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探照燈書評人獎2019年度十大好書揭曉

2019-12-18     探照燈


經過兩個月的忙碌,閱文·探照燈書評人圖書獎2019十大好書揭曉啦!

探照燈書評人圖書獎是專業的「評論人和媒體書評人」獎。由資深媒體人張英發起創辦,探照燈書評人協會主辦,QQ閱讀、微信讀書、騰訊新聞協辦, 一批活躍的學者、作家、媒體人組成評委會,只評當年新出版的中文原創文學圖書,以中青年作家為評選對象。


在文學的大海里,發現隱藏的帆船和舵手,浮出水面的島嶼和燈塔,標記點亮這些文學地標。致敬那些有「文學的美,思想的真,歷史的重,關注當下,典雅敘事,優美表達」,關注中國現實和社會變革,書寫「沉默的大多數」為對象,有創造力、想像力、探索性的文學作品。


中文原創,民眾立場,文學品格,創新至上。


由邱華棟、張英、邵燕君、張莉、姚海軍、徐晨亮、張弘、劉蒙之、黃驚濤、張維特、陳斌十位書評人,按照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長篇類型小說、散文集、非虛構寫作、歷史寫作六個類別,從近100本中文原創好書中,珍重評選出閱文·探照燈書評人獎2019年度十大好書。


以下為2019年度文學十大好書名單,感謝這些圖書的作者,編輯和出版社!


1.年度長篇小說獎·《雲中記》阿來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9年4月

責任編輯:王淑紅 王倩


獲獎理由:

《雲中記》是2019年長篇小說的重要代表作品。這是深具史詩氣質的長篇小說,關於藏族祭司祭祀亡靈,關於如何治癒人的疼痛與傷痕,也關於如何安妥無以依歸的靈魂。將生死與災難思考置於人與神、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中,《雲中記》莊重莊嚴又感人至深,深情輾轉又詩性洋溢,堪稱我們時代的又一部「心靈史」。沉痛與愛惜並在,喧譁與澄明共存,這是阿來以深具魅性與魔力的文字為無數心靈奏起的安魂曲。高貴悠揚、哀而不傷,《雲中記》是屬於我們時代、也能跨越我們時代而不斷流傳的文學名曲。


2.年度長篇小說獎·《人,或所有的士兵》鄧一光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年7月

責任編輯:張春曉


獲獎理由:


鄧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構思宏闊,基於來自多國檔案的豐富史料,以1941年香港保衛戰為背景,以法庭自述、法庭舉證與庭外調查為框架,多維度復現主人公郁漱石在人間地獄般的日軍戰俘營里三年零八個月的經歷,以及他一個人的抵抗。郁漱石抵抗的不只是暴虐的侵略者與不義的戰爭,更是一切抹殺個人存在的暗黑力量。極端的處境之下個體的孤獨與恐懼,由此映照、連通起所有人的命運,呈現出英雄主義的色彩。體量之大、敘事之重與思想之深,使得鄧一光這部長篇新作成為當下文壇孤絕的風景。


3.年度長篇小說處女作獎·《苔》周愷

中信出版社

2019年5月

責任編輯:章武

獲獎理由:



長篇小說《苔》以辛亥革命前夕的四川嘉定(樂山)為舞台,將個人命運、家族興衰與商賈買辦、袍哥行會、茶館酒肆等等鄉野眾生相,及甲午、庚子、廢科、保路等節點的時代風雲,細密編織為一體。歷史細節的深掘,方言聲腔的引入,體現了與李劼人等主流敘述之外的文學傳統的對話,更體現了當下青年作家為自我重建精神參照系的雄心,打破了文學界對這代作家的刻板印象。不同於既有的家族史詩敘事模式,90後作家周愷這部長篇處女作,凝視歷史轉彎處混沌涌動的日常與個體浮萍般的命運,那充滿表情的方言聲腔既是他的美學標識,也代表著他所立足的寫作倫理。


4. 年度中短篇小說集·《鮫在水中央》孫頻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9年5月

責任編輯:薛健,劉詩哲


獲獎理由:

孫頻是新一代作家中的優秀代表,近年來,她以一系列卓而不群的中短篇作品帶給讀者驚異與驚喜。《鮫在水中央》中,她向那些生命荒蕪但又不斷向上的人、向那些身陷泥沼但又渴望清潔的人、向那些拔著頭髮渴望脫離凡塵的人致意;她刻下我們時代平凡普通人飽經風霜的面容,更刻下他們豐富而柔軟的心靈。《鮫在水中央》是對我們時代有獨特思考力和洞察力的優秀中篇小說集,從容又飽滿,滄桑又明亮,複雜又純粹,百轉千回而別有洞天,由此,孫頻作品已經生成獨屬於孫頻的複雜而又深具魅力的小說調性。


5. 年度中短篇小說集·《浮生二十一章》任曉雯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9年5月

責任編輯:韓曉征


獲獎理由:


《浮生二十一章》源於任曉雯近年來在《南方周末》開設的專欄,每篇僅兩千餘字,卻勾勒出一個個鮮活個體的命運線條。任曉雯重新闡釋了「浮生」這個詞彙原本包含的豐富內涵,試圖為歷史塵埃中的無名者立傳,體察小人物的惶惑與傷痛、志氣與堅韌,勘測人性的幽微處與不確定性。服飾、風物、語彙乃至精神面貌等歷史細節,紮實精準,召喚出人物背後的浩大歷史。借鑑自非虛構寫作的個案深描寫法與對小說語言的苦心經營,互為支撐,代表了當代小說在內在品格與傳播形態上呈現的全新可能性。


6.年度散文集·《致江東父老》李修文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9年9月

責任編輯:陳新文,陳漫清


獲獎理由:


2019年是屬於李修文的散文年。從年初到歲末,《致江東父老》中的諸多篇章在各大文學期刊陸續發表,引起廣泛反響。《致江東父老》中,作家跨過大江大河,敦煌戈壁、山川沙漠;辨認出大地上與我們血脈相連的可憐人、可愛人,父老鄉親;他以文字滴血認親,認出他們,也認出我們。有力拓展散文寫作邊界,將傳奇、戲曲、戲劇、電影、音樂、小說等技法雜糅,寫下所見、所感、所思與所愛,也寫下萬千百姓的情義與悲歡。由此,李修文成為當代散文創作領域獨具藝術風格與審美追求的「新說書人」。


重回中國新文學初心,重建當代散文寫作應該有的廣度、密度、深度與溫度,《致江東父老》是2019年度中國散文創作豐美而珍貴的收穫。


7.年度長篇類型小說·《群星》七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9年11月

責任編輯:趙萍、塗俊傑


獲獎理由:

在這個科幻文學全面內卷的時代,在這個科幻文學仍跟讀者存在距離的時代,七月的長篇科幻《群星》顯得彌足珍貴。《群星》是一部宏大的科幻小說,作者以一個偶發事件為基礎,構建了一個浩渺而殘暴的宇宙圖景,黑暗不再是宇宙的唯一底色,人類必須在向內和向外之間做出選擇;與此同時,《群星》又延續了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傳統,七月將背景放在成都,通過挖掘地域特色拉近讀者距離,與此同時,又通過一場房產糾紛切實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選擇進程。《群星》一邊用真實生活的骨血打底,一邊顛覆讀者對於宇宙的認知,最終奏響一曲人類文明之歌。


8.年度長篇類型小說·《殘次品》Priest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9年2月

責任編輯:孫建兵


獲獎理由:


Priest堪稱網絡文學「女性向」寫作中的「旗幟性」作家,既在圈內贏得極高口碑,又能在「圈外」傳統讀者間獲得高度認可。其寫作格局宏大,立意深遠,內懷精英氣質,在目前尚以寫小世界情感關係為主導的言情書寫中,具有明顯的超越性。《殘次品》設定在未來星際戰爭的大背景下,精英主角們帶領身處底層的「科技棄民」(殘次品)打碎科技「惡托邦」的夢魘,完成社會變革,獲得生存權。小說直接致敬《1984》《美麗新世界》等經典,在後人類境況中,延續了在《默讀》等前作中對自由、正義、救贖等命題的反思。雖然對宏大主題的執著讓全文略有失衡之感,但不失為一部頗具誠意和探索勇氣的磅礴之作。


9.年度非虛構寫作·《寂靜的孩子》袁凌

中信出版社

2019年10月

責任編輯:任柳


獲獎理由:


袁凌是位真正的非虛構作家,在他身上,有著非虛構寫作哲學中拒絕熱點的濃厚底色。他把硬核采寫與詩意書寫相結合,像蓋•特立斯式一樣關注普通日常,又像阿摩司·奧茲一樣洞悉普通人的內心悲喜。《寂靜的孩子》繼承了他一貫的價值與美學,書中36個故事書寫了70多位兒童的痛楚與期待、喧囂與死寂。逼真而洗鍊、忍心而溫熱、節省而詩化的敘事徐徐流淌出他們生活真實到慘白的面目,卻又浸潤著莫名的希望。這部作品是成人向孩子致歉的長信,召喚我們俯下身體去感知孩童世界的璀璨。關愛孩子,就是關愛我們自己,更是關愛我們共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袁凌用心靈感受生命,用耳目感受苦難,用責任燭照未來。他是位固執的非虛構作家,聆聽小人物是他的命,寫作非虛構更是他的命。


10.年度歷史寫作·《天國之癢》李潔非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9年4月

責任編輯:劉稚


獲獎理由:


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近代開端之後的太平天國運動是其中重要一環,其史實及評價迄今幾度變幻,莫衷一是。李潔非以文學筆法書寫太平天國史,以現代視角觀歷史風雲,在眾說紛紜、立場各異的觀點與理論中,他以史料為支撐,梳理出太平天國的興起與衰亡歷程,並以理性分析表達客觀見解。其筆下飽含人本關懷,對所述人物不偏不倚,持論中正卻態度鮮明,不預設立場卻有價值取向,堅持論從史出而態度分明,既有史家的客觀理性,又有作家的敘事自覺。文史結合乃中國傳統,但真實與虛構卻不容混淆,《天國之癢》與時俱進,在當下做出了富有進取心的嘗試,而作者的思考也引發著讀者進一步的探究。

2019探照燈書評人獎評委會

邵燕君 北京大學中文系

張莉 北京師範大學

劉蒙之 陝西師範大學

邱華棟 作家

黃驚濤 作家

徐晨亮《中華文學選刊》雜誌

姚海軍《科幻世界》雜誌

張維特《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張弘 資深傳媒人《高見之書》

陳斌 《南方周末》


評委會主任

邱華棟 張蓉

總策劃 張英

秘書長 劉羿含 陶雲飛

組委會 張英 劉羿含 史雲 尹雅文


掃一掃,關注探照燈書評人獎

閱文·探照燈書評人獎,在圖書的大海里,發現隱藏的帆船和舵手,浮出水面的島嶼和燈塔,標記點亮這些文學地標。中文好書,民眾立場,文學品格,創新至上。每月評出十本月度文學好書榜,年度評出十本年度好書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q8HGW8BMH2_cNUg-v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