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陽蓮岳詩書畫聯誼會為期十天的寫送春聯活動進行中,蓮岳書法會員們本著「書法藝術紮根服務群眾」為己任,奔赴各鄉鎮農村為村民免費服務。
其中一支小隊一行三人選擇了走進趙保老區偏遠山區紅色馬河。三個書法愛好者分別是劉百川(六十歲),潘公文(七十五歲),王孝明(六十五歲)。
當天在馬河村下馬河馬河會議遺址廣場為當地村民書寫約三百多副春聯。剛到的時候連張桌子都沒有,王孝明老師在地上給大夥寫春聯到中午。劉百川老師深有感觸說道:「在老區為大家寫春聯是榮幸更是驕傲。」還有75歲的潘公文老師,腿腳還不方便,站著為村民寫春聯五六個小時,大夥實在於心不忍,說讓其坐下寫,潘老師說坐著寫出的字不好看,一直堅持到結束。在此由衷的向這些民間書法藝術家們致敬!
馬河會議歷史背景簡介
一九四四年五月,日寇入侵宜陽,九月八路軍豫西抗日支隊挺進豫西,部分路過宜陽。司令員皮定均、政委徐子榮決定派支隊副司令員方升普、三十五團參謀長張介民在洛河以南,伊河以西的宜陽、伊川、嵩縣地區,以趙保為中心開闢伊洛區抗日根據地。
一九四四年十月七日,方升普、張劍石帶領部隊到達趙保西南的馬河,並在此召開會議,方升普代表支隊黨委宣布成立中國共產黨伊洛區工作委員會,八路軍伊洛辦事處,並決定以一個連為骨幹成立八路軍伊洛獨立團,由張劍石任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和獨立團政委,張介民任工委副書記、組織部長、獨立團參謀長,程遠宣任工委宣傳部長,翟仙萍任辦事處副主任,張達人任獨立團團長。方升普指出軍事上由張介民負責,政治和統戰工作由張劍石負責。伊洛區抗日根據地的創立有力地打擊了日偽頑,在豫西地區抗戰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