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領土擴張史上,發生在公元1803年到1804年的路易斯安那購地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通過此次交易,美國獲得了21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領土在當時直接增加了一倍還多。但這種領土交易放在歷史上看卻非常詭異,法國為什麼放著好好的土地不要,反而要把它賣給美國呢?其實這裡面的背景是挺複雜的,當時這些領土並不完全屬於法國,而且因為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獨立的前黑奴國家,這些領土對於法國的價值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交易之前,路易斯安那究竟是誰的?
現代人們在說起美國如何得到了這塊領土的時候,一般都會說美國從法國手裡購買了這塊土地。但說實話,這種說法不算精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當時這塊土地的狀況是有些誤導的。
路易斯安那所在地域
首先路易斯安那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不假,但在此時卻已經經過了很大變故。法國在公元1699年將路易斯安那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但其統治卻只持續到了公元1762年。當時法國在歐洲和北美同時進行的七年戰爭(這場戰爭的北美戰場又被稱為英法北美戰爭)中戰敗,被迫將今天的魁北克割讓給英國,這件事恐怕喜歡歷史的朋友很多人都知道。但可能許多朋友不知道的是,法國同時還把路易斯安那割讓給了西班牙,所以從公元1762年開始,路易斯安那其實就變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了。
七年戰爭之前北美的形勢,藍色為法國殖民地,其中北部是魁北克,南部就是路易斯安那
但此時的西班牙卻是已經處於不斷衰落之中了,從法國手裡得到路易斯安那也並沒有扭轉這種趨勢。公元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歐洲各國為了扼殺新生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西班牙也加入其中。但最後這次戰爭以法國的勝利而告終,而在西班牙直接與法國作戰的庇里牛斯戰爭中,西班牙慘敗,被迫放棄反法立場。因此在公元1799年開始的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中,西班牙成為了法國的盟國。但在此次戰爭中,西班牙又被英國擊敗,損失慘重。此時的西班牙就更加依賴與法國的同盟關係了。
而法國這時候當然就想到了30年前自己被迫割讓給西班牙的路易斯安那,所以提出要西班牙歸還路易斯安那作為雙方維持同盟的條件。最終經過談判,雙方在公元1800年10月1日達成秘密條約,西班牙同意歸還路易斯安那。而作為交換,法國也同意將自己在義大利的部分領地交給西班牙。但當時這個條約是個密約,並沒有馬上公布,路易斯安那仍然維持西班牙殖民地的地位。直到公元1803年11月30日,西班牙才正式向法國移交了路易斯安那的統治權,而僅僅3個星期之後,法國就正式將路易斯安那的統治權轉讓給了美國。所以在美國取得路易斯安那之前,其實法國僅僅統治了當地3個星期,等於就是中轉了一下。
法國為何要收迴路易斯安那?
說完了路易斯安那在當時真正的主權歸屬,咱們再來說說法國為什麼要在30多年之後收迴路易斯安那,甚至不惜以歐洲領地作為交換?其實原因也比較簡單,因為此時執掌法國政權的拿破崙希望重建法國在北美的殖民帝國。在當時,殖民地是實實在在的巨大資產,無論是西班牙、法國還是英國,它們在全球的崛起可以說都是在海外建立起了龐大殖民帝國的直接結果。
描繪法美在公元1799年海戰場景的畫作
所以法國對在30多年前失去整個北美殖民地當然是非常不甘心的。因此法國才會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下血本支持英國的北美殖民地獨立,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參戰的法軍甚至比北美13個殖民地的官方軍隊還多。但在美國獨立之後,卻並沒有幫上法國什麼忙。相反還很快和英國緩和了關係。在公元1794年,美國和英國簽署了《傑伊條約》,暫時解決了兩國之間的一些爭端,更重要的是,美國和英國此後重啟了貿易往來。而且很快美國還以法國發生革命,變成了共和國為由,拒絕再向法國償還獨立戰爭期間欠下法國的債務。
經此變故之後,法國當然憤懣難平,於是開始對美國來硬的,在海上扣押和英國進行貿易的美國船隻。而美國也不甘示弱,開始採取對等報復,最終雙方之間的矛盾在公元1798年演化成了頗具規模的海上衝突,一直打了兩年才漸漸平息。而與美國關係的惡化使法國認識到,沒有自己直接掌控的北美殖民地,法國在全球的衰落將是必然的趨勢。所以更堅定了在北美重建殖民帝國的決心。
為何剛到手又放棄?
但計劃經常是趕不上變化的,這次也不例外。首先是美國感到法國重新開始覬覦北美領土之後,對法國產生了極大的警惕。因為當時西班牙的衰落已經是人所共知,所以路易斯安那在西班牙手裡美國一點都不擔心。美國早就使西班牙同意讓美國人使用兩國交界地區的重要港口奧爾良港,使美國農產品可以順暢地出口海外。而這在當時對美國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其實美國最強的產業一直包括農業,特別是在早期,農產品順利銷往海外對當時的美國來說可以說事關生死存亡。
路易斯安那歸屬西班牙時美國與西班牙的邊界,其中左邊最下方城市就是紐奧良
但在公元1798年,與法國結盟的西班牙突然禁止美國再使用紐奧良港,然後又在公元1800年把整個路易斯安那給了法國,只是沒有馬上移交統治權。雖然在公元1801年西班牙又重新允許美國使用紐奧良港,但這些變故卻引發了美國的極度不安。如果這塊地重新到了法國手裡,特別是到了拿破崙手裡,那麼美國北面是英屬加拿大,西面又被法國壓縮在大西洋沿岸,而且在某種程度上經濟命脈又被法國捏在手裡,那麼美國未來的發展空間恐怕就非常有限了。
而法國對拿迴路易斯安那當然也有具體的盤算。當時的列強在海外爭奪殖民地就是為了獲取巨額經濟利益,而按照拿破崙的計劃,在奪迴路易斯安那之後,會將其作為法蘭西殖民帝國在北美的貿易中心,主要用於促進當時法國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海地所生產的各種商品的銷售。大家現在聽到海地這個名字恐怕沒什麼感覺,但在當時,海地卻在全球貿易里占據著重要的一環,因為海地是當時一種最主要的國際大宗商品——蔗糖的主要產地,號稱世界糖都。當時英國和法國每年消耗的蔗糖里有40%來自海地,另外兩國每年消耗的咖啡也有60%來自海地。
描繪海地黑奴起義場景的畫作
所以一旦法國成功拿迴路易斯安那,就能在北美地區建立一個完整的貿易產業鏈,對其在全球實力的增長將具有決定性意義。但就在法國一步步地實施這個大招的同時,其中的核心一環卻出了大紕漏。在海地種植園經濟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海地黑奴在公元1791年就開始出現了暴動,而這在當時是全球破天荒頭一遭。海地黑人暴動之後,法國曾一度將其招安。因為當時正好是法國大革命之後,所以法國很快同意給予所有黑人公民權和選舉權,當時這一決定一出,曾震驚了當時還都在實行奴隸制的歐洲各國和美國。但法國和當地黑人之間的矛盾畢竟是根本性的,所以不久之後雙方再次鬧翻,而海地起義軍此後聲勢更大,不但擊敗了法國軍隊,還將當時同樣在海地所在的伊斯帕尼奧島擁有殖民地的英國與西班牙勢力也完全逐出。而在當時,雖然美國也仍然在實行奴隸制,但因為當時法國已經成為了對美國更大的威脅,所以美國海軍曾一度幫助過海地起義軍,在海地義軍圍攻重要城市雅克格勒時,美軍軍艦格林將軍號曾為其提供過火力支持。
海地起義軍領袖杜桑·盧維杜爾
而拿破崙要重建北美殖民帝國,當然要把具有核心地位的海地給擺平。所以在公元1801年12月,拿破崙派出3.1萬法軍入侵海地,要重建法國的殖民統治。但沒想到這次戰爭卻打地極其不順利,雖然法國人在公元1802年成功誘捕了海地義軍領袖杜桑·盧維杜爾,但卻沒能撲滅黑人起義,而且在後期還遭遇黃熱病疫情,最終包括領軍出征的拿破崙妹夫查理斯·李克勒克在內,有超過兩萬法軍在海地死亡,法國在海地重建殖民統治的努力宣告徹底失敗。
而海地失控之後,路易斯安那對於法國來說至少在相當長時間內都很難再產生令人滿意的經濟效益,同時即使獲得了這塊殖民地,面對虎視眈眈的美國和英國,法國恐怕也未必能守住。因此拿破崙權衡利弊之後,決定在正式從西班牙手裡接管之後立即將其賣給美國,當時出售的價格為1500萬美元,而有些人根據一些換算公式,認為這筆錢相當於2004年的4400億美元,所以當時出售路易斯安那對法國也算是一種止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