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抗病毒治療期間,臉色越來越黃是怎麼回事,藥物原因?

2020-04-03     肝博士

問題描述:高中體檢時查出患有B肝,隨後進行了抗病毒治療,服用抗病毒藥一年後發現自己的臉色越來越黃,吃藥之前身體未表現出異常情況,現在這種情況是怎麼回事?跟抗病毒藥有關嗎?

醫生解答:B肝抗病毒藥並不會引起臉色發黃這一症狀,服藥期間臉色發黃不排除是由於膽紅素升高引起的皮膚黃染現象,總膽紅素水平升高超過兩倍正常值上限,會出現皮膚黃。在抗病毒治療以後,隨著肝功能狀況好轉,膽紅素水平下降,面色會由黃轉為正常。

建議患者做個肝功能檢查,看看肝功能狀況,各項指標是否有異常,以免膽紅素異常升高而造成病情進一步加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除此之外,還有三種原因會出現臉色發黃:

1、心情長期比較緊張、抑鬱的人,吃不好東西的話會導致營養狀態不佳或貧血等狀態.這樣子的話患者會出現精神萎靡、面色干黃等症狀;

2、如果近期或長期服用帶有黃色素的藥物如阿的平、呋喃類等藥物,皮膚顏色也可能發黃,不過一般多在停藥後可恢復正常;

3、近期過多食用某些含有胡蘿蔔素較多的食物如胡蘿蔔、南瓜、芒果等瓜果蔬菜.當肝臟不能及時分解、代謝掉血中胡蘿蔔素時,患者會出現皮膚、臉色發黃。

綜上,吃抗病毒藥有助於降低病毒量,患者的臉色是不會發黃的,臉色發黃往往是由於患者肝功能異常,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的黃疸現象。所以建議有類似情況的患者朋友們及時到醫院做個肝功能檢查,辨明病因及早干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xqCV3EBfwtFQPkdY7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