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真實身份:織席販履只是掩飾,實則涿郡當地的社會大哥

2019-06-18     說三國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

ID:shuosanguo

三國蜀漢之主劉備真的是一個織席販履之徒嗎?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與關張相遇成為了小說的開幕。一個手工藝小販,一個賣綠豆的逃犯再加一個賣豬肉的土豪,組成了三國史上最經典男子偶像團體組合——桃園三結義!故事好不好看,熱不熱血,牛不牛B?

好啦,今天小編旨在給大家降降溫,我們先來挖一挖劉備這個人的出身及入仕前的真實職業。

先來看劉備,劉備和他的母親是做草鞋蓆子為生,這一點在史書上確認。但是在史書上還記下了一筆,讓我們對劉備實際從事的職業有了想像空間。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
——《三國志 先主傳》

首先,從劉備的家世來看,有點窮,還要靠叔父元起資助,才能夠與公孫瓚等人一同在盧植門下上課。而從叔母的怨言來看,這位元起叔父還是經常贊助他的。所以,劉備才有資本「喜狗馬、音樂、美衣服」。他把錢都花在了玩上。同時,還「好交結豪俠」,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有著不少的社會朋友。

其次,有一個詞「年少爭附之」,也就是說有很多年輕人很樂意跟隨他。這不是孩子王,換到當今社會,一群人願意跟著一個老大討生活。那麼劉備必須要能夠帶著大夥發財。

那劉備能夠帶領大夥發財嗎?張世平,蘇雙出場了!他們倆是販馬的商人,因為覺得劉備牛B就願意給他錢花?我想不是,他們應該是看中劉備在當地年輕人中的影響力;再或者是他們害怕劉備在當地年輕人中的影響力。怕什麼?怕被劫!

按史書所記,劉備妥妥的是涿郡當地的一霸。而劉備的本職工作,可能就是「確保」像張世平,蘇雙這樣商人在涿郡地區能夠好好地做生意,至於確保的方式嘛,保護費呀。而收來的錢劉備也花在了兄弟們身上「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可見劉備是一個好老大。

有人會說,劉備難道不是因為討黃巾才募集兵勇的嗎?答案當然是錯的。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史書的細節中看出:

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
——《三國志 先主傳》

這裡可以從一句「先主率其屬」確認,劉備的這支部隊並非臨時湊齊上戰場的,而是在得到討黃巾募兵令之後,劉備就直接帶著之前收保護費的兄弟們上戰場了。而且,劉備立功後當了安喜縣尉,類似一個警察局長的位置。而與他一同的關,張二人只是劉備的帳下司馬。也就是說,劉備是老大,他當官了,兄弟們也相應得了賞,依然在劉備帳下做兵。

再到鞭督由之事,劉備的社會人形象愈加完善。

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三國志 先主傳》

上級派監察人員下地方,其用意很簡單。就如同今天紀委下地方一樣,查貪污,查瀆職。我們的劉備想到的是「求謁」,這說明什麼?劉備在安喜縣尉的位置上未必乾淨,想和紀委人員見個面,送個禮,請其高抬貴手。可他偏偏遇到一個榆木腦袋,水米不進!眼看自己事跡即將敗露,一氣之下將紀委人員綁住一頓爆打,然後逃亡了。這橋段,是不是和現在那些外逃貪官們的表現差不多?迷之相似啊!

看到這裡,劉備在早期的形象是不是有了一個大概?他在涿郡部分年輕人中有著很高的聲望;他靠著「保護」商家們做生意獲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在當官後被紀委監察,企圖走後門失敗,便將紀委人員暴打後逃亡……之後的就劉備,就開始了他的梟雄之路。

劉備的發家就是一個從黑社會大哥洗白變成違紀官員再到封疆大吏的精彩故事!這樣的故事不單現在有,早在幾千年前的漢末,其實早已有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LS4uWwBJleJMoPMba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