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葛劍雄分享生活雅趣,《中國地名大會》85歲「學霸爺爺」靠「三指禪」贏過魯健

2019-12-30   央視網

從詩詞歌賦的文學之美,到筆硯紙墨的文房之美,再到節慶民俗的傳統藝術之美……自古至今,中國人皆善於從生活的各個層面去發現和享受「生活之美」,甚至諸多地名也都來源於這種「原生態」的生活美學。12月28日周六19:00檔,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第七期節目,便沿著地名的坐標,帶領觀眾深度感受中國人對生活之美的追求。


「吃喝玩樂」出地名

康震、葛劍雄分享中國人的生活雅趣

古人的生活是怎樣的?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際網路的年代,他們生活得比大多數現代人都要雅致、精巧。而且他們還在「吃喝玩樂」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詩意和地名。眾所周知,蘇軾是中國古代的大文豪,同時他也是詩人中的「超級吃貨」。據康震介紹,蘇軾晚年時寫過的一句詩,「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說的就是他被貶謫到黃州、惠州、儋州的事跡。雖一路被貶流放,但蘇軾的人生觀非常豁達,他能通過一些生活方面的調整讓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其中,「吃」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他不僅在黃州(今湖北黃岡)做了著名的東坡肉、東坡羹、東坡魚,到了儋州(今海南儋州)還以炭燒、紅燒、酒燉、清蒸等方式來料理生蚝。更以自身的影響力留下了湖北黃岡的東坡路、杭州的蘇堤等地名。

作為一個美食大國,在中國,提到一個城市,大家率先想到的會是那裡的代表性美食。節目中,康震和葛劍雄也盤點了一些可以靠美食記住的地名:盛產金華火腿的浙江;擁有佛跳牆的福建;手錘牛肉丸遠近聞名的廣東;製作臭鱖魚的安徽;能吃到仙人掌果的台灣澎湖縣;拿醋當飲料喝的山西等等。當然,除了「吃」,中國古人也很會「玩」。浙江紹興的古名「會稽」,便記錄了王羲之等文人雅士的一次「曲水流觴」;吉林的查干湖,延續了千年的冬捕,保留了「冰湖騰魚」的壯觀景象;陝西延安安塞區,則歷經千年依舊迴響著安塞腰鼓的鼓聲。古人融入生活各處的閒情雅趣,通過康震和葛劍雄的講述傳遞給了觀眾,讓大家不禁感慨:「原來古人比我們會吃、會玩多了!」


舞獅藝術巧結跨國良緣

聞喜花饃象徵美好寓意

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古人能將日子過成詩,如今的我們也能學習他們的生活態度,並將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相結合,從中尋找生活的樂趣。被稱為「學霸爺爺」的王大康,便是嚮往詩和遠方的代表。他不僅在40歲成為中國單車環遊第一人,還在61歲成為最高齡本科生。如今85歲的王爺爺學英語,學經典古文,練毛筆字,練鋼琴,拉手風琴,還管理三百多盆花草。他用自己的人生為我們詮釋了,人生的體積如何能夠更豐富,生活的質量如何能夠更精彩。節目中,王爺爺主動提出與主持人魯健比拼伏地挺身。他常年鍛鍊保持的強健體魄和「三指禪」技能,不僅讓魯健主動認輸,還令選手們佩服不已,紛紛感嘆「非常震驚」、「老爺子真是太棒了」。


「高手不論年齡」,來自佛山的兩位小朋友何宇聰和歐妮娜繼承了舞獅這項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他們以一身「萌獅」形象逗趣鬧場。據何宇聰透露,他的父親是黃飛鴻的第六代傳人,因為受到父親和爺爺的影響,他從五歲開始學舞獅,已經練了六年「童子功」。而中德混血萌娃歐妮娜則表示,自己父母的姻緣就與舞獅有關。現場,葛劍雄老師向歐妮娜建議道:「好好把德國話中的舞獅學會,以後可以把舞獅介紹給德國朋友。」而康震老師則稱他們為「最萌舞獅」。

另一組特別出題人,來自山西的董巧蘭和朱雪冰,則繼承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聞喜花饃。據董巧蘭介紹,聞喜花饃有著許多美好寓意,「有花饃就有事,有事就有花饃饃,逢年過節都離不開它。」節目中,兩位聞喜花饃手藝人也帶來了製作精美的花饃。另外,朱雪冰還萬分激動地現場爆出康震、葛劍雄和魯健的生肖,並將對應的花饃送給了兩位老師和主持人。康震也分享了自己姨媽做花饃的故事:「實際上就是生活水平好了,人們就變著法讓自己的食物,特別是麵食,要變得更好。」

兩位單場冠軍同台競技精彩比拼

勵志選手直面挑戰傳遞生活美好

《中國地名大會》開播至今,從未有選手能夠獲得兩場冠軍,以至於網友稱節目有「冠軍魔咒」。然而,隨著第三期的單場冠軍成都王悅笛和第六期的單場冠軍固鎮齊創業雙雙晉級到本期的最後環節,就代表著必然有一位冠軍會直通總決賽第二環節。兩強相遇智者勝,在兩位單場冠軍的同台競技中,狀態、手速雙雙在線的王悅笛最終以15比7的較大優勢,率先集齊兩場冠軍。不過,這也無法改變王悅笛「最低天梯紀錄保持者」的身份。正如王悅笛所說的「莫管它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在本期的天梯挑戰環節,他成功打破了自己的三級紀錄,完成了四級天梯的挑戰,實力演繹了什麼叫「更上一層樓」。


此外,因照顧母親而即將離開節目的勵志選手邱義松,也以十級的成績向觀眾呈現了一場特別的天梯挑戰。據邱義松透露,此次參賽是母親鼓勵他來的。在2010年初,由於父親的病逝和自己遭遇交通意外而不幸被截肢,讓母親一夜之間白了頭。為了重新擁抱生活,邱義松在2014年開車帶著母親,用了400多天的時間,去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節目中,邱義松還帶來了寫滿旅行回憶的留言本,向觀眾傳遞了美好的生活信念。而為了紀念邱義松在《中國地名大會》的這段旅程,康震、葛劍雄和魯健也分別以寄語、貼紙的方式,在留言本上留下了特殊的印記。

跨越大江南北,走遍四海邊陲,我們領略著中國的各種美,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了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下期,會有哪些有趣的地名故事將被提及?又會有哪些選手將突出重圍?敬請期待2020年1月4日19:00,鎖定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中國地名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