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對抗賽金鏡頭金獎:紅頭穗鶥。草木穀子 攝
春暖花開,鳥兒歡唱。
鳥類是人類最親密的野生動物,有人愛它們婉轉的啼鳴,有人們愛它們美麗的羽毛,有人把它們當做最親密的朋友……
首屆「高黎貢山杯」國際觀鳥對抗賽金鏡頭銀獎:藍翅希鶥。楊吉 攝
你知道嗎?
為了普及愛鳥知識,提高人們保護鳥的意識,《世界保護益鳥公約》規定,每年的4月1日為「國際愛鳥日」。
在這個有關「愛鳥」的紀念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群可愛的空中「精靈」,聽聽它們的故事……
聽,古詩詞里的鳥聲啼
在中國,很多鳥都有象徵意義:
鶴代表延年益壽,燕子是春天、愛情的象徵,喜鵲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徵……
從古至今,也流傳下很多關於鳥的詩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唐·杜甫《絕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唐·劉禹錫《秋詞》
看,雲南人與鳥兒的和諧共存
雲南是世界重要的鳥類遷徙通道和越冬地。
雲南境內高黎貢山百花嶺地區、德宏盈江縣、大理劍川劍湖、鶴慶草海濕地、會澤念湖、昭通大山包等多地都是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觀鳥勝地。
冬迎、春送。
候鳥的遷徙吸引著不少科研人員、媒體、攝影愛好者的目光,留下它們離別前的「雲南記憶」。
盈江縣香額湖景區拍攝到的犀鳥。
鶴慶草海濕地的水鳥。
會澤念湖的黑頸鶴。
黑頸鶴在大山包大海子濕地嬉戲、覓食。
雲南人的老朋友——紅嘴鷗。記者 周燦 攝
說起鳥類,雲南人最為熟悉的莫過於紅嘴鷗。
1985年11月12日,第一批紅嘴鷗來到昆明過冬,至今已經是35個年頭。
這些年裡,它們每年10月下旬就會陸續飛到雲南過冬,又會在第二年春暖花開之際啟程回到寒冷的西伯利亞。
雲南人也都習慣,在每年冬天不約而同地去到滇池邊,與老朋友們「親密接觸」。
在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喂鷗點關閉的情況下,許多市民最關心的依然是這群遠道而來的朋友,有沒有吃的,能不能吃飽……
人鷗同樂。記者 周燦 攝
疫情期間,紅嘴鷗義務監督員投喂鷗糧。賀凱 攝
觸,雲南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堅決態度
據統計,雲南的1116個種和亞種鳥類中,有295個種和亞種在雲南全省或不同地區為冬候鳥和旅鳥,如在雲南記錄的32種雁形目鳥類中,就有29種為來此地越冬的冬候鳥,使雲南成為鳥類的重要越冬地。
為了保護這些鳥兒獲得一片生存「凈土」,守護生物多樣性,雲南做出了許多努力。
世界瀕危鳥類鉗嘴鸛現身滇池濕地。
大規模解救放生野生保護鳥類:2019年7月7日,雲南省普洱市森林公安局將近期查獲的約300隻畫眉鳥、白鷳、會椋鳥、八哥、頭奇鶥等保護鳥類放歸自然。據了解,此次放歸大自然的鳥類是前不久勐海縣森林公安局在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從違法人員手中解救的。
嚴厲打擊破壞鳥類資源違法犯罪活動:2020年3月4日,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全面加強鳥類保護的通知,要求雲南各地劃定候鳥遷徙通道、開展巡護值守等,嚴厲打擊破壞鳥類資源違法犯罪活動,並明確禁止擅入自然保護區觀鳥和拍鳥,在候鳥遷徒停歇地、越冬地隨意進行投食等行為。
雲南綠孔雀公益訴訟案一審宣判:2020年3月20日,雲南昆明市中院對「雲南綠孔雀」公益訴訟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新平開發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基於現有環境影響評價下的戛灑江一級水電站建設項目。據悉,自然之友訴稱:由新平公司建設、昆明設計院總承包的雲南省紅河(元江)幹流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淹沒區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危物種綠孔雀的棲息地。該水電站一旦蓄水,將導致綠孔雀棲息地被盡數淹沒,從而導致該區域綠孔雀滅絕的可能。
懂得與鳥類相處的正確方式,讓愛鳥護鳥成為一種習慣,是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過程。希望,愛鳥不只是一句話,也不只是4月1日一天而已。
來源:雲南網
編審:李顯耀
責任編輯:楊冬燕 冉懦琿 唐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