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醫院賈建平團隊發現中國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遺傳規律

2020-01-16     中國生物技術網

2020年1月8日,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團隊在《Alzheimer’s & Dementia》(IF:14.423)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PSEN1, PSEN2 and APP mutations in 404 Chinese pedigrees with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的論文。該研究對404個中國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AD)家系進行了長達17年的追訪研究,深入系統地揭示了這一疾病的遺傳規律,為中國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遺傳學干預和基因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

雖然AD是老年人中常見的疾病,FAD卻十分罕見。但FAD集中了AD疾病的所有病理生理特點,成為研究發病機制最佳人群。自1906年第一例AD患者報道以來,重要的發病機制進展如Aβ學說、tau學說、炎症學說等都來源於FAD的研究。因此,研究AD需要從FAD入手。

賈建平教授團隊從2002年開始建立全國最大的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登記網絡(The Chinese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 Network,CFAN),其中有11個突變為國際上首次報道,表明中國人與其他種族之間發病機制的異質性。404個家系中有83.17%的家系不攜帶已知基因PSENs/APP突變,尚有大量的未知基因有待我們挖掘,這種挖掘將會對發現中國人AD的特色基因產生重要意義。

圖1. CFAN研究中PS1蛋白的胺基酸突變位點

圖2. CFAN研究中PS2蛋白的胺基酸突變位點

圖3. CFAN研究中APP蛋白的胺基酸突變位點

賈建平團隊於2005年報道了中國第一例FAD,由此開啟了從遺傳學方面研究AD的先河。經過長期系統的研究,逐步揭開了中國人家族性AD基因突變的奧秘,對理解中國人AD的發病機制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對國人AD遺傳干預和基因治療提供了思路和平台,有望從編輯方面入手,逆轉基因缺陷,為最終治癒AD找到新的突破點。

本課題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530036、31627803);北京市醫院管理局 「使命」 人才計劃(SML20150801);北京學者計劃;西學中雙領人才;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試點項目(PXM2019_026283_000003)資助。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1、補牙或將成為歷史?

2、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學告訴你應該多久洗一次澡

4、新證據:喝咖啡能延長壽命!

5、據說,這是生物醫學碩士博士生的真實的生活寫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_3HrG8BUQOea5OwnH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