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熊」咱能別「盲目跟風」嗎?

2020-07-27   丸貨wahool

原標題:「關於小熊」咱能別「盲目跟風」嗎?

「 關於小熊的事也關於你 關於我

關於留 關於走 關於喜歡與否 」

以前看到上面這兩句話(歌詞),小編的腦子裡總會第一時間想起蛋堡的那首《關於小熊》。可如今再看,小編滿腦子浮現的卻全是最近發售的那兩雙「小熊Dunk」,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鞋狗腦袋(有和小編一樣的朋友嗎)

Nike Sb Dunk Low Grateful Dead

能夠在前有Dior × AJ1、後有OW × AJ4的「王炸夾擊」下成為2020年度鞋王的有力爭奪者, 足以看出這雙「小熊Dunk」的外觀設計是深受鞋狗們認可的。

有著「亞洲光速上腳」稱號的周董也在INS上一次性曬出了這兩雙「小熊Dunk」,當然還有他腳下的OW × AJ4。

以上價格信息來自「得物app」

先不論如此「喪心病狂」的價格勸退了多少鞋狗,就鞋子本身來說,它真的配得上這樣的熱度與炒賣嗎?他真的值得你不惜砸下5位數的重金來證明自己「所謂」的潮流品味嗎?最會「講故事」的Nike又賦予了這雙鞋怎樣特殊的意義呢? 或許我們只能從「這隻小熊」背後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提到上面這5隻「憨態可掬」的行軍小熊,就不得不提到間接創造它們的主人公亦是本次Nike Dunk Sb聯名鞋款的致敬對象——美國著名迷幻搖滾樂隊Grateful dead(感恩而死)

Grateful Dead 於 1964 年在美國加州組建,在成立之初樂隊名是 "Warlocks(術士樂隊)"。樂隊成員有主唱兼吉他手 Jerry Garcia,主唱兼吉他手 Bob Weir,鍵盤手 Ron "Pigpen" McKernan,貝斯手 Phil Lesh,鼓手 Bill Kreutzmann。

Grateful dead

Grateful Dead 集合搖滾、鄉村音樂、爵士、福音、藍草以及迷幻搖滾等眾多曲風的先鋒性風格,是當時 Jam Band 流派先鋒教父般的存在, 《滾石》雜誌更是將其列為「史上最偉大的藝人」第 57 位。

Grateful dead 演出現場

礙於篇幅問題,今天我們主要聊Grateful dead 與這雙「小熊Dunk」的故事。關於這支傳奇樂隊的更多歷史及音樂,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網上翻閱相關資料。

這些小熊首次出現在Grateful Dead 於1973年發布的黑膠唱片《History of the Grateful Dead, Volume 1 (Bear’s Choice)》的背面,同時也是其樂隊的標誌性Logo之一。本次聯名鞋款中的人造皮毛、絨面革鞋面、模仿熊脖頸皮毛的鋸齒狀Nike Swoosh 以及鞋舌上的小熊圖案, 均是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

《History of the Grateful Dead, Volume 1 (Bear’s Choice)》

而被印在鞋墊背面以及鞋舌背面的圖案則來自於 Grateful Dead 的另一張專輯《Steal Your Face》。總之,對於樂迷們來說, 這是一雙無論從細節還是故事性上都高度還原樂隊標誌性特徵的聯名鞋款。

《Steal Your Face》

除了這些可愛的小熊元素外, Grateful Dead 樂隊還誕生過不少其它的藝術作品,並通過他們的專輯或演出封面傳遞給大眾。或許我們在以後的鞋圈乃至潮流圈中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Avalon Ballroom 巡演海報 ( 1966 )

《The Grateful Dead Songbook》專輯封面 (1972)

《Terrapin Station》專輯封面 (1977)

《The Grateful Dead Movie》電影視覺海報 (1977 由Grateful Dead樂隊主唱指導)

說回這雙「小熊Dunk」,根據Grateful Dead樂隊的經典圖案,本次聯名原本應該發售5個配色版本。不過Nike 「這條老狗」只市售了其中三個,而其中的橙色版本只針對FTC SAN FRANCISCO發售,超級稀少。至於藍色和粉色,沒準會以「親友限定」或是「超級限量款」的形式在未來發售。 這種用多配色拉開稀有度,從而形成價格差距以及消費者優越感差距的「營銷」,是Nike沒錯了…

站在消費者(鞋狗)的角度,為何上面小編要和大家聊關於Grateful Dead樂隊的歷史呢? 首先這篇文章的主旨是「盲目跟風」,那麼究竟何為「跟風」,何為「盲目」?就拿在前段時間爆火的那雙「冰淇淋Dunk」舉例來說吧:

在這雙鞋走紅並在二級市場炒到天價之前,你真的吃過 Ben&Jerrys 這個牌子的冰淇淋嗎?或許有很多人和小編一樣連這個冰淇淋品牌都沒聽過吧! 單純只是因為它火了、明星上腳過、外觀好看甚至賣的貴就"開沖"?而這雙「小熊Dunk」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溢價買鞋這件事是很正常的,不過溢出多少"價值"、或者說溢出的價格值不值應該是由你自己去賦予球鞋的。退一步講,品牌方花費」大力氣「給你講了一個如此"動聽"的背景故事,你是不是也應該在"沖"之前多去了解一下呢?被割韭菜咱也得讓人」割個明白吧「!

總之,花2W+去入手一雙原價969的Dunk,即使它有在"牛逼"的故事窮逼小編也覺得它不值,畢竟:

這年頭,"跟風"沖球鞋也是有「門檻」的啊…

(而且只要Nike想,這樣的球鞋它一年能給你整出20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