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小行星後返航,未來或用于軍事領域,日本航天領先世界

2020-10-20   科技數碼睿泙

原標題:轟炸小行星後返航,未來或用于軍事領域,日本航天領先世界

這些年我們自己攻堅,自己研究,終於在航天事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那我們就是唯一取得進展的國家嗎?事實是否定的,先不說與美國的差距有幾十年,其實日本取得的航天成就也不容小覷,這不,這兩天日本在航天上就乾了件很厲害的事情,我們應該引起警惕。

據日媒11月17號報道,日本宇航局的隼鳥2號出了一把風頭。隼鳥2號是日本宇航局發射的一個太陽系內的小行星探測器,目前他已經完成了小行星採樣任務,並且將攜帶樣本返回地球以供地面人員深入研究。

此次隼鳥2號採樣的方式有點不同尋常,這次採樣是在距離地球足足有3.4億公里遠的一顆名叫「龍宮」的小行星上進行的,傳統的取樣方式就是拿一塊樣品走人,但是日本此次的卻是讓隼鳥2號發射了一顆金屬彈丸對小行星進行了轟擊,「龍宮」的表層部分發生了破碎,隨後隼鳥2號就進行了登陸,在破碎處對小行星進行了有難度的深層採樣。採樣結束後隼鳥2號已經在返回地球的路上了。

隼鳥2號於2014年12月4日在日本發射,在經歷了4年之久的的持續飛行後才成功抵達遙遠的小行星,之後隼鳥2號進行了1年半的持續探測,先後兩次成功的採集到了小行星的樣本,科學家希望通過小行星內層和表層的樣本對比差異進一步解釋太陽系內行星誕生的秘密。

隼鳥2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先進的小行星探測器,此次探測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探測的小行星距離我們有3.4億km,遙遠的距離首先產生的困難就是信號延時,再加上小行星的自轉一般都是很快的,如何平穩地降落並執行採樣也是需要考慮的困難。再加上任務時間長達數年數年之久,如何持續穩定的供能也很重要。

從現階段隼鳥2號的任務執行情況來看,無疑是非常出色的,它的強大與可靠讓所有國家側目,而且本次隼鳥2號的返回採用的也是很特殊的方式,探測器竟會在地球上空直接投下裝有小行星樣本的密封艙,而自己並不直接著陸,而是進行新的征途。這顯示了日本航天在世界範圍內的領先性。

隼鳥2號是世界上首個採集到小行星深層樣本的探測器,目前它距離地球約為2.5億公里,預計將在2020年底能將樣本送回地球。隼鳥2號的成功顯示了日本在小行星探測領域是處於全球領先的,他是世界上第二個在小行星上取樣成功的人類探測器,第一個是它的哥哥隼鳥號,也是日本宇航局發射的。

隼鳥2號的成功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除了可以進一步解釋太陽系恆星的奧秘,它對太空採礦的發展無疑是具有指導作用的。隼鳥2號已經具有了航天採礦的一些特點,如果在將來能夠配合人造天梯,那麼未來太空採礦事業將會得到空前的發展,該技術能夠讓採集工具多次往返於採礦天體與太空。

除此以外,該技術同樣能夠運用到軍事領域,一個技術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太空採礦是商業的,但是隼鳥2號的小行星精準定位方式和著陸技術對於太空武器的研發是具有很大啟發的。此次隼鳥2號發射的金屬彈丸直接在「龍宮」的表面轟出了一個「人造隕石坑」,該技術發展到常規太空飛行器上後就可以對敵對衛星進行精確打擊,因為任何太空飛行器都抵擋不住這種武器的攻擊。

隼鳥2號為小行星探測和太空採礦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未來人類也許會在此方面投入巨大的精力,你對日本的隼鳥2號持怎樣的看法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科學新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