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利用早/晚自習、課堂、零碎時間快速提高成績?

2019-12-11   山西英語程老師

進入高中以後,學習方式、學習方法、甚至學習氛圍跟初中有著很大的區別,學習任務量加大,知識的邏輯難度要高出好幾個層次,這些變化都會讓我們產生手忙腳亂的感覺,一天下來忙的不停,結果學習質量和狀態每況愈下。

「玩也不敢放肆玩,學又學不好」這是很多家長和同學都很苦惱的地方了,那麼這些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呢?今天就一起來探究一下。

一、如何高效利用上課時間

上課聽講時開小差是學習中的大忌,正所謂「一次跟不上,次次跟不上」。課堂上走神、瞌睡十分鐘,課後彌補需要一天的時間,所以上課時緊跟老師的節奏是王道,畢竟很多的課外知識補充都是來自老師的講解。

1. 課前預習

在上課之前,同學們要把上課要講的內容提前預習一下,在預習的時候一定要把不會的內容以及有疑問之處做好標記。帶著疑問聽課效率是最高的,並且根本不會瞌睡的,並且老師講到相關內容時,會更集中精力去聽。

另外,很重要一點,就是在預習時不妨將上節課講的內容再快速的翻一遍,因為很多課程,尤其是理科,知識、章節之間都是連貫的,這樣做不但有助於溫習上節課內容,又可以更好的將兩節內容聯繫到一塊,這對後期複習很重要。

2. 耳、手、腦、口並用

據調查,30%的學生上課只聽,40%的學生上課既聽且記,而剩餘30%的學霸都是耳、手、腦、口並用。

耳(聽課):我們都知道高考內容源於教材,但難於教材。所以一節課,老師會花1/2的時間將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給大家闡釋、梳理清楚,剩下的1/2時間一般會幾種講解這節課的重難點以及考試的延伸內容,所以一定要重視!

手(做筆記):在課堂上,老師上課講的內容,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實時做好筆記。對老師講的重點內容進行標記。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記憶力,所謂「好記性不如個爛筆頭」,再好的記性,不出三天也會忘得一乾二淨的。

另外,做筆記時,有些小的知識點建議直接記在書上,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方便複習查看。

腦(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所以上課時一定要高度集中精力跟緊老師的思路和節奏,對於老師在課堂上提的一些小問題多動腦思考並積極回應。多思考一下老師所講的重難點裡,高考有可能會怎麼考?解題時都用到了哪些綜合知識?尤其理科知識,不理解的話,根本就不會做題。

另外,課堂上沒有考慮清楚的,一定不要拖著,下課及時請教老師,不留學習死角。

口(消化):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很多學霸上課聽講時,雖然不出聲,但總感覺嘴裡念念有詞一樣,其實這就是對知識的「自我消化」的外在體現。

對於一些理科的定義、推導公式、定理等,文科的一些名句、詞組、句型等等,我們不妨在課堂上隨著老師的互動念出來,或者動動嘴默念在心裡記憶。

3. 分清主次

課堂上學習時,要分清主次,也就是所謂重難點,合理分配精力和時間。對於那些高考必考點、重難點,要多花些功夫和時間,對於那些非高考內容,而老師又講到了的,相對的花的時間還是要少一些,畢竟高考最重要!

另外,就是要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包括記憶一些基本知識,甚至是做筆記時,不要太複雜,能簡化則簡化,儘量給自己減少記憶壓力。

二、怎樣高效利用早/晚自習?

對任何一個高中生而言,早自習和晚自習時間絕對是最佳的知識記憶、梳理、總結,以及差缺補漏的最佳時間。

而對於高三生而言,根本沒有時間適應高三的快節奏,必須提高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合理高效的安排並利用所剩不多的自習時間。

1.早自習

早讀是記誦的黃金時間,一般30-50分鐘不等。如果只讀記一科,大腦往往容易疲勞,效果不好。建議安排二至三項誦記內容,並對時間進行大致分割。

比如今天讀語文,遵循「語言學科天天見」的原則,則可以在早自習時間中安排10~15分鐘讀讀外語,反之亦然。單科時間如果較長,還可以再作安排。

如讀30分鐘外語,則可以安排讀記單詞10分鐘,讀記課文10分鐘,讀記筆記10分鐘。這樣在早讀時,每一個時段均有明確的記誦任務,而每一個需記誦的任務都有相對固定的時間去落實兌現,早讀時就人「緊張」起來了,有條不紊,避免了早讀的盲目性、隨意性、散漫性,效果自然就好了。

早自習的最後,還可以安排3~5分鐘,對整個早讀誦記內容對行嘗試性複習回憶,對所誦記的內容進行進一步歸納、整理和鞏固。

2.晚自習

晚自習第一階段:知識複習

磨刀不誤砍柴工,用在高中學習上,就是先複習再做作業,效率高。試想,如果一道作業題需要反覆翻書才能找到答案,而且因為不熟練出現各種錯誤,一來浪費時間,二來浪費了作業的價值—檢驗當天的學習效果。那麼,複習應該看哪些內容?

1、閱讀白天老師講解的教材內容,包括課本裡面的定義、概念、例題等,根據課上老師的講解,重新把思路理一遍。

2、整理、補充、完善自己的課堂筆記,對於課堂上簡寫的筆記,要根據自己當天的課堂學習補充完整,既可以複習一遍重要內容,又可以方便以後再次複習。

3、解決聽課過程中遺留的問題。課堂上難免有些內容聽不懂或者對某些知識點理解有些模糊,在進行了以上兩步之後,再看看課堂上聽不懂的點是不是都懂了,如果還是不懂,最好用本子記下來,課下去問老師或者同學。

晚自習第二階段:知識鞏固,即完成作業

在完成當天的課本內容複習之後,及時檢查學習和複習成果是最好的知識鞏固行為。

1、挑自己不擅長科目的作業先做,讓自己精力最好的時候去攻克不擅長的科目,對於提高弱科有顯著效果。

2、作業中努力嘗試過依然不會的題目,先放到一邊,找其他時間去問老師和同學。

3、作業量如果太大的話,那些重複次數多、抄寫性的作業可以先緩一緩,等做完其他的作業感到頭腦沉重,思考東西比較費勁的時候再做,當做放鬆大腦。

4、識記性的作業和推算性的作業交叉進行。

而對於高三生而言,更是時間緊、任務重,對於晚自習時間更高效的利用,我們來看看衡水中學的高三生們是如何做的!

1、某一塊專題的重點突破

利用晚自習,集中對高考常考的題型或者還未掌握的一類題型,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多琢磨這一類題型,其實高考翻來覆去就那些題型,因此可以做集中的整理和專項訓練。

2、進行綜合性的訓練

高三時候,衡中往往利用自習完整的時間,模擬考試來做考試訓練。比如用40分鐘時間,做一套理綜的選擇題。嚴格按照考試時間來做限時訓練,一是提高做題速度,二是提升綜合能力,三是考察哪些題型還不夠熟練需要加強。

3.早/晚自習的幾點建議

1、晚自習的時間一般有2個多小時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可以學習很多東西,分配利用時,可以多學科之間交替學習。防止大腦的過度疲勞,比如,數學複習久了,可以換個英語試試,緩解一下大腦疲勞,效率也會更高。

2、做好計劃安排,可以利用中間休息的時間將明天的學習任務或計劃合理安排一下,做到每一天都很充實。

3、大腦運轉一天,記憶的東西有很多,疲勞很正常,所以晚上不建議繼續背書,做些題,或者梳理知識點會更好一點。

4、晚自習一般都是三節課,雖然不固定同學們學什麼,但一般會有各科老師輪流在班內輔導,所以晚自習做題時,碰到難題,一定要有獨立思考的過程,切忌一不會就馬上問同學老師。

5、在校晚自習時要保持絕對的安靜,不能因為討論題目而影響他人的思考。

6、晚自習的同學切忌一心多用,邊聽音樂,邊做作業,效率肯定低下。

7、晚自習時,手機絕對不能放在身邊,看微博刷朋友圈,很影響學習效率!

8、實在太疲憊了,可先趴著休息一會兒。大腦超負荷運作對學習沒半點好處,邊打盹邊做作業更是費力不討好。

三、怎樣利用每「1分鐘」的瑣碎時間

「時間就是分數」的說法在高三一年體現的淋漓盡致,1分鐘記住一句詩,沒準高考就考了,再來一分鐘記住一個單詞,高考就多得了1分,再給你一分鐘看一眼標準答案,高考就更規範了。

往往那些成功的學霸,或者是逆襲的學渣都是抓住了那「1分鐘」。我們都知道衡中學生,在時間的利用上非常的充實,吃飯都是用跑的,這也是他們考上985/211的重要原因之一。

1.1分鐘能做什麼?作用有多大?

假設你每天比別人多利用了30分鐘,那麼一周下來就是210分鐘,一個月就是900分鐘,一年就是10950分鐘,也就是182.5個小時,按每天不間斷學習10個小時計算就是整整半個多月的時間,這就意味著你比別人多了一次四輪複習。

所以,你沒有抓住零碎時間其實就是損失了更多提分機會。零碎時間一般不會很長,因此建議大家零碎的時間可以用來做以下的事情。

英語:可以用來背單詞,背短語,背作文,經常積累一些常考的短語句子以及作文模板。

語文:多看基礎知識,積累作文素材,背古詩文,看書。

數理物化:多記憶一些公式、定理、定義、推導結論、化簡結論等。

政史地:多記憶一些知識框架、必記圖形、簡答或選擇題的知識要點等。

零碎時間有些同學喜歡拿出手機刷微博,刷朋友圈,看八卦,其實這也是零碎時間之一。拿出手機可以看看時事政治,看看最新改革政策,看看最近更新的極佳複習資料...

2.怎樣利用去利用這些零碎時間?

(1)睡前和醒來後的時間:大家都知道這兩個時間是「記憶的黃金時間」。所以我們在這兩個時間有兩種不同的安排,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

建議同學們:睡覺前給自己15~20分鐘的時間,閉上眼睛去想一想白天老師所講的內容,以及需要記憶的單詞、定理、公式等,如果能想起來,第二天早讀,再讀一遍,加深記憶;如果想不起來,就立即翻書去看,在心裡記憶一會,然後再睡覺,第二天早讀複習時重點掌握這些內容。

(2)上廁所+洗漱時間:這個時間比較短,可以不放內容,但是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記憶幾個單詞或者背幾個詩句。便利貼是絕對好用的。

(3)乘車/等車的時間:這個時間就不建議大家背強記憶的知識點,這個時間可以看看公式定理,解決自己的小馬虎,也可以用一些背單詞的軟體看看單詞,或者刷刷新聞,看點時事政治。

(4)課間:課間的時間不只是可以用來安排學習。如果比較疲勞建議小憩一會,這樣可以讓自己下一節課的精力好一些;也可以出去轉轉,呼吸新鮮空氣,調整好狀態迎接下一節課;也可以進行上一節課的整理幾下一節課的預習。

(5)午飯前後:因為中午吃飯的人比較多,在學校食堂吃飯的同學可以晚走一會,要不去了也是排隊,這時間就可以整理一下上午講的內容,看看自己哪些需要再找時間整理,自己做好標記。

午飯後累了可以睡午覺,但是時間不建議時間太久,午睡時間長了也會頭疼的。剩下的時間可以看看不用動筆的知識點,只是看就好,不需要記憶,可以順便放鬆一下大腦。

建議同學們保持帶一個隨身筆記的習慣,以便在排隊打飯、上廁所的時候看兩眼,加深記憶。

別不信利用零碎時間重複記憶的力量。舉個例子:就像我們認識一個新朋友一樣,再見面可能叫不出名字,第三次,或許能想起對方姓什麼,第四次、五次、六次見面之後,你絕對不會再忘了他叫什麼。學習也是一樣,道理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