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孩一碗水難端平,「公平」對待不可取,「公正」對待才可行

2019-10-31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日,在微博上有一個話題:"父母能有偏心到什麼程度",這個話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很多網友在話題下分享了一些關於自己的父母偏心的案例。

有網友說:小時候弟弟沉迷遊戲,偷偷用父親的銀行卡給遊戲號充錢,父母發現後不但沒有責怪弟弟,反而讓剛踏入大學的我彌補上弟弟偷得7800。我當時依靠著打四份工把錢補上,對於在上海上大學的我來說,吃了上頓沒了下頓,確實是一段難熬的時光。

當我們看到這位網友的評論時,內心不盡為大寶感到心酸。生活中,在許多的二孩家庭中也確實存在著許許多多父母偏愛的現象,這不能說是父母要有了二寶就不愛大寶,而是父母在如何對待二寶的問題上犯了錯誤做法。家有二孩,想讓一碗水可以端平,"公平"對待不可取,"公正"對待才可行。

家有二孩,不存在絕對公平一說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許多的家庭開始加入了二胎的行列,並且父母們在懷二胎的時候都十分堅定自己能夠一碗水端平,公平地對待孩子。但其實縱觀生活,父母的這種想法在實際卻很難真正做到對二孩絕對公平。

生活中我們能看見許多的二孩家庭,大寶們在二寶出生後,變得愛發脾氣、耍賴,和自己的弟弟或者妹妹爭寵,害怕父母會更愛二寶多一點。二寶出生後,父母的關注點更多地集中在二寶身上,有時候自然就忽略了大寶,大寶只能默默地站在一邊。

而二寶呢?也有一些被父母不公平對待的現象,比如說父母在大寶出生之後,給他準備各種各樣的東西,大寶所用的東西都是全新的,可是當二寶出生後,父母的心愿集中在孩子快快長大,並且以省錢的目的,給二寶用大寶用剩的東西,比如大寶穿過的衣服、大寶玩過的玩具等,這其實對於還沒有自我意識的二寶來說也是一種不公平的對待。

最近熱播劇《少年派》中也有講到王勝男在女兒林妙妙備考高三時期意外懷孕,夫妻倆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將孩子留下。本來以為林妙妙會很高興有一個自己的兄弟姐妹,並且很歡迎她來到這個世上。但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她強烈地表示反對。

除了年齡上的差距讓林妙妙覺得崩潰外,更主要是她一想到這個二寶的來臨將會分走這18年來父母對她的獨寵。心理學上來講,大寶感覺自專屬的愛突然間被分享甚至是被掠奪,在心理上確實會有一個很大的落差,很容易引發大寶內心的焦慮、嫉妒、失落、不安等消極情緒,從而做出一些異常的行為,這是十分正常的。

確實,二胎政策的放開也給一些家庭帶來了困擾,也會影響到家裡"大寶"的成長。父母要正確對待孩子,認識到二孩家庭不存在絕對公平一說。學會在與孩子相處時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是被關愛和重視的。

一碗水端平,舍"公平"對待取"公正"對待

父母總以為二孩在家可以做到"公平"對待,但其實對待二孩,最好的方法並非是"公平"對待,而是要"公正"對待。

或許有很多的父母都不懂得這兩者又有何區別,"公平"和"公正"不就是兩個類似意思的詞嗎?但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所謂的"公平"對待是指給兩個孩子一模一樣的東西,不要存在有差異;而"公正"對待是指給孩子各自需要的東西,不要完全一模一樣。

在一個二孩家庭中,最為正確的對孩子的辦法正是要"公正"對待,了解孩子之所需,給孩子之所需。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即便是雙胞胎,也存在有不一樣的地方。

正如哥德所說的:"世界上找不到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

世界上也摘不到兩個完全一模一樣的人,所以父母最好的無偏差的愛是給孩子"公正"對待。

"公正"對待孩子,能夠增強父母對孩子的了解,能夠加強親子之間的親密度。了解孩子的所需,給孩子最為真切的愛,不管是對於大寶還是二寶來說,都能夠更加貼切地體會到父母的愛,而不容易產生父母偏愛的想法。

除此之外,"公正"對待對於孩子自身的成長也是極其有利的,有利於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提高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專業性,讓孩子的能力更強。

由此可見,要想一碗水端平,重要的不是要"公平"對待,而是要學會"公正"對待。但往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懂得如何"公正"對待的父母們不妨看看以下幾點小妙招,或許能夠給你提供幫助。

四招教你用"公正"對待解決一碗水難端平

  • 認識孩子的差異,切勿你有我也有

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用不一樣的方式捏造而成的,世界上不會存在有相同的兩個人,即便是同一對父母也是如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千萬不要把孩子與孩子間等同起來,一旦這樣做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就是大錯特錯的。既然孩子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那必然要求父母在對待孩子時要根據孩子的實際出發,給孩子一個準確的定位,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意願,"公正"從來都不是你有我就要有。

父母要承認孩子之間的差異性,學會用心地去觀察和發現孩子各自的偏好,給孩子一個準確的定位。

  • 教導二孩學會分享

學會分享,懂得分享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去協調自己內心的情緒。

無可厚非的是許多的大寶在面對"二寶"突如其來的爭寵,自然會產生一種難以割捨的悲痛,但如果都懂分享,讓孩子體會到幫助到別人的同時也能使自己快樂,孩子便更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教導兩個孩子之間分享自己的東西,比如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孩子在玩時,父母要學會抓住時機鼓勵孩子們之間多些交流,增強大寶玉二寶之間的親密關係。除此之外,父母需要多注意在讓孩子分享時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按著自願的原則,不要根據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如果在生活中,二 寶和大寶同時喜歡一件東西,而剛好這份東西有且只有一份,那麼父母要做的不是決定把東西分為大寶或者分為小寶,而可以讓孩子兩人競爭,獲勝的一方可以獲得。否則,只依靠父母的想法來決定事情 最終必定會有一方時受到"不公正"待遇的。

  • 關注二孩,發射愛

很多的大寶害怕二寶的到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害怕父母的愛被分享或者被霸占,所以所有的二孩父母要學會做到儘量讓二個孩子都感受到父母的愛。

《少年說》上一個女孩叫崔兢,她就是在一個二孩家庭里,每一次當她在寫作業的時候,比她小6歲的妹妹喜歡在一旁搗亂,影響她寫作業。可每次當她去教育妹妹,想要阻止妹妹的行為時,妹妹就到父親那裡告狀,而爸爸一聽又不分青紅皂白地去責罵她。

崔兢感到很委屈,明明每次都是妹妹的錯,為什麼最後總是自己被責怪。而爸爸說:"因為妹妹還小,你要多遷就她。"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女孩之所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是因為想要得到父親的關注和愛,並不是不懂得要包容妹妹,遷就妹妹。

在許多的二孩家庭中,會很容易出現以上那種類似的情況,長期以此發展,會讓大寶感覺自己失去了父母的愛,會讓孩子缺乏自信,感到自卑,久而久之可能還會形成孤僻心理。所以,父母想要一碗水端平,就要學會讓孩子們都感受到父母的愛。

  • 建立孩子間感情橋樑

二胎政策的放開,也存在這孩子之間年齡差距太大的問題。許多的二孩家庭,大寶已經到了上初中的年紀,而自己的弟弟妹妹才剛出生。這種年齡差距必然會讓兩個孩子所喜歡的人或物存在了很大的差距,所受到的對待也會不一樣。因此,在很多的二胎家庭中,你會發現二寶之間的關係是十分緊張甚至是對立的。

父母總是教導孩子們要學會互愛,學會團結,但其實有時候父母無心的偏愛卻給孩子之間的關係畫了一條分割線。孩子之間是血緣親情的,本應該是對彼此富有充分感情的,但由於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不同,便容易導致這份感情被淹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牢記,要多將兩個孩子聯繫在一起,而不要分離他們。

父母可以創設一些二寶有效的情感互動時光,二寶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家務活,多增加二寶之間的交流等來促進孩子之間的關係。父母在誇讚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什麼雙向誇讚,既要誇讚二寶也要誇讚大寶。

家有二孩,一碗水確實難以端平。父母要學會多投入點耐心,多從生活的小事出發,儘量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父母的愛,而要學會讓孩子之間互相關愛,"公正"對待兩個孩子,才能真正解決一碗水難端平的問題。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i8hI24BMH2_cNUgjb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