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沔陽花鼓戲沒人唱?別擔心,這群90後要挑大樑

2019-12-12   仙桃日報

「十八相送難忘兄,三載同窗難忘情……」12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市沔陽花鼓劇團時,練功房內正傳來《梁祝·訪友》的唱段。推門而入,只見一群年輕戲曲演員,或是在壓腿、或是翻跟斗、或是練習身段……

2013年,為了解決青黃不接的問題,沔陽花鼓劇團聯合湖北藝術職業學院,面向仙桃招收了23名花鼓戲學員,為花鼓戲的傳承培養一批後備力量。6年的學藝生涯里,學員們相互幫助、相互成長。

  「我們這個23人的團隊,年齡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很團結。」今年20歲的榮勝宇主攻丑角,現在在青年團擔任隊長,配合劇團老師負責青年團全面工作。

  2013年,市花鼓劇團在胡場二中挑選苗子時,正在讀初三的榮勝宇通過面試。可是,家裡人死活不同意。「學戲很累,都認為我吃不了這個苦。」2014年,榮勝宇勉強說服了家裡人,參加了2014年的面試,走上了學習戲曲的道路。

  「直到入學,我爸媽依舊認為我只是一時興起,堅持不了多久,甚至連後路都找好了,準備我回來學個汽修的。」榮勝宇說,令他父母沒想到的是,他這一學,就扎紮實實學習了5年。

剛入校的那一年,正好趕上戲曲班學員集中強化訓練,晚一年入校的榮勝宇跟不上大家的節奏,體力也跟不上高強度的訓練,有兩次甚至訓練暈倒。

  「孩子們太不容易了。」劇團派遣到學校負責學員相關工作的老師熊艷告訴記者,當時他們都是從零開始學習,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練習基本功,白天還得學習專業課,腰、腿、跟頭、身訓、表演、毯子功、聲腔、道白……每一樣都需要下苦功夫。「特別是剛開始訓練的時候,基本功強度很大,看著他們訓練都心疼。但也沒辦法,學戲這個過程誰都要經歷。」熊艷說。

  「苦是有點苦,但大家都挺過來了。」榮勝宇說,大家有時候為找一個角色的感情,需要花很大的精力,找視頻看別人怎麼練,向老師請教技巧,然後自己再對著鏡子一遍遍地練習。他坦言,登台演出受到觀眾和專家認可時,那種喜悅無法言表。2016年,他第一次代表湖北藝術職業學院參加第二屆荊州花鼓戲藝術節,表演劇目《雙下山》,獲得了知名戲曲藝術家的好評,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劇照

  如今,學員們的刻苦付出,獲得了回報。多次集中匯演,贏得了沔陽花鼓戲老藝術家的好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荊州花鼓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二級演員魯美姣多次感慨:「我們沔陽花鼓戲後繼有人了。」


今年11月底,花鼓戲登上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而對於學員現在的成績,熊艷告訴記者:「雖然學習了6年,但總體來說,他們還只具備了登台的基礎,他們的責任很重,未來的路還很長。」

(文/記者 謝伯康 通訊員 鄧妮妮 圖/記者 鄧娟、謝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