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四人神秘小組,就能推動NBA全盤重啟工作?

2020-06-08   楊毅侃球

原標題:一個四人神秘小組,就能推動NBA全盤重啟工作?

就在NBA計劃在佛羅里達州的迪士尼樂園重啟本賽季時,克里斯·保羅和鮑勃·艾格相約一起出去散了個步。

保羅是如今NBA球員工會的主席,而艾格則是迪士尼目前的執行主席。NBA這次能夠在迪士尼樂園重啟,艾格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而他與保羅兩人認識多年,也是關係密切的朋友。

「克里斯和我每周會給彼此發大概7條簡訊,還會進行4次交談,」艾格說,「我將他視為我的一位非常好的朋友。」所以在做出重大決定之前,保羅會提前諮詢艾格的意見,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特別是這回,重啟賽季的決定要牽涉到450位NBA球員的健康、安全以及未來的財務狀況。身為球員工會的主席,保羅自然要對這些負責。

「當克里斯被交易(到快船)時,他的第一反應是非常好奇,第一件做的事就是不斷地問其他人:『我該首先跟誰碰面聊一下?』」艾格回憶說,「我都不記得是誰介紹我們倆認識,但他聯繫我肯定是尋求生意方面的建議與指導。而我當時不僅僅是一個鐵桿籃球迷,我更是克里斯·保羅的球迷,所以我們就建立起聯繫了。很快我就發現,他是一個非常真誠的人。我會給他推薦好書,我們也經常聊天,於是就建立起來了非常良好的關係。」

所以在上周,當保羅正在為NBA重啟計劃頭疼的時候,他又想到了艾格。雖然聯盟很早就確定了要在迪士尼樂園重啟比賽,但種種細節還是讓人感到焦頭爛額。所以,保羅請艾格來到自己在加州的房子,兩人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同時,一起在外面散了個步。

「每次我倆走上了一個小山坡,他就會立馬瞄準下一個小山峰前進,」艾格開玩笑地說,「我雖然每天也都去健身房,但我現在畢竟69歲了,而且膝蓋還動過手術。而他,可是一位職業運動員。」

這次散步,就如同今年3月11日以來保羅和NBA聯盟所經歷的一切一樣——充滿起伏,布滿挑戰。但在這條路上,他們並非獨行。除了保羅和艾格,聯盟總裁亞當·蕭華和球員工會執行主管米歇爾·羅伯茨也一直在努力,這四個人組成了一個合作緊密的團隊,不斷推動著複賽從想法變成了行動。

「回想起來還是挺巧合的,」艾格說,「我跟克里斯的關係一直不錯,也跟亞當認識,加上我恰好也運營了迪士尼公司有一段時間。所以,我們就這樣湊在了一起,研究方案,看看如何讓NBA回來。」

NBA因為新冠疫情而暫停的當晚,保羅恰好出現在「前線」——雷霆與爵士比賽之前,爵士中鋒戈貝爾被確診感染病毒,NBA比賽隨即宣布暫停。作為雷霆球員的保羅,在比賽被取消後,馬上給羅伯茨打去一個電話。接電話之前,羅伯茨剛剛跟蕭華開完會,討論了很多防疫的問題。而突如其來的情況,讓此前所有的討論幾乎都變成了無用功。

「我們聊了一下,當球員們被檢測出感染病毒時,我們應該怎麼辦,」羅伯茨聊起與蕭華的會議時說,「我們當時都說,我們可能要開始空場比賽了。」本來,不讓球迷進場的方式,可以儘可能地減少病毒傳播,同時保證比賽能夠繼續進行。但疫情的發展,讓NBA也明白了那句話:計劃沒有變化快。

在那之前的幾個月里,蕭華就一直都在跟美國公共衛生領域的官員們,以及其他體育聯盟的總裁們進行探討,大家都對病毒帶來的威脅深感焦慮。美國的眾多體育聯盟之間,也都在密切地關注著彼此。他們都清楚,只要一個聯盟做出了停賽的決定,那其他聯盟迫於壓力,也必須跟進。

3月初,NBA召集各隊老闆,召開過一次股東會議,勇士老闆喬·拉科布就直言不諱地說,鑒於病毒當時的傳播情況,NBA球員被檢測出感染病毒只是遲早的事情,問題就是什麼時候罷了。拉科布的預測,很快就變成了現實。而戈貝爾的檢查結果一經公布,蕭華立刻叫停了所有活動——沒有開董事會,沒有跟球員們和工會有任何商量——總裁直接宣布。因為,所有人都明白病毒的厲害。

「很多人都說,說那是一個很勇敢的決定或是別的什麼評價,」蕭華說,「但我卻並不因此而感到驕傲,因為暫停這件事本身就沒什麼值得驕傲的。我覺得將來能夠讓我感到驕傲的,是尋找到一種安全且儘可能規避風險的比賽方式。相比暫停比賽,這件事如果做成了,會讓我覺得更有成就感。」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蕭華每周都會跟球員工會的執行委員會聯繫,其中包括保羅,還有猛龍的洛里,以及獨行俠的鮑威爾等人。另外,他每周還會跟各支球隊的總裁、總經理進行溝通,跟各支球隊老闆的交流也是從來沒有停歇過。而除了聯盟內的交流,跟政府官員和其他體育聯盟,蕭華也都保持著密切聯繫。

在這個過程當中,迪士尼的主席艾格也是蕭華經常聯繫的一位朋友。兩人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建立起不錯的私人關係。而如今作為兩家跨國公司的掌舵者,他們也都非常清楚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和破壞力。北京時間1月25日,正是艾格做出了決定,關閉了位於上海的迪士尼樂園。

「在最初的那幾周里,我花了大量的時間,跟各方面的專家進行交流,向他們請教關於檢測和防疫的問題,儘可能多地學習和了解,」艾格說,「幾乎每一個我找到的人都會跟我說:『哦,我剛剛跟亞當·蕭華也聊過。』所以最後我給亞當打去電話,跟他說:『嘿,為什麼咱倆不互相分享一下了解到的情況呢?』」

蕭華與保羅關係的關鍵節點,是2014年的「斯特林事件」。當時,蕭華才接替大衛·斯特恩、成為NBA總裁不足90天,而快船隊的老闆康納德·斯特恩爆出種族歧視事件,保羅作為快船的頭號球星,與眾多球員一起聲討斯特林。而蕭華果斷地處理了這件事,為自己樹立起極高的威望。

從那之後,蕭華與保羅的關係更進一步。2014年夏天,米歇爾·羅伯茨接替比利·亨特,成為球員公會新的執行主管,蕭華也很快與她建立起不錯的關係。在蕭華執掌NBA大權之後,球員們更多時候,被聯盟視為「商業合作夥伴」,而保羅和羅伯茨,就是球員們中「領頭羊」。

「毫不誇張地說,我可以一整天都帶著激情和亢奮的情緒,去跟他們探討有關複賽的種種事宜,」保羅說,「不管是跟聯盟還是跟亞當聊這件事,我都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因為我明白,這是我們共同決定的事情。」

正是雙方這種彼此信賴的情緒,球員工會才會跟各隊進行電話會議進行商討,而不是一上來就圍繞複賽的相關問題展開投票。「如果我們覺得我們需要投票的話,那我們早就會這麼乾了,」羅伯茨說,「但是我們更期待的方式,是跟大家好好聊一聊,把這個問題都說開。」

所以,在確定複賽方案之前,羅伯茨花費了整整兩周的時間,跟所有30支球隊都進行了視頻會議,收集每位球員對複賽計劃的反饋意見。「在我看來,這件事從頭到尾,並不是聯盟命令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都是我們自己做出了決定,」羅伯茨說,「我們一直在積極推進與聯盟就這個問題進行溝通,大家都會把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說出來。」

為了能夠建立球員與聯盟之間的信任關係,蕭華在5月的時候,跟全體的球員公會成員進行了電話會議。在接近1個小時的會議中,他認真地回答了球員們的各種問題,從複賽面臨的挑戰,到未來的經濟影響等多個方面。蕭華最後還告訴球員們,不管聯盟做出任何決定,球員們和老闆們所起到的作用,一定是對等的。也正是基於此,雙方就複賽達成一致後,各種關於2020-21賽季的關鍵時間點,也先後出爐。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樣的關係。所以蕭華一邊要繼續維持自己與球員們的信任,另外一邊也必須安撫他的各位老闆,也就是30支球隊的擁有者。蕭華要讓他們知道,自己還是代表著他們的利益。

比如上周的一次30支球隊老闆會議上,雷霆隊的老闆克雷·本內特就提出了一個方案,他希望所有的30支球隊都能在複賽後,獲得參加比賽的機會。這樣做的目標,是避免有些球隊陷入連續9個月無球可打的境地,進而損失當地市場。

跟本內特相反,黃蜂老闆「飛人喬丹」則提出了另外一個方案,那就是只邀請目前排名東西部前八的16支球隊回來,降低風險的同時,儘可能讓季後賽回歸傳統模式,保持完整。這樣,才能真正地吸引球迷的關注。

兩位老闆的想法都沒什麼問題,但出發點還是立足於球隊。而跟球員們有更多接觸的蕭華,知道球員們在季後賽開始前,需要一些常規賽來尋找狀態,同時也避免出現傷病。所以在老闆會議上,雖然16支球隊直接打季後賽的方案最受推崇,但他還是不斷強調常規賽的重要性,並最終拋出了「22隊複賽」的方案。

這個方案得到了絕大多數老闆的認同,但那8支在東西部墊底、並未受到邀請的球隊,有幾位老闆都表達了內心的失望。「我依舊覺得30支球隊都回來是最佳模式,」老鷹隊的老闆托尼·羅塞勒說,「我們的球隊非常年輕,我們也渴望打球,渴望進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蕭華最終還是說服了絕大多數人。最終,這個方案以29比1的投票比例,順利通過。「我覺得自己還是要支持NBA回歸,因為這是最重要的事情,」老鷹老闆羅塞勒繼續說,「很多人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從亞當到馬克·塔圖姆(NBA副總裁),他們做出了很棒的工作。在我看來,他們是希望能夠給出一個對大多數人來說,都能夠接受的方案。」

羅塞勒如此支持蕭華的工作,一方面是因為聯盟在很多事情上考慮很全面,另外一個原因是,羅塞勒的兄弟也因為感染新冠病毒而離世。所以他心裡非常明白,在這樣的環境下,NBA想要回歸,需要做出怎樣的努力。

「因為缺少相關知識,我失去了我的兄弟,」羅塞勒說,「過去90天裡,這件事已經將我改變了。而我覺得在未來90天裡,我們大家都會明白更多。所以就讓我們好好地打季後賽,讓我們保持理智,暫時不要讓球迷進場。然後等到9月的時候,再去聊11月和12月的計劃。」

從3月11日NBA開始暫停,所有人都覺得一切似乎無比漫長。不過在跟各支球隊的老闆們開會時,蕭華還是保持著謹慎樂觀。他告訴大家,重啟賽季,只是未來漫長旅途中的第一步。

「如果用體育來做比喻的話,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第一局的比賽,」蕭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