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一位日本行者筆下的成都是他從未見過甚至超過北京的....

2019-07-10   說文解史走四方

在清代,滿城是成都旗人的聚居地,關帝廟是滿城中最大的廟宇,這張滿城關帝廟的照片拍攝者,是一百年前到巴蜀旅行的日本人:山川早水。

因為很想知道,一百年前成都是什麼樣子,搜索「山川早水」關鍵字,結果意外搜出他的遊記《巴蜀舊影》。

一本遊記性的書,於我而言,原本僅是作為資料的參考,但我萬萬沒想到,一名日本人,居然能寫出以下的文字:

這種每到一個地方,對中國古籍進行引用對比考證,不是一處兩處,而是覆蓋整本書。

這樣一種身份的作者,在一百年前寫出這種題材類型的書,坦白講,我如獲珍寶激動萬分,亦心中悵然五味雜陳。

我之所以會對滿城關帝廟有追根溯源的行為,是因為每天上下班,都不得不對下面這棟破爛不堪又髒兮兮的建築看了又看。

攝於人民公園旁的祠堂街

我能明確判斷出它的主體結構就是當年滿城留下的川西吊腳樓建築,它的位置就在當年滿城關帝廟的對面。

一直以來,我很想在大腦中構建一百年前的清末或者說幾十年前的民國時期成都的樣子,至少在我心中,宣稱代表滿城的著名景點寬窄巷子,它現在的樣子一定不是!

我很高興山川早水在書中是這樣描述一百年前的成都:

金鋪交映,玉題相輝,比屋連甍,既麗且崇!

天啊 ,這十六個字到底是什麼樣子?

為此,我找遍了成都周邊幾乎所有的古鎮。

終於

我想「既麗且崇」至少是下圖這棟建築的樣子。

百年前,一位日本行者筆下的成都是他從未見過甚至超過北京的....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百年前,一位日本行者筆下的成都是他從未見過甚至超過北京的....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這棟老宅叫李氏古宅,距離成都有50多公里遠,房子建於1921年,臨街鋪面的吊腳樓是按照當時成都「錦華街」的樣式設計,而山川早水在遊記中所描述的街道是成都第一街「東大街」,「錦華街」的仿製建築尚且如此,可想當年東大街會漂亮到何種程度!

按照遊記推斷,山川早水在成都的時間應是1905年,當時成都建築的臨街樣式幾乎都是這樣的吊腳樓建築。

只是一般人家大多沒有這麼精緻,用料也多是木板、磚瓦、泥籬而已,比如下圖這種應是最常見的,因為畢竟平民和窮人占了大多數。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另外,應該還有一種建築夾雜其間,比如下圖這種天主教建築: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山川早水並沒有在遊記里太多的談論歐洲傳教士,但據史料記載:1892年,全川天主教堂162座,布道室1239處,成都是天主教在川西北主教區的中心,類似這種本土與西洋風格混合的建築有多少,可想而知。

不過這三張照片,也並不是在成都所拍,而是拍自離成都一小時車程遠的新場古鎮,因為我並不認為成都市區里那些被修繕一新的老教堂還能保留百年前的樣子。

一直以來,成都是川西的核心城市,尤其在「文化」的影響上,一直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這一點也表現在建築風格上。

這就是我為何,以諸如此類的川西古鎮遺留,在大腦中充盈百年成都圖。

不久前,我在成都金河路邊再次看到下圖這棟建築:

攝於成都金河路

攝於成都金河路

原本,我以為這棟老公館距今大概也就幾十年,因為它的風格太西洋化、太現代化了。

後來查閱資料,我才知道,它的修建時間是1915年,只晚於山川早水遊記里所描述的「成都城」10年。硬算,據今也有104年了,比前面講到的李氏古宅還老。

除了金河路的這棟老公館,還有方池街的下圖建築:

攝於成都方池街

攝於成都方池街

這棟建築,我查過資料,與一名川軍將領有關,但修建時間沒查出來,不一定是川軍將領所建,看樣子很可能也是百年老宅。

我想啊,百年前的成都城,也許真的不是黑白舊照里能感官,壘卷文字中里能體會,歷史遺留中可還原的成都。

「他」的美也許就像山川早水形容的那樣,不在於規模,而在於細微處的精緻和豐盈,沒有生活於「他」的人,很難理解一個行者日本人為何會在遊記里用上「我從未!」這樣的詞。

近幾十年,城市化的建設很快,生活在便利潔凈城市的我,心中何嘗不明白,時代一定要帶走屬於它的建築,就像它終究一日連這鋼筋、水泥、玻璃的混鑄也會一併帶走。

所以啊,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看,還是這當下芸芸眾生的日子好看: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時光可以消磨,生活本無目的可言......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要什麼翻雲覆雨、騰天入海,只掛一招牌:「老三屆高中畢業,附近九縣第一高手」 ,哪怕皓首白髮也有驕傲的朋友圈!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人生苦短,看病也是緣!

攝於大邑新場古鎮

無論哪個時代,川西的煙火勝過那景致萬千......


文中很多照片攝自大邑新場古鎮,成都周邊許多古鎮修繕痕跡明顯,新場古鎮因為位置更偏遠,保留的相對更原生態一點,許多古建雖破破爛爛,還是值得看的,後面有時間,會寫一篇新場古鎮的遊記。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