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知在線特約作者 蟲子
10月14日,韓國藝人崔雪莉在京畿道城南市的家裡被發現身亡,1994年出生的她今年只有25歲。
雖然她是韓國的姑娘,可是因為她曾經是f(x)組合的成員,許多中國人也熟悉她。聽到她離世的噩耗,真的是令人惋惜。
雪莉被曝抑鬱症
崔雪莉經紀人在向警方陳述時,傳達了雪莉患有嚴重抑鬱症的情況。
抑鬱症這三個字,太沉重,讓人不願提起。
其實,罹患抑鬱症的人,多數都在經歷著自己的生存困境,尤其是情感困境。
2005年,11歲的雪莉,在同齡人都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她就加入了韓國SM娛樂有限公司,成為旗下練習生,開始為期四年的練習生經歷。
2009年,15歲少女雪莉開始以演唱組合f(x)成員身份出道。
過早地走入燈紅酒綠的娛樂圈,福焉禍焉?
如果不是踏入娛樂圈,長相甜美的雪莉,可能就會像鄰家小妹一樣,找一份平凡的工作,三兩知己,一個愛人,庸碌地過完一生。
就不會發生社交平台上被罵「問題少女」的一幕。
她在社交平台上,放出自己的照片:吃奶油的照片,不雅姿勢的照片等等。
不了解她的人,可能會很心疼,這個曾經被稱為「水蜜桃」的妹子為什麼變成這樣了?
多重壓力
雪莉早期的時候,走的是青春少女的人設:可愛,甜美,善良,單純……
在韓國,藝人的形象管理被要求得很嚴格。人設、服裝、言行,甚至談戀愛都有嚴格規定——不符合粉絲審美的偶像伴侶,風險重重,萬一藝人會突然大量掉粉呢?
在這種情況下,雪莉遇見了她的第一任男朋友宰豪。宰豪1980年出生,比她大14歲。20歲的雪莉和34歲的宰豪相戀了。
公開戀愛後,雪莉一發不可收地放飛了自我:公布和男朋友的親密照,不穿內衣在野外飛奔,對著視頻剪頭髮。
如果你看過雪莉在《惡評之夜》的表現時,你可能就會稍稍明白她的壓力。
她朗讀了別人對自己的種種惡評:
演了無數作品,但唯一的代表作是Instagram。
有人說和雪莉的命運一樣,覺得很丟人。
喜歡刷存在感,博眼球……
對著鏡頭可憐兮兮地說:
「為什麼要因為我被罵呢?都是很善良的朋友。感覺很多人唯獨對我帶著有色眼鏡。」
最後,她苦笑著說:「觀眾朋友們,也請疼愛我一些吧。記者們,請疼愛我一些吧。」
最明顯的,就是她對自己的自我剖析:
「其實我的生活是深淵,在外面假裝開朗面對大家,自己在深深的黑暗中。特別有兩面性地生活。」
艱難的生存之路
誠然,出了名,當了名演員,享受著盛名之下帶來的收入,也會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成為談論的中心,成為各種評價的承受者。
只是,離開作品本身,對藝人上升到人身攻擊,就演化成了一種網絡暴力。這種網絡暴力會給藝人帶來很多精神上的壓力。
當然,雪莉的死因尚不明朗,我並非意指網絡暴力害死雪莉,只是說,在她抑鬱症的這樣一個情況下,壓力,肯定是將境況往負面引導的幫凶。
生活中,很多人也都遭遇著雪莉一樣的困境。
我一個朋友,今年28歲,從小內向的她,和爸爸媽媽感情不太好,因為上學問題和父母發生過爭執,早早地出來工作,工作中愛上了一個男孩子,沒談妥,鬱鬱寡歡。後來就要買安眠藥自殺,未遂,逐漸地,患了精神分裂症,直到今天仍然沒有痊癒。
這個朋友發病,其實並非全是偶然,爸爸的嚴厲斥責、一人在外地打拚的孤獨感等等,這些外界環境,都是滋生精神疾病的溫床。
我覺得雪莉可能也一樣。
她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是家中獨女,卻偏偏扛起了養家的重任;她在行業對談戀愛的高壓限制下,談起了叔侄戀。談戀愛兩年多分手,兩個月後愛上比大11歲的金民俊,交往兩個月後又分手。
雪莉外表看起來是個清新可愛的小仙女,但其實看到她的社會角色:
- 小小年紀就已經扛起經濟重擔;
- 成年後不久,經歷親密關係的破裂,她常常會說她感到孤獨;
- 同時忍受四面八方的網絡暴力。
這些事情,都會增加她對這個世界認知的不安全感,尤其兩次分手會讓人有一種對關係的喪失感,好像那一刻,對整個世界失控了。
看過雪莉的視頻和文字,就會有一種感覺,雪莉在和世界較勁:
她不願意接受外界的條條框框,她想實現她的穿衣自由、剪頭髮自由、性感自由等等。
她在鏡頭前讓人們多疼愛她一點的乞求,與其說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不合理期待」,不如說自己不願意接受現在的現實。
她還是在意這種世界對她的評價的。
如果她有一個堅定「自我意識」,有自信,不去理會這些負面評價,
如果她有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在孤獨的時候,失戀的時候,一直有人在支持她,陪伴她,
可能雪莉不會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高壓之下的女人們
一個叫「走飯」的女孩子在2012年因為抑鬱症自殺,微博留下一條遺言。現在,每天都有人把這條微博當做樹洞,訴說著自己的不開心。
這一代人的壓力仿佛越來越大了。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脫髮了。
第一批80後已經大肚腩很久了。
第一批70後已經走過了人生的半程。
沒結婚的年年長假相親害怕孤獨終老,結了婚的劈腿劈出個聯合國,滿世界滅第三者。
男人擔憂升職加薪創業,女人除了擔憂升值加薪創業,還比男人更多地在擔心生二胎、養娃。
夾在事業的天花板,和家庭的柴米油鹽里,女人的處境尤為艱難。
如何和自己的負面情緒相處?
我相信,一個人如果不是走到絕路了,精神極度崩潰,一定不會選擇放棄自己鮮活的生命,和精彩的世界告別。
面對生活的困難,如何應對負面情緒很重要。
首先,不妨發展自己的「小團體」——自己的閨蜜們、朋友們,千萬不能放棄。
很多女人一談了戀愛,或者結了婚,一年到頭都難和姐妹約上一面。這麼做,其實不利於完善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坦白講,有幾個好朋友,當自己和爸媽關係不好、和老公關係不好的時候,還不是得指望有幾個靠譜的朋友幫襯著自己嗎?哪天父母離世、夫妻情斷,自己也會有情感支持的寄託。
其次,帶著「正念」生活,用每一個小美好,來慢慢治癒黑暗瞬間。
悲傷逆流成河,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我們在平時,就要培養自己生出一雙發現美好的眼睛。人的記憶是有選擇的,如果自己經常把注意力放在負面的事情上,思維隨之容易形成習慣,自然而然地捕捉負面信息。
這個世界有陰影,也有陽光。只有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分給黑暗,才不會被深淵吞噬。
最後,艱難的時候,不要逼自己,處理好、擁抱自己的情緒才是第一位的。
這個時代,你可以理解為積極進取的時代,你也可以理解為浮躁激進的時代。不必被世俗的成功論裹挾,什麼好妻子、好女兒、好媽媽的人設,將外界貼在你身上的標籤和評價甩出去,照顧好了自己,體驗了這一趟只有單程票的生命旅程,才能有那些附加的標籤啊。
尤其重要的一點是,當抑鬱症來臨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抑鬱症不同於抑鬱情緒,抑鬱症已經屬於疾病,需要包括藥物在內的專業治療。
很抱歉,生而為人,生而為女,人間太多艱難。雪莉的悲劇,讓人痛心,更讓所有處於生存高壓下的女人驚心。可能,我們只有做點什麼,才能減少雪莉式的悲劇。
你相不相信,當我們開始面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開始用正念過好每一個生活,靜靜等待每一個事情的轉機,相互鼓勵,給自己勇氣。
正如魯迅當年所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可能那個時候,雪莉式的悲劇,才會更少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