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到現在,
從沒想過會帶著 水來到潘塔納爾濕地。」
這句話出自Carla Sássi——巴西當地一家非營利動物災難救援組織的協調員。這句話未免過於誇張,但也側面反映綿延的大火對 地球上面積最大、最不該缺水的濕地已造成深重打擊。
1-8月,大火席捲 潘塔納爾濕地面積超過2萬平方公里。
攝影:Maria Magdalena Arrellaga,The New York Times
在過去1年多時間裡,
亞馬孫大火曾讓巴西首都天空變黑;
澳洲大火曾帶走數十億隻小動物;
加州大火創紀錄地燒毀1萬平方公里土地,
這些出了名的「年度大火」
一次次占據了新聞頭條位置——
然而許多人卻忽略了近期發生的 潘塔納爾大火。雖然潘塔納爾濕地面積僅為亞馬孫雨林1/30左右,但它卻是不折不扣 全世界最大的濕地。
濕地作為地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為地球多達40%的生物物種提供生存環境。據NASA的衛星顯示, 今年潘塔納爾濕地最大的火災,比亞馬孫雨林最大的火災大4倍。
8月,大火肆虐濕地北部的馬托格羅索(Mato Grosso)
攝影:Maria Magdalena Arrellaga,The New York Times
潘塔納爾濕地面積達 24.2萬平方公里,橫跨巴西、玻利維亞、巴拉圭,是地球上哺乳動物種類最豐富的地方。其中,這裡正是保護美洲豹的關鍵地區之一。
8月下旬,濕地的高速公路旁,一名農民正在試圖滅火。
攝影:Maria Magdalena Arrellaga,The New York Times
然而大火悄然而至,起因有可能是當地農民為了清理土地而點燃野火:自1月以來, 巴西潘塔納爾濕地20%的美洲豹棲息地已被燒毀。
燒焦的植物下,志願者發現了這對美洲豹母子,它們的爪子已磨破,呈現出粉紅色,它們在絕望之中尋找水源。據《紐約時報》提供數據, 該美洲豹所在的水遇州立公園(Encontro das Águas State Park)過火比例為85%。
攝影:EDSON VANDEIRA
「美洲豹位於這裡食物鏈的頂端,
它們體格龐大健壯,
會游泳,會爬樹,跑得還快;
如果連它們都難以捱過持續肆虐的野火,
那麼其他動物的命運可想而知。」
Carla Sássi如是說。
獸醫志願者在巴西約夫雷港附近,拯救一隻在野火中受傷的美洲豹。
攝影:EDSON VANDEIRA
特蘭潘塔內拉高速公路,
是穿過潘塔納爾濕地的主路,
你一定想像不到當濕地過火後,
道路兩邊是什麼情況。
大火沿著貫穿潘塔納爾濕地的特蘭潘塔內拉高速公路燃燒。
攝影:EDSON VANDEIRA
攝影:Maria Magdalena Arrellaga,The New York Times
潘塔納爾濕地北部,一條蛇被大火燒死在路邊。
攝影:EDSON VANDEIRA
在巴西潘塔納爾濕地,一群紫藍金剛鸚鵡棲息在已被大火燒過的禿樹上。
攝影:EDSON VANDEIRA
志願者隊伍看到長鼻浣熊沿著路邊徘徊,它們脫水且筋疲力盡;而對那些非常依賴水源的動物,連續不斷的大火無疑是浩劫, 很多凱門鱷像乾枯的木頭一樣死在了路邊。
在失去水源的情況下,凱門鱷尤為脆弱。
攝影:EDSON VANDEIRA
攝影:Maria Magdalena Arrellaga,The New York Times
志願者隊伍已經在當地四處搜尋,救出了幾百隻動物,並給其他動物留下食物和水。Sássi和同事沿著145公里的公路,設立了72個食物與水源投放點。
救援組織協調員Carla Sássi在照顧一隻爪子被嚴重燒傷的長鼻浣熊,但它後來去世了。
攝影:EDSON VANDEIRA
獸醫志願者正在挽救一隻被燒傷的低地貘。
攝影:EDSON VANDEIRA
前有乾旱,後有野火
潘塔納爾濕地被1200條河流與小溪遍布,這些 水源則發源於東南方向——廣袤的 塞拉多稀樹大草原(Cerrado),稀樹草原是巴西除亞馬孫雨林之外第二大生態區,面積占巴西陸地面積的21%,令人難過的是,塞拉多草原也遭遇了火災, 在水源供給上無法接濟潘塔納爾;
大火前的潘塔納爾濕地,野生動物的天堂,美洲豹、金剛鸚鵡的故鄉。
攝影:MARKUS MAUTHE,LAIF / REDUX
8月,大火燒過潘塔納爾濕地馬托格羅索
攝影:Maria Magdalena Arrellaga,The New York Times
潘塔納爾的北方,正是舉世聞名的亞馬孫。而這裡卻因森林砍伐,使得雨林面積持續縮小。在往常,雨林中的繁茂植物會將水分蒸發到空氣中,從而給潘塔納爾濕地也帶來部分降雨。但當樹木消失,降雨驟減, 第二條水源補給線也斷裂了。
8月下旬,一名志願消防員在潘塔納爾濕地滅火
攝影:Maria Magdalena Arrellaga,The New York Times
潘塔納爾濕地生物群落
遭遇了近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
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間,
降雨量比平均值驟降40%。
曾經的潘塔納爾濕地
攝影:JOEL SARTORE
往日的潘塔納爾,雖然水草豐茂,但基本是靠外部補給水源。如果補給線斷裂,整個濕地的景觀可能會發生重大改變。如果幹旱和野火愈發頻繁,那麼隨著時間推移,生機勃勃的潘塔納爾濕地或將成為另一個卡廷加群落(Caatinga)——這個群落位於巴西東北部,乾燥、缺水,其中的物種已經「強行」適應了貧瘠的環境。
巴西東北部,乾燥的卡廷加
(圖源:Wikipedia)
購買2021國家地理中文日曆
「雙十一限量」套餐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Fl-pHUBdHeNs4oxLC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