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關村南路,你一定看過這個地標

2019-12-26     樂活中關村


近年來,生活在「村」里的你

是不是發現周邊在悄悄改變?

比如,雙榆樹三街從「女人街」

變為「北京市最美街巷」

海中市場化身「超市發海中市場」

嶄新回歸

中關村南路的道路旁

有一個地標前所未有地亮眼

那就是——中關村文化牆


其實,這個中關村文化牆在2008年就已經有了,由於時間已久,這個書寫著中國改革開放、科技騰飛歷程的中關村歷史長廊略顯斑駁。為了亮出中關村科學城核心區的科技文化名片,2019年3月,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城管科)對文化牆進行了升級改造,重新描金並增加了基礎建設。街道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協調科)重新進行了模塊設計。歷時4個月,中關村文化牆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


改造前


改造後

中關村街道轄區彙集了以中科院所屬院所、航天五院、中國航空科技集團為代表的一批國家級科研機構和以聯想、龍芯為代表的上百家高科技企業,彙集了5000多名科學家和高級知識分子,生活在轄區內的兩院院士就有114位。街道轄區內的中科院所、重點企業與工作生活的「兩院院士」積極參與了文化牆的設計,展示了中關村地區文化風貌。


除了原有的中關村區域發展介紹(長廊),2019年文化牆又增添了三大板塊:轄區中科院院所板塊、院士手模及寄語板塊、轄區重點企業板塊。


增加地燈後的璀璨夜景


中關村區域發展介紹(長廊)


中關村區域發展介紹(長廊)位於中關村南路北側,東起中關村南二街南口,西至中關村南一街南口,總長度177米,高3米,記錄了新中國成立到2008年的中關村地區科技、文化、企業發展的歷程,鐫刻著幾代領導人對科學發展的寄語。


文化牆



2019年6月,街道聯合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還為文化牆增加了序言,「尊也院士!敬也科學!」這是尊重知識分子、鼓勵人們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象徵,也是對「科技創新從這裡走來」標語的有力詮釋。


中科院院所板塊


中科院院所板塊展示了街道轄區23家中科院所的logo,從1953年中科院研究所進駐中關村以來,70年間,高等院校在這裡落地生根,科研院所在這裡抽枝散葉,生活在「村」里的人們,怎麼能不為此而自豪呢?


院士手模及寄語板塊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上下求索,踐行夢想」「鍥而不捨」「努力學習,建設祖國」院士們一句句諄諄教誨都被刻在銅板上,和金光閃耀的文化長廊交相輝映。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院士手模及寄語板塊不僅囊括了轄區37位院士的寄語,還展示了他們的手印,路過的年輕人們把手放在院士的手印上,不僅表示對老一輩科研者的崇敬,更能以這種方式表達對科學精神的傳承。



轄區重點企業板塊



在中關村,創新早已融入人們的血脈之中,改革開放的歷史浪潮滾滾,把出類拔萃的科技創新企業推到世人眼前。轄區重點企業板塊展示了30家重點企業的logo,凸顯出中關村群英薈萃的地區特色與科技企業集聚比拼的創新活力。


掃碼後的內容


院士手模及寄語、轄區重點企業板塊的右上角還有二維碼,過路行人不僅能看文字和圖片,還能拿起手機,掃碼查看院士或企業具體信息,是不是很方便呢?



有一種情懷,矢志不移;有一種精神,穿越歷史;有一種奮鬥,輝映未來。中關村人會繼承先人們的精神,創新、奮鬥、拼搏、沉澱、突破,相信中關村不只有文化牆上轟轟烈烈的歷史,更能書寫轟轟烈烈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vw-QG8BMH2_cNUgly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