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杆迎來千億市場,深圳產業鏈發力領跑

2020-02-11     國際電子商情

整體來看,國內智慧杆產業發展呈加速態勢,預計未來兩三年間將會實現突破式增長。一項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智慧杆產業規模約達500億元人民幣,2020年將迎來建設高峰,預計規模暴增至近1200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同比增長140%。

在近期的電子產業展會上,將5G基站、視頻監控、環境監測、電動車充電樁等功能集成一體的智慧杆成為業界的「新寵兒」。因為在城市發展的探索中,具備「綜合、共享、智慧、和諧」四大特點的智慧杆,可以將信息技術與傳統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有機融合,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新型公共基礎設施,在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中都被加速建設,有望帶來一波大的市場爆發。

中國深圳,作為中國電子科技發展的前沿陣地,同時也是全國啟動5G商用的首批城市,5G+智慧杆的發展已走在國內前列。

  • 從數據上看,2019年廣東全省建成智慧杆有4247根,其中深圳2289根,占全省54%左右,位列全省第一。
  • 從落地項目來看,深圳市內就有僑香路、光明馬拉松賽道、華強北部分商圈已經完成全路段的智慧杆搭建,而且全部投入日常使用。
  • 從產業鏈來看,深圳多功能智能杆產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智慧杆方案集成商、功能產品製造商、軟體平台運維商、硬體搭建商在內的5G智慧杆產業鏈,其中以特區建發、深圳鐵塔、三大運營商、華為等企業為行業的龍頭。

因此,深圳在於5G智慧杆的創新之舉備受矚目,甚至成為示範樣本。

5G風口帶旺智慧杆市場

智慧杆是綜合承載多種設備和傳感器並具備智慧能力的杆、塔等設施的總稱,包括但不限於通信杆、路燈杆和監控杆。智慧杆具備的功能由其掛載的設備和傳感器決定,如傳統的無線通信、信息交互、智慧照明、視頻監控、交通管理、環境監測、應急求助等公共基礎設施,到未來還可以源源不斷增添上諸如:汽車充電、停車管理、無感支付、氣象環保、路面井蓋、消防栓、無人機充電等智型慧應用……不可置否,智慧杆將會是智慧城市的主入口之一——這正是業界普遍看好智慧杆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智慧杆市場的快速爆發,是多重因素共同驅動的成果。有電子技術不斷進步,智慧城市的需求上升;有5G商用加速,政府層面的利好政策支持;更得益於多方跨界融合, 以實現技術、產品、項目的快速對接和落地。產業表面來看,智慧杆產業圈裡的玩家有很多,既有來自市政燈杆、通信類、LED照明燈提供硬體設備的傳統產業,也有在軟體系統、大數據管理上擁有「軟實力」的AI、IoT、智慧城市等新興產業。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看似各自為政、魚龍混雜。事實上,只要深入到產業中去,不難發現,智慧杆已經趕上5G風口,大大小小玩家都在想方設法地加速成長,並在各地建立起各種各樣的智慧杆聯盟,抱團合作的共識形成。

《國際電子商情》近期採訪到的深圳市智慧杆產業促進會(以下簡稱「智促會」),就是深圳地區的智慧杆產業合作平台,致力於成為促進政府與企業溝通的橋樑、推動政策與法規落地的幫手、催化智慧杆產業的發展推手。

智促會會長王海龍告訴記者:「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大包大攬、獨立完成所有的智慧杆建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整體的產業生態當中來。如今,智能杆有5G小基站帶來的市場需求,產業生態圈已初具規模。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在看似平靜的表象下,智慧杆企業們正拼了命地發展,鞏固自己的產業地位!」

在眾多玩家中,誰會成為智慧杆產業的領頭羊? 王海龍認為, 技術含量高、與客戶端關係密切的大型企業更容易成為產業的主導者。原因一,5G通信是國家戰略層面支撐的基礎產業,相對來說,5G相關企業、通訊類企業會更了解政府採購層面的需求,且更有餘力地凝聚上下遊資源,承擔起領袖的角色。原因二,智慧杆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控制照明驅動階段、物聯傳感驅動階段、信息通信融合驅動階段。目前總體處於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度的時期,通信企業的話語權會越來越重要。

「無論最終誰成為領頭羊,由於智慧杆涉及的技術和功能太寬泛,始終需要大跨界、大融合。所以智促會呼籲更多有跨界經驗的廠家匯聚合作,摸索出更多包涵硬軟體在內的一整套智慧杆方案。」王海龍如是說。

5G智慧杆的未來,就看深圳!

如果說中國智慧杆產業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那麼深圳地區的智慧杆產業就是「立上頭」的「蜻蜓」。如文章開頭所述,2019年深圳已建成的智慧杆數量位於全省第一,多個試點項目已經投入日常運營,加上政府要求2020年8月底前要建成4.5萬個基站,深圳智慧杆的爆發已箭在弦上。

王海龍總結了深圳智慧杆產業有五個「全國第一」。

  • 2018年6月深圳市政府率先發文,公開表態將加快推動智慧杆(多功能智能杆)的發展,這是國內第一個由政府發布的專項頂層設計文件。
  • 同年10月,深圳市政府發起了在全國範圍內對智慧杆外觀設計的有獎徵集,這是國內第一個由政府發起的智慧杆活動,提升了公眾對智慧杆的認知。
  • 2019年5月,深圳率先發布了全國第一個智慧杆團體標準——《智慧杆系統建設與運維技術規範》。
  • 同年9月深圳發布了《多功能智能杆系統設計與工程建設規範》,這是全國首個多功能智能杆地方標準。
  • 12月底,深圳正在籌備成立「深圳市多功能智能杆專家委員會」,也是深圳首創、全國第一。

「深圳是智慧杆的發源地和創新地,成長曆程也稱得上是『深圳速度』!」王海龍自豪地說道。

智慧杆是新型公關基礎設施,涉及到城市規劃、公共安全、交通、通信、市政市容、環保等多個領域的政府部門職能和監管職責。智慧杆企業該如何去對接不同的政府部門、理順眾多部門的不同需求呢?

王海龍建議道:「智慧杆企業需要配備兩個很關鍵的能力:一個是聆聽,一個是引導。首先,智慧杆的價值是『 一桿多用』 , 但並非是每一根的智慧杆都要安裝全部功能。在不同的實際場景里,許多功能是不必要的,例如高速公路上的LED廣告屏、步行街上的車速監測器等等。如果搭建了這些根本無用的功能,反而成為一種資源浪費。因此,智慧杆企業必須傾聽需求方的訴求,了解他們的痛點,做到有的放矢,提供定製化的智慧杆方案。其次,由於建設需求具有指向性,對於一些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新功能和新應用,智慧杆企業可以適當針對性地做一些策劃、設計和引導,提前從源頭做好規劃設計,促成大而全的項目落地。」

當前, 智慧杆的建設主要面向To B市場,如政府項目的交通警示燈、充電樁等。儘管需求量很大,但終究有建設完工的一天。例如,深圳政府規劃2020年全市大部分主幹道上基本實現智慧杆覆蓋,這一建成速度是飛快的。對此,智慧杆企業下一步該如何發展?王海龍也給出了兩點可行建議。

一方面,可以把深圳智慧杆的成熟解決方案帶出去。在智慧杆的推行發展上,深圳是率先的,一些寶貴的經驗值得全國各地借鑑學習,智慧杆企業可以適當開拓各地區的下沉市場。同時,在近期的電子展上,許多外國友人對深圳的5 G+智慧杆方案讚不絕口,相信海外市場也是深圳智慧杆企業可以嘗試拓展的方向之一。

另一方面,智慧杆可以關注商業區、住宅區等細分場景,走入尋常百姓家。比如老年人走失問題,可以通過老人手上的腕錶,利用智慧杆上搭載的接收器,全方位地實時跟蹤所在位置,並派遣附近的工作人員馬上找回;又比如智能家居安防,監控不再局限於屋內,屋外的情況也可以接入小區外的智慧杆監控數據,達到實時監控、緊急呼救等功能。在To C場景方面的應用,智慧杆不再是一根冷冰冰的杆,可以增添許多有溫度、有魅力的功能。

王海龍最後總結道:「正如智促會的標語——給我一根智慧杆,連接現在和未來。智慧杆下一步的延伸,無論是細分到不同的國家地區,還是不同的應用場景,都是一個利國利民的項目,需要企業去聆聽用戶的訴求,給出一個面面俱到的整體解決方案,這才能體現智慧杆一桿多用、多方共享的價值。」

本文為《國際電子商情》2020年2月刊雜誌文章,版權所有,禁止轉載。免費雜誌訂閱申請點擊這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4cgNnABjYh_GJGVGn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