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及省級38家網絡媒體記者齊聚鶴城 要探訪哪些地方?

2019-08-29     鶴城晚報

「壯麗70年振興看鶴城」——

網絡媒體走進齊齊哈爾

大型報道宣傳活動

由38家主流網絡媒體組成


其中包括:

人民網、新華網等11家中央級新聞網站

華龍網、津雲、四川新聞網等15家省級重點新聞網站

香港商報、香港大公文彙集團等2家香港媒體

騰訊、新浪、今日頭條、抖音、梨視頻等10家重點商業和視頻網站

大V、網紅等網絡達人


在那仙鶴起舞的地方

28日下午,由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光明網、環球網、東北網等38家網絡媒體記者組成的採訪團,一行人踏上了廣袤無垠的濕地,開啟了扎龍自然保護區的探訪之旅。

初秋的扎龍

白霧蒹葭

濃秋鶴語

湛藍的天空下

金黃的蘆葦在風兒的輕撫下

搖曳婆娑,淺吟低語……



仙鶴翩躚於遊客身旁

時而鳴叫

時而躍入藍天與白云為伴

恍如仙境


被譽為地球之腎的扎龍孕育著萬千生機,它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水禽自然保護區。區內鳥類248種,主要保護的是鶴類,目前,世界分布15種鶴,在扎龍可見到6種,全世界丹頂鶴不足2000隻,而扎龍有400多隻。這也是齊齊哈爾別稱「鶴城」的由來。



這片神奇的扎龍濕地是我國北方同緯度地區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開闊的濕地生態系統,湖沼之魅,仙鶴翱翔之美,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採訪團成員流連忘返。

「快看快看,飛來了飛來了,快拍呀。」

「頭一次看丹頂鶴飛翔,可真美。」

「鳥飛葦長、魚肥鶴翔的塞北濕地,風景如畫,真想留在這裡。」

下午2點丹頂鶴放飛時間,伴隨著遊客興奮的尖叫和感嘆聲,一群丹頂鶴飛向扎龍自然保護區的上空,與遊客開始一場美麗的約會。自從保護區成立以來,每年的不同季節都會有許多的遊客前來這裡觀看千鳥競翔的美景。

1990年著名作曲家解承強

譜寫了一首名為

《一個真實的故事》的獨唱歌曲

經初出茅廬歌手朱哲琴

細膩悽美的演唱後

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震撼

一個「仙鶴姑娘」的真實故事一夜之間傳遍了大江南北,打動了無數聽眾,如今在扎龍自然保護區我們伴著這熟悉的旋律,從講解員的口中了解到更多關於人與鶴,人與人之間愛的故事。

「仙鶴姑娘」徐秀娟

齊齊哈爾市的「仙鶴姑娘」徐秀娟被譽為「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二十多年前,她為了尋找一隻飛失的白天鵝,不幸落水遇難,時年只有23歲。徐秀娟走了,但是她演繹出的這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故事,卻永遠地留在了人們的心底。



「世界大濕地、中國鶴家鄉」

是我們齊齊哈爾市的城市標籤

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共接待了40多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及國內的專家、學者和遊客150餘萬人次。扎龍濕地與丹頂鶴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

丹頂鶴

是齊齊哈爾人的驕傲

而鶴文化

更是鶴城人打造的城市名片

實現自身文化夢想的搖籃

為保護好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文化資源,發揮其對城市發展的原動力,市委、市政府投入巨大的物力和財力改善鶴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並著力弘揚鶴文化。



1992年以來,我市堅持把鶴文化作為城市的特色文化,連年舉辦以鶴文化為品牌的經貿會節、旅遊會節和文化會節,使全市的鶴文化氛圍日益濃郁,愛鶴、護鶴、畫鶴、唱鶴、研究鶴蔚然成風。

經過多年的建設,目前鶴文化已在齊齊哈爾市形成城市標誌性建築和商業品牌形象,齊齊哈爾市的大街小巷、廣場公園鶴雕塑隨處可見,鶴標識也涵蓋了各行各業,華鶴木業、飛鶴乳業等企業紛紛以鶴揚名,借鶴之勢發展。

大國製造,國之重器

探訪過美麗的扎龍濕地、欣賞過丹頂鶴翩翩起舞后,來自中央、省級38家主流網絡媒體50餘名記者組成的報道團隊,走進被譽為中國鐵路工業「掌上明珠」的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集中報道重點產業項目建設情況。


採訪團成員們看到生產車間裡工人師傅們一片熱火朝天繁忙工作的景象,並看到一輛輛剛剛下線嶄新的鐵路貨車整齊的停靠在廠區鐵軌上。


涅槃重生,創新遠航

報道團隊來到齊齊哈爾黑龍冰刀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參觀學習,黑龍冰刀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齊齊哈爾冰刀廠,始建於1951年9月21日,工廠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冰上體育器材生產企業,是國家冰刀、冰鞋配套生產的唯一定點廠家。



在公司展廳和生產車間裡

看到出口世界20多個國家的

冰刀、滑雪板等冰上運動產品

近年來

齊齊哈爾黑龍冰刀製造

股份有限公司

實現跨越式快速發展

讓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強勁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

黑龍冰刀

民族品牌的驕傲!


新媒體事業部記者 周芳 文/攝 孟繁宇/視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_f3WwBJleJMoPMsm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