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湖-裏海,其水位的變化引發了一項出乎意料的工程

2020-09-17   科技數碼睿泙

原標題:世界上最大的湖-裏海,其水位的變化引發了一項出乎意料的工程

在世界上最大的湖裡海那裡,曾經有一項工程,這個工程最終的結果出乎人的意料。

裏海,是世界上最大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面積37.1萬平方公里,我國最大的青海湖面積僅4583平方公里,裏海的面積是青海湖81倍。

裏海歷史上是地中海的一部分,經過漫長歲月變遷和地質活動,裏海和地中海、黑海分開了,裏海也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湖,之所以叫「海」,是因為裏海確實很大,而且水的顏色、沙灘等和海很像了。

我們說的這個工程,是和裏海東部的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有關的。

卡拉博加茲戈爾灣位於裏海東部,總面積達1.8萬平方公里,一條長約100公里的沙石洲將它與裏海主體部分分隔開來,這個沙洲最窄處只有1公里,在沙洲中部有條長約7公里的水道將卡拉博加茲戈爾灣與裏海主體相連。

裏海的水位一直都不穩定,自1830年後的100年里,裏海的水位呈上升趨勢,但1930年之後,裏海水位開始下降,如果裏海面積減小過大,將會給中亞地區帶來極其嚴重的生態災難。

所以當時科學家們要尋找裏海水位下降的原因,他們認為中亞地區氣候乾燥,裏海水蒸發劇烈,同時卡拉博加茲戈爾灣也是一個原因。

卡拉博加茲戈爾灣平均水深1米左右,但是它的水位要比裏海水位低4米,所以裏海水會源源不斷的流進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科學家認為這片水域增加了裏海蒸發的面積,加快裏海水的流失,是裏海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因此蘇聯做了一項工程,通過新建大壩將卡拉博加茲戈爾灣與裏海分隔開來,1980年開始動工,施工過程非常順利,短短几周就把唯一的水道堵死。

封閉水道後,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水沒有了水源,面積迅速變小,1983年,水面積只有37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僅0.16米,1984年完全乾涸。

有趣的是,修築大壩的目的-使裏海水位上升,卻不是在大壩修筑後實現的,反而在修筑前就已經開始上升了,自1977年-1980年,大壩還未興建,裏海水位已經上升了0.5米。

封閉前,裏海鹽度在1.1%左右,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最高達到35%的鹽度,該水灣是世界第一的天然海鹽儲藏處。

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的乾涸給當地帶來了諸如鹽風暴、裏海鹽度上升等眾多生態災難,很多鹽廠也停產了。

結果是1984年9月又不得不在堤壩上建立引水裝置,將裏海水引進水灣,直到1992年6月,大壩被拆毀,裏海重新與卡拉博加茲戈爾灣相連,而且裏海水位還在持續上升,不過1996年後,裏海水位又開始下降。

很多科學家認為裏海水位的上升與下降是周期性的,但是原因至今尚未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