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神秘的地方,名流人士聚集地,每棟洋房都有傳奇

2019-08-07     荷小衣的分享

上海的華山路很出名,早已被列入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很多朋友都不陌生,甚至流連忘返於這條馬路上的名人歷史建築中,說起華山路的 枕流公寓、丁香花園、蔡元培故居等,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你可能不一定知道華山路的1220弄,這個連百度地圖都搜不到的地方,藏著一組曾經非常有氣勢的花園洋房,老上海們稱為 「范園」。

這裡曾是上海最頂級的花園洋房區,是舊上海大銀行家、實業巨子的住宅區,裡面住的無一不是舊上海叱吒風雲的傳奇人物。他們的一個動作甚至會影響上海乃至全國的金融行業。

這些大銀行家聚在一起並非偶然,1916年的上海,銀行界聯合抵制袁世凱的金融政策「抗兌」鬥爭獲得勝利後的「紀念品」。在那次慶祝勝利的宴會上,銀行家們舉著酒杯商定了這件共建住宅的大事,隨後合夥買下了這塊地皮,共75畝,陸續造起了各自的小樓。 再後來,這裡發生了很多傳奇的故事。

中孚銀行創始人孫仲立舊居

走進華山路1220弄范園弄內,第一棟建築就是630號(今2號),中孚銀行創始人孫仲立、中孚銀行創始人孫仲立寓所。 49年後初, 范園今2號和今4號,曾作過上海電影廠的職工宿舍,住在范園的有著名演員高博,音樂家朱踐耳,指揮家曹鵬等。

中孚銀行成立於1916年,是 第一家開展國際匯兌的中國商業銀行。總行設在天津北馬路,是由孫多森(李瀚章的外孫)、孫多鈺(李瀚章的孫女婿)、孫景西(元方)等創辦的。中孚銀行股權幾乎全在孫氏家族手中,成了孫家的家族銀行。孫仲立是孫氏家族一員。

中孚銀行成立以後建立了現代的企業管理體制,即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開業不久就積累了大量的存款,取得了可觀的金融利潤。孫家在1897年來到蘇州河邊上,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機器麵粉廠—阜豐麵粉廠,後來又在外灘滇池路上,蓋起了中孚銀行大廈。孫仲立分別擔任過麵粉廠和銀行的總經理,可謂當時橫跨金融、實業兩界的重要人物。

上海青幫頭子張仁奎舊居

花園4號,上海青幫頭子張仁奎舊居。民國年間,上海灘各幫會一旦與軍人政客發生矛盾,幾乎總是要找「德高望重」的「張老太爺」(張仁奎)出面調解。

1929年上海發生了中國國貨銀行總經理朱成章遭綁票案,當時曾轟動上海。銀行界因為朱成章出事,人人自危,籌商應付的辦法。結果,由交通銀行錢新之請出了張仁奎,把張仁奎供養在海格路范園(今4號),以示鎮懾。不少軍政官員及商界人士得知張仁奎系青幫大字輩,也前來拜師,一時間范園門庭若市。

孫伯群故居

范園6號,阜豐麵粉廠總經理孫伯群舊居。 華山路1220弄范園內的632號(今6號)。現為紳公館酒店,1932年修建完工後,中國第一家私營麵粉廠的企業主孫伯群就一直住在這座四層洋房裡。

房子為英國殖民地外廊式建築,兼有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外立面紅白相間,圓筒瓦屋面,螺旋紋的窗間小柱,半圓拱門窗,四周有茂密的綠陰環繞。

浙江實業銀行董事長李銘(李馥蓀)舊居

原海格路634號(今范園8號),建築面積507平方米。是一幢獨立式花園住宅,該宅在上海市內西區花園住宅建築群體中,作為仿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代表作品,獨此一幢。

葉銘齋故居

范園10號,現在是解放軍八五醫院的一個部門,范園中的標誌性建築。該建築陡峭的坡頂是西班牙風格的,寬大的平台卻是英國風格的,欄杆的紋飾又是俄式的。融匯了當年建築設計的潮流。

​葉銘齋是蘇州金融買辦世家席氏家族(三代人繼任滙豐銀行買辦)中的席縉華的女婿,是過去日本正金銀行的第一任買辦,而其丈人席縉華則是英商有利銀行的買辦,家中富裕。

​浙江興業銀行創始人蔣抑卮的寓所

范園12號是浙江興業銀行創始人蔣抑卮的寓所,這是一棟看上去很平常的建築,沒有什麼西洋風格, 唯一體現其曾經是洋房的是其紅色的平緩的坡頂。外牆都是水泥黃色抹牆。特點就是窗戶多、門多。浙江興業銀行是中國最早的民營銀行之一,榮氏兄弟的麵粉廠、張謇、穆藕初的紗廠都曾受惠於它。在民國那個動盪的年代,它的信譽甚至比「國家」二字還要堅挺。蔣抑卮,是它的創始人和掌舵人。

就如同范園裡有些建築, 曾經有過名人居住,但現在已是一片破敗。想當年的風韻已蕩然無存,全然褪去了曾經的光環,早已變成擁擠的72戶人家的民宅。

在范園中,范園2號和6號是孫氏家族的。而范園12號和14號則是蔣氏家族的。范園17號,是蔣抑卮的女婿、上海票據交換所經理朱博泉之寓所。18號這幢建築原也是蔣抑卮所建, 後賣給他人。如此看來,蔣抑卮是范園中的大戶。

交通銀行董事長

原海格路 648號(今范園16號)交通銀行董事長錢新之故居。原籍浙江吳興,早年在育才學堂讀書,1902年入天津北洋大學學習財經學。1903年赴日本留學。1916年起出任交通銀行北京總行秘書,1917年任交通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 1919年任經理。1925年5月離職交通銀行,擔任鹽業、金城、中南、大陸四行儲蓄會副主任及四行聯合準備庫主任。1938年,被國民政府聘為參政員,接任交通銀行董事長兼總理職。1942年3月,與杜月笙在重慶設立中華實業信託公司,任常務董事。

現在范園的房子的年齡差不多有將近百年的歷史了,因為缺乏足夠的維護和保養,看起來有點老舊。現在早已「七十二家房客」。物是人非,但卻記錄著舊上海金融界的那些風起雲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VtIi2wBvvf6VcSZ2W9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