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如果說有一座城市和樹完美融合,那這座城市便是榕城——福州。在這裡,具有象徵意義的古榕不勝枚舉。《聽福州》近期推出系列節目《榕樹的故事》,每周二晚,敬請期待。
建議佩戴耳機,獲得更佳收聽體驗
在福州的西河公園,有一座雕塑靜靜地矗立在一片綠樹環抱之中,注視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
這座雕塑的主人公是北宋時期的一位福州知府—— 張伯玉。 為什麼會豎起一座近千年前的知府的雕塑呢?他和榕樹又有什麼樣的淵源呢?
張伯玉,宋咸平六年(1003年)生,福建建安(今建甌)人。天聖二年(1024年)中進士。後又登書判拔萃科(為初出官的人儘快獲得更高官職而設的制舉科目)。
此後,他歷任多地,執政時勤政愛民,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
治平二年(1065年),張伯玉調任福州知府。福州入夏酷熱,中暑生病的人很多。他到任後,經過調查,選擇榕樹作為福州城的行道樹、護堤樹、官廨庭院綠化樹,發動群眾按戶種植榕樹。
據南宋梁克家所撰《三山志》地理類四中記載:「 治平四年,張郎中伯玉令通衢編戶浚溝六尺,外植榕為樾,歲莫不凋。 」及至熙寧年間以後,福州「 綠蔭滿城,行者自不張蓋。 」
這便是張伯玉和榕樹的一段淵源。現如今,望著滿城翠綠,我們是否對千年前的這位「福州市長」心生一份敬仰,一份感恩呢?
在張伯玉離任後,程師孟接任,又栽新榕萬餘株。
據《福建省歷史圖冊》中,「人口民族圖組」記載,北宋時福州人口(戶)為94470。由此可以推算,如果當時每戶種植一棵榕樹,那麼當時福州的榕樹數量會達到9萬多棵。
程師孟在離任時飽含深情地寫下了一篇《吟榕樹》:「三樓相望枕城隅,臨去猶栽萬木株。試問郡人來往處,不知曾記使君否?」
枝繁葉茂的榕樹,為人們遮風擋雨;在炎炎夏日,又為人們送去絲絲涼意。在這座城市裡,遍地的榕樹以四季常青的姿態,為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它用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人們凝聚在膝下的古老石凳上,享受著輕鬆和愜意。
榕樹,以身蔭澤後人,用心福佑百姓,為了人們更美好的生活,無私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榕樹深深眷念著美麗的榕城,也深受榕城人民的敬仰愛戴。
但你知道嗎,福州人因為對榕樹有特殊的感情,還創造了許多與榕樹有關的民俗文化呢。下周二晚,《聽福州》和你繼續講述福州的榕樹故事,我們不見不散。
本期主播寰宇
痴迷於聲音的魅力
也沉醉於城市的煙火氣息
我想和大家分享
這份美好、幸福
hi~
這裡有一則重要通知~
聽福州「尋找計劃」
已經啟動啦!
尋找故事、尋找聲音、尋找美圖
戳下圖立即參與
我們一起
讓所有人聽見 不一樣的福州
尋找計劃
另外,除了微信
大家現在可以在喜馬拉雅
收聽我們的節目啦啦啦啦
喜馬拉雅
加入【聽福州聽友群】
一起聊聊福州的城市記憶
群內還將不定期發放福利
期待你的加入
文字:寰宇
攝影:林鴻傑
後期:林羽晗
設計:馬沄欽
編輯:王婧
監製:劉夢霆 申哲
製片人:劉必泳
總策劃:林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8qTZ3cBDlXMa8eqaV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