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 | 無線網卡怎麼選?

2019-11-14     極客灣

電話線到光纖入戶,有線網絡的體驗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我們的行動空間也往往被這麼一根線牽制,無線便給了我們更多自由。那麼無線網卡,有什麼講究呢?

▌類型

從類型上來看,無線網卡大致可以分為三種:USB網卡、PCIe網卡、M.2網卡。

USB網卡算是適用範圍最廣的,台式機、筆記本都能用,還是免驅動即插即用。體積很小,可以看作是一個U盤+網線的組合,出門揣兜里都行,(比如家裡有wifi但是爸媽把網線藏起來了,就到它出場的時候了)

USB2.0網卡的帶寬基本可以支持20、40mb/s的速度,USB3.1的甚至能達到500、1000mb/s的速度,速度上限不是問題。但是,這裡又要說但是了,普通電腦的USB口數量有限,特別是筆記本電腦,不一定夠插;另一方面,USB網卡的穩定性和延遲表現欠佳,所以它屬於無線網卡的下下策。(USB網卡<PCIe網卡≤網線接路由器中繼)

雖然現在一些高端主板已經帶無線網卡和拓展天線了,且不說能不能用上吧,至少普通的台式機並沒有這個福利,想要拓展個無線功能就需要一些動手能力了,你得打開機箱,插上一張PCIe網卡,擰上螺絲插上線,恭喜你得到了一台能無線的台式機,

這種網卡性能好、延遲低、還穩定。但問題又來了,筆記本電腦沒有設計台式主板上的PCIe口,他們是用什麼網卡的呢?答案是M.2接口(NGFF),

本質上是一種東西,但接口和普通的M.2不太一樣,一般SSD用的為Key B/M/B+M這些,網卡一般為Key A/E/A+E,並不能通用。

▌標準與協議

現在的網卡,基本都支持2.4G和5G雙頻了。2.4G的覆蓋範圍廣,穿牆效果略好,但延遲大、也容易被信號干擾,所以為了速度和體驗,能5G就5G。

這裡又牽扯到了「802.11」這個東西,它是IEEE所制定的目前無線區域網的通信標準,一般有幾個字母后綴:

什麼b、a、g、e、f、h、i、j、k、n這些都是比較老的了,其中n是在g和a之上發展出來的,速度能達到600Mbps。如果你的網絡體驗不到位,可能多半是網卡或者路由器的協議支持問題;

相對比較普遍的5G高速標準就是802.11ac,工作頻段為50GHz,從n上改進而來,帶寬大了很多,並採用了MU-MIMO增強多設備使用體驗;而802.11ad則有所不同,使用60GHz頻段,帶寬達到6Gb/s,通過反彈傳播繞過信號障礙。最新的802.11ax也就是所謂的wifi6,是前兩年撥通提出的新標準,最高速率11 Gb/s。

主流網卡有博通、高通、Intel、MTK(聯發科)、瑞昱(小螃蟹),前三個屬於淘寶比較火類型,特別便宜又能用的有Intel 3165AC,三十多塊錢就能買到,但速率只有433mbps,且只支持到藍牙4.0,建議加十幾塊錢買個8265ac。

百元價位比較推薦9260ac,速率達到了2030mbps,還支持藍牙5.0,但便宜的里最好的選擇還是AX200AC,支持802.11ax,速率2974mbps,價格沒貴多少。至於黑蘋果嘛,一般都推薦博通的BCM94352、BCM94360這些,支持免驅使用。

總而言之,無線網卡這個東西,能上好的就上好的,本身也就一百多塊錢的東西,差不了多少錢,pcie、m2的體驗總是要比什麼USB網卡好很多的,雖然很多新特性暫時我們可能用不到,但總有一天萬一要用到了,至少還省了個換網卡的功夫。

我們下期再見啦!

參考&引用:

https://www.zhihu.com/search?type=content&q=無線網卡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1905935305416606&wfr=spider&for=pc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7IQcm4BMH2_cNUgNV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