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要更換的不是伴侶,而是走著舊軌跡的自己。
武志紅老師說:
「成年人的人生,的確是自己創造的。
哪怕你的生活充滿痛苦、有很多『 迫不得已 』,但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親手選擇,只是你對自己如何選擇不夠清楚。
之所以不清楚,是看不清自己的 「人生腳本」。」
人生腳本,是你內在關係模式的隱喻, 它由你過去的經歷、習慣的互動方式構成。
換句話說, 你對未來的選擇,早在年幼時已經內定。
曾聽諮詢師分享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女士,各方面都很優秀,但一直感情不順,來諮詢之前,她已經離異兩次了。
原來,她出生於重男輕女的家庭, 從小在被忽略的氛圍中長大。
她被迫養成「獨立」的習慣,具體表現為: 我不需要別人關愛,我也能過得好。
每當這種「獨立」出現時,她就在重複被忽略的創傷。
她這樣對自己,也不自覺這樣對待愛人。
伴侶在她身上沒有得到愛的聯結,所以夫妻關係總不能長久。
她習慣上演腳本中「被忽略」的劇情, 無意識地選擇「找虐」的關係。
「被愛」與「被看見」這種從來未出現過的情況,對她來說是失控和未知。
所以,是長大後的她, 親手選擇了被忽略的創傷。
如果她一直按著既有的腳本運行,她會持續在親密關係中受害。
好在,在諮詢師的幫助下,她看見了自己的人生腳本, 重新學著建立被寵愛的需求。
撕開那個獨立而孤獨的「女強人」標籤後,來訪者成功重建了依戀關係。
因為不再「習慣」於疏離中,她在之後的關係中看見了 愛的流動。
不僅收穫了幸福,人的氣質也從剛強變得 柔和、積極。
她感嘆到: 「原來要更換的不是伴侶,而是走著舊軌跡的自己。」
可見, 生命的重塑,有時只需「被看見」。
因為看見,她改變了帶著原生家庭烙印的「出廠化設置程序」,跳出了既定的人生軌跡,擁有了嶄新的人生。
但在生活中,自己「選擇」痛苦太常見了。
弗洛伊德通過實驗發現,孩子會把他喜歡的玩具扔出去,再哭鬧要回來,並不斷反覆這個過程。
經研究, 孩子是通過丟棄又找回的行為,反覆習慣與媽媽分開的創傷。
這樣 「找虐」的行為是在習慣,長大後的我們,會根據腳本的習慣去對未來作出選擇。
所以,我們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
知道伴侶不好,依然深陷其中;
工作覺得難熬,找的下一份依然類似;
不認同父母的做法,卻用他們的一套對待自己的孩子...
當看不見行為背後的動因,創傷將一直循環於我們的人生。
正如武志紅老師所說:
「人生腳本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生家庭的 出生腳本,第二部分則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由你來掌握方向的 成長腳本,從過去到未來。
如果你想了解過往的遭遇給你帶來怎樣的印記、未來的命運會是什麼樣的軌跡,你將從這次測試中找到一些啟發。」
現在, 武志紅×看見心理團隊研發了專業的【人生腳本測試】,幫助你看見正在運行的人生腳本,並給予你專業的轉變建議,讓你過上「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如果人生腳本像 「繭」,那我們就是 「蠶」。
雖然屢受束縛,但一旦看見,我們就能 「破繭成蝶」。
你的 人生腳本是什麼?
它是如何 操控和 影響你的?
如何 改寫自己的人生?
19.9元,了解你的人生腳本
點擊按鈕,馬上測試
- 適測人群 -
沒有過上理想生活的人
在人生中感到迷茫的人
想更深入了解自我的人
渴望改變、主宰人生的人
感到無法掌控自己人生的人
- 報告內容 -
01、了解自己的人生腳本
02、分析人生腳本優劣勢
03、如何改寫人生腳本
你的 人生腳本是什麼?
它是如何 操控和 影響你的?
如何 改寫自己的人生?
19.9元,了解你的人生腳本
點擊按鈕,馬上測試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