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侄女彭鋼回憶:和伯伯生活的十幾年,是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候

2021-01-24     左岸楓

原標題:彭德懷侄女彭鋼回憶:和伯伯生活的十幾年,是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候

忠烈之後,英勇之家

彭剛,原名彭玉蘭。1938年11月出生在湖南。彭剛是彭德懷元帥的親侄女,據可靠資料說明,彭剛也是與彭德懷元帥相處陪伴時間最長的後輩,其與彭德懷元帥的關係可以用「近似父女」來形容。

彭德懷元帥自不用多說,其為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不僅如此,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彭德懷元帥對新中國的發展也是嘔心瀝血、無私奉獻。彭德懷元帥居功至偉、功勳卓著,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圖|彭鋼軍裝照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彭老總的家人也似彭老總一般,為中國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彭德懷的兩個弟弟先後為了革命,奉獻捨棄了最為寶貴的生命。彭家可謂是滿門忠烈,一心報國,在彭老總的帶領和指引下,走上了正確的道路。

彭老總有兩個弟弟,分別是二弟彭金華,三弟彭榮華。彭金華在1900年出生於湖南,由於家裡貧窮,從小就只得以乞討為生。年長一些後,就開始開荒種地,小小的年紀就擔負起家中的重擔。

在大哥彭德懷的影響下,民國26年,彭金華進入抗日軍政大學讀書,在讀書期間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學習畢業之後,彭金華返回家鄉。1938年10月,在家鄉湘潭縣烏石村成立了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彭家圍子特別支部。

彭金華擔任第一屆的支部書記。彭德懷放棄了延安的工作機會,義無反顧回到了家鄉,紮根群眾,奮不顧身投入到群眾工作的大浪潮之中。在家鄉,彭金華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工作目標,切身維護人民的利益。

圖|彭鋼(右四)

彭金華是真正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彭金華多次領導群眾從地主鄉紳手中奪回百姓被侵占的糧食,在饑荒沒有糧食的年代,實施賑災,讓底層的老百姓安全度過饑荒。

隨著77事變的發生,中國人民的全面抗戰開始了,全中國的人民都有著抗日的這個共同目標,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但在這個中華民族遭受侵略的當口,國民黨反動派卻趁機對共產黨人進行卑劣的抓捕,禁止共產黨人公開活動,製造爭端,逮捕迫害共產黨員

反動派的勢力席捲到了烏石村,反動派包圍了彭金華的住所,逮捕彭金華入獄。在監獄裡,彭金華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反動派把彭金華的十根指頭用鋼絲扎爛,甚至把彭金華的幾根指頭全部生生折斷了,但彭金華寧死不屈,始終堅定與共產黨站在一起,對黨的機密絕口不提,最終慘遭殺害,犧牲之時還不滿40歲。

圖|老年時候的彭鋼

彭德懷的三弟名叫彭榮華,關於彭榮華的記載,歷史上的資料並不是很多,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在彭德懷的影響和動員下,彭榮華也投身了革命,但很不幸的是,在國民黨反動派包圍烏石村的那次行動中,彭榮華也被國民黨反動派視為眼中釘。

因為彭老總在黨組織中的突出才幹,國民黨反動派對於彭老總的恨意連帶附加在了彭家人身上,國民黨的包圍烏石村的行動,其重點目的是剷除彭家人。在反動派殺害彭金華一家之後,又來到了彭榮華家中,將彭榮華殺害,其妻子也身受重傷。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正是彭榮華唯一的女兒,彭鋼。兩個弟弟因為革命犧牲了,而彭老總忙於事業,始終沒能有個自己的孩子,對於自己親兄弟的孩子,彭德懷十分珍愛,視如己出。

受到彭德懷元帥無微不至的關懷

彭家三兄弟,皆勇於投身革命,在二弟三弟被殺害之後,彭家三兄弟只剩下彭德懷一人,可謂是滿門忠烈。彭鋼就出生在這樣一個英雄之家。在彭家留下來的後代中,最為傑出的莫過於彭榮華的女兒彭鋼和彭金華的女兒彭梅魁。

彭鋼出生於1938年,令人可嘆的是,在父親彭榮華犧牲之時,彭鋼還不到一歲,不知在彭鋼年少模糊的印象里,還記不記得父親的音貌。但我們可以想像出來的是,當彭鋼長大之後,在彭鋼的人生道路上,父親這個詞對於彭鋼來說,只有陌生的名字,卻沒有對應的身影。不再有父親的陪伴,沒有父親的關愛和幫助,彭鋼是多麼孤單啊。

圖|彭德懷

但更加幸運的是,彭鋼有一個如父親般呵護照料她的伯父—彭德懷。在彭鋼的人生道路里,彭德懷元帥可謂是陪伴彭鋼時間最長的一位長輩,15年間的陪伴和照料,悉心的關懷和指導,既是伯父,又如親父。

父親犧牲之後,彭鋼跟隨著母親到處漂泊躲避,沒有安定的日子。為了一再躲避國民黨的迫害,避免全家被殺案,彭鋼一家只能隱姓埋名過日子。可以說彭鋼的童年生活是非常坎坷和極其艱難的。

新中國勝利了,勝利的曙光終於來臨。當彭德懷在北京中南海安頓好之後,十分懷念自己侄女的彭德懷趕忙把孩子們接到北京。在組織的安排下,彭德懷在北京飯店見到了自己的侄子侄女們。

物是人非事事休。親人相聚,回望過去的時光,總是淚流滿面。但親人已經逝去,仍舊生活著的人更要好好地生活。這次見面之後,彭鋼就跟隨著伯父一直在中南海生活長大。

圖|彭鋼

1950年,12歲的彭鋼進入華北小學就讀。1953年,學習成績優良的彭鋼考入了北京師大附中,那時候的彭鋼夢想著能夠成為一名女兵,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力量。

彭鋼跟隨著彭老總生活著,受到了彭老總無微不至的關懷。那時候的彭鋼由於年少時期顛沛流離的生活,身體矮小又瘦弱,彭老總為了讓正在長身體的彭鋼多吃一個雞蛋補充營養,故意把彭鋼支開去拿辣椒醬,然後彭老總把雞蛋剝好,放進彭鋼的碗里,之後再去上班。

彭老總是武將出身,怎麼會如此地細心呢?其實不然,我們印象中的彭老總是個五大三粗的將軍,可實際上,在對待彭鋼的時候,彭老總一直在用心呵護,對於彭鋼可謂是心細如塵。

彭鋼後來也回憶道:「和伯伯生活的十幾年時間裡,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候」。在彭鋼的記憶中,彭老總雖然是一位嚴厲的人,但同時對於彭鋼卻十分關愛,也很喜歡讓家裡熱鬧起來。

那時候因為彭德懷的夫人浦安修同志經常需要出差,彭鋼又住在學校里,家中只有彭老總一個人,冷冷清清的,讓彭老總感覺十分孤單。於是彭老總勸說彭鋼走讀。

可是彭鋼一是不喜歡中南海拘束的環境,又想跟同學們同吃同住,不想搞特殊,便找藉口說,走讀十分浪費時間,還不如在學校里利用走讀的時間好好學習。沒想到彭老總當天就去給彭鋼買了一輛自行車,天藍色的自行車,看起來十分靚麗,彭鋼看到自行車,這才明白了不善言談的伯父的良苦用心,於是主動答應要常在家中陪伴伯父。

圖|彭鋼

後來在1966年到1975年之間,由於政治方面的原因,彭老總被解除職務,閒居在家中。當時的彭鋼正在文化館學習游泳,每次回到家都要洗澡。可是在家中洗澡只能燒水,沒有其他的辦法。

可彭老總居然一盆一盆地接水到院子裡,讓陽光把盆里的水曬溫熱,這樣子彭鋼學習游泳回來就能夠直接洗澡了。彭老總對待彭鋼實在是像一位父親對待女兒一樣,細心、貼心、無私且周到啊。

中學畢業之後,彭鋼考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電子計算機。1965年,彭鋼大學畢業之後,在北京汽車修理廠工作,擔任技術員。工作以後的彭鋼,由於工作地點很遠,一天上班連續的奔波總讓人疲憊不堪。

但當彭鋼回家之後,卻發現自己的髒衣服總是被伯父給洗乾淨了,屋子裡也被伯父收拾得整整齊齊。在彭鋼每天上班之前,彭老總總是早早地起床,把奶粉調好,再把一個雞蛋打進去,上班時把彭鋼送到車站,下班後早早就在站台等待彭鋼回家。

圖|彭德懷與毛主席

這些畫面在眼前閃過,每每想到在戰爭年代叱吒風雲的老總,大元帥,對待自己的親侄女,如此的細心周到,體貼,真真是做到了一個父親該做的本分啊,看到這些事情,我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了父親的影子,讓人忍不住流下熱淚。

「軍中女包公」的「彭氏精神」

跟隨著彭老總生活的日子裡,彭剛童年缺失的關愛、精神方面的支撐彭老總完完全全地給予彌補了。但更加難得的是彭老總對彭鋼在精神方面的傳遞。在彭老總的言傳身教下,彭鋼成長為了一個有擔當有主見三觀正直的青年。

圖|彭鋼夫婦

在彭鋼進入大學後,在知識的薰陶下,彭鋼決定改正自己的名字。彭鋼的原用名是彭玉蘭,在大學之前,彭鋼使用了彭玉蘭的這個名字,但在讀大學期間,彭鋼決定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彭鋼。

用鋼鐵的鋼來當作自己的名字,彭鋼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用鋼字當做自己的名字,是希望自己的意志力能夠像鋼鐵一樣堅硬,精神像鋼鐵一樣堅強。彭鋼沒有讓彭老總失望,彭老總也定是為彭鋼感到深深的自豪。

1979年,彭鋼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也是在這一年,彭鋼被評為了工程師。在1988年,彭鋼轉入紀律檢查部工作,從這時候開始,彭鋼一直擔任這方面的工作。1992年,彭鋼已經成為了中紀委里的常任常委。

圖|彭鋼

彭鋼主要的工作是監督官員,監督官員的清正廉潔。在工作中,彭鋼雷厲風行,手段強硬,對待有紀律問題的官員毫不手軟。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可是一個「難題」。

監督的對象往往是一個級別比較高的官員,這份工作「很容易得罪人」,很多人在這份工作面前頂不住壓力與冷落,難以支撐下去,但是彭鋼絲毫無所畏懼,彭鋼不害怕得罪人,只一心堅定為國家辦事,鐵面無私,在對待原則性問題上,彭鋼絲毫不退讓。

圖|彭鋼

當時的很多貪官提起彭鋼的名字就聞風喪膽,彭鋼的名字十分有震懾力,因為大家都明白彭鋼是最為公正,最「不講情面」的。後來人們因為欣賞彭鋼的公正不阿、公事公辦的態度,用「軍中女包公」這個名字來讚賞彭鋼。

彭鋼在彭老總身邊生活期間,通過彭老總的言傳身教,真正學習到了彭老總身上的公正、清廉、正直、忠誠的精神。彭老總常常對彭鋼講述戰爭年代的事件,讓彭鋼真正明白而今的幸福生活來的是多麼的不容易。

圖|彭鋼

在彭鋼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彭老總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從彭鋼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以彭德懷為代表的「彭氏精神」的影子。彭家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奮不顧身,選擇了最危險的革命工作。在工作中,不畏犧牲,一心服務群眾,艱辛付出,直到付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

在早些年間,彭鋼的「軍中女包公」名號,讓大多數不知情、不了解彭鋼身世的人們加以揣測彭鋼是一個「不通人情」的人,但也有人欣賞彭鋼身上的一身正氣。彭鋼把「彭氏精神」演繹得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圖|紀念彭鋼

「熱愛祖國和人民,為人民服務,杜絕特殊化,無私奉獻,正直清廉,君子當慎獨」,這大概就是"彭氏精神"的內核,而這種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同樣需要我們去牢記、去遵循。始終不忘記先輩們的英姿,始終感嘆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014年6月24日,彭鋼將軍因病在北京離開了,帶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用生命完全踐行了「彭氏精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p9LXXcB8MnI47Ij9cF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