更好提升脫貧成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武鄉縣分水嶺鄉黨委書記李曉波說,我們還會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多走走,讓老百姓的滿足感再多些。
2020年是脫貧攻堅「交總帳」之年,分水嶺鄉以落實「3568」鞏固提升舉措為抓手,緊盯目標任務,下足繡花功夫,把各項工作往深里想、往細里做、往實里抓,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著眼長遠,立足「三個結合」。構建好「東種中游西養」的全鄉產業發展大格局,建設東部中藥材種植基地,打造松莊——岩莊生態長廊旅遊新名片,完成西部5個牛場的提檔升級。通過風電項目、光伏電站建設項目等轉型發展,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效,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推動群眾增收致富,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精準發力,抓住「五個關鍵」。抓好動態調整工作。高標準完成3戶5人的貧困退出任務,全面落實好842戶1884人的貧困人口鞏固提升工作,重點做好13戶21人的邊緣戶和57戶105人的監測戶防止返貧工作,切實做到「應納盡納、應退盡退、動態管理、進退有序」。抓好 「十三五」7戶18人和「十二五」58戶130人的後續產業幫扶工作,確保搬得出、穩得住、可致富。抓好「三支隊伍」建設。形成常態化學習、研判、落實、督查、彙報的問題循環解決機制,做到「事有人問、事有人管、事要解決」,構建良性責任體系,推動工作落實。
靶向明確,突出「六個重點」。注重產業帶貧益貧作用的再完善。以貧困村「五有」建設為目標,提升貧困人口產業發展的組織化。注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再提升。全力推動鄉內兩條「四好公路」建設,完成石盤、會同、南關等村的安全飲水工程,提升村級衛生室運行水平。注重扶貧資金的績效評價。全面盤點2016年以來扶貧資金的管理使用,充分發揮已有項目的經濟效能。注重扶貧政策的落地。全面盤點各類最新的扶貧政策, 逐村逐戶、逐人逐項對標補短,確保群眾應享盡享。注重問題的真改實改。對國考省考、巡視巡查等反饋的各類問題進行核實,以「三項制度」全力抓好整改,確保全面清零。
狠抓落實,做好「八項工作」。聚焦產業發展。抓好全鄉貧困人口的「一戶一項」產業提升,重點在深化生態扶貧、推動電商扶貧起步上下功夫,確保產業發展穩定、可持續。健全鄉村治理。全力推進「三基」建設水平,力爭基層組織建設再上新台階;全面完成農村重點改革任務,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重點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廣泛開展宣傳發動,推動垃圾分類處理,選址建設15個垃圾填埋場。堅持志智雙扶。注重提供技術培訓,切實提高貧困人口致富技能,擴大增收渠道;積極推動愛心超市運行,營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民風;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宣傳作用,大力推進移風易俗;紮實抓好消費扶貧,提高貧困戶收入水平,著力提升扶貧成效和群眾滿意度。
謀發展、闖新路,分水嶺鄉的山山樑梁里,一幅鄉村振興的秀美畫卷正漸次鋪陳。(來源:武鄉縣新聞中心 王夢然)
(責任編輯:張文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