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在今天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他為穩定和擴大就業做出了一切努力。加強對重點行業和重點群體的就業支持。
今年有874萬大學畢業生。為了促進以市場為導向的社會就業,大學和地區政府必須提供持續的就業服務。為退役士兵做好工作保障。實施使農民工在就業地點平等享受就業服務的政策。幫助殘疾人,零就業家庭和其他困難群體找到工作。今年,數億靈活的員工(包括零工)已經實施了一項政策,自願為低收入工人遞延社會保險費,並且已經取消了與就業有關的管理費。補貼用於培訓。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人數將超過3500萬,高等職業學校的招生規模將擴大到200萬,使更多的工人擁有長技能和好就業機會。
2019年初,國務院頒布《職業教育20條》;在2019年的兩屆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全國高職院校的入學人數將增加100萬人。」職業教育這一話題在今年中期仍然很熱門。在有利政策的發酵下,職業教育將進入黃金髮展時期。 2020年必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一年。
作為一個致力於網際網路職業教育三十多年的「老品牌」,新華網際網路科技始終遵循政府的步伐,堅決執行黨的方針,恪守愛心與責任,並沒有忘記初衷。為社會培養更多技能。天賦。
01校企合作,創新教學模式
代表嚴成中和徐小平認為,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是學校和企業的結合。 「首先,在專業設置中,有關部門應進行深入研究,做好市場研究,具有前瞻性。」徐小平認為,一些職業學校理論課程設置沒有問題,但在實踐中,與企業的實際需求嚴重脫節。 「教師應該來企業看更多,學生也應該去企業進行實踐,實習和接觸尖端技術。嘗試縮短進入企業後的「適應期」。」
新華網際網絡技術,創新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思維,建立「名企定向班」,按照企業標準進行定向培訓,按照專業需求順序進行培訓,並與學生和企業簽訂三方就業協議; 2018年新華網際網路技術「產教聯盟」,這是新華在職業教育中產學結合的一次成功創新。學校是「人才培訓中心」,企業是「人才實踐基地」,將公司的真實生產模式引入教學中。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的共享是互補和有效的。
ST101-全國稀缺人才簽約儀式
02「雙重老師」教學人員
楊震代表認為,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師資隊伍也必須轉型升級,以實現職業教育的全面改善。這就要求建立職業教育「雙重教師」教師認可標準和訪問機制,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30多年來,新華計算機教育聚集了大批計算機教育精英。有近一千名計算機老師,他們都是「雙重老師」老師。他們主要由教授,副教授,工程師,省計算機協會常務理事,國家高科技評估師以及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的認證教師組成。他們既是教師又是計算機工程師。專業教師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
03豐富的獎學金
在今年的全國兩次會議上,建議優化投資結構,使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兒童,使他們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來到新華學習網際網路技術時,不僅可以獲得中等職業學校的免學費補貼,中等職業學校的國家助學金,而且還可以獲得合作企業的獎學金。為了給更多的人學習網際網路技術的機會,新華網際網絡推出了一項百萬技能的教育補貼,用於減少或免除入學學生的學費。
04技能+教育雙重提升
做好職業技能教育,培養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新華網際網路科技採用「技能+教育+就業」人才培養模式,不僅為世界各地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技能學習平台,還可以參加中專和大專以上學歷考試以及全國相關公認的專業資格證書評估和學術技能得到了提高。
05完善的就業保障體系
在今天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應盡一切努力穩定和擴大就業,並加強對關鍵行業和關鍵群體的就業支持。
新華網際網路技術在全國擁有30多個就業指導中心,並與27,000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就業網絡覆蓋全國。 「系統的就業網絡覆蓋全國,互動的就業平台方便快捷,就業多元化。」暢通無阻的渠道,校企間的有序合作,畢業和就業以及全國校友會的無限溝通。五重就業保障為畢業生提供了高質量,可靠的就業服務,以幫助新華學生成功就業並取得職業成功。
新華網際網路技術將執行國家政策指令,抓住機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忘初衷,充分發展職業技能教育,大力加強產學結合,校企融合,培育真正的社會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