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美國爆發傳染病席捲全球,致近30萬人死亡,官員還稱安全!這一次卻封堵中國

2020-02-05     中國網觀點中國

唐華 中國網評論員

將赴華旅行風險級別提升到最高級別,並從2月2日起臨時禁止過去14天內曾赴華旅行的所有外國人員入境——這是美國政府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所採取的最新舉措,但其並未收到預期的輿論反響,不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上對美國的措施提出質疑,連美國國內的一些媒體和民眾也認為,政府的反應「過激」「過度」。顯然,美國的「努力」用錯了地方。

美方神經過敏,應者寥寥

當地時間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與此同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也強調,沒有必要採取限制國際人員流動的措施,世衛組織不推薦限制旅行的措施。話音未落,美國便「反其道而行之」,不僅將中國公民拒國門之外,連到過中國的外國人也被「連坐」。

讓人稍感欣慰的是,美國的過激應對措施並沒有引發廣泛的連鎖反應,國際社會上跟隨美國腳步的國家寥寥,這其中包括很多美國的鐵桿盟友,比如,此前在對華議題上一直隨美國亦步亦趨的加拿大。在美國限制措施出台的當天,加拿大衛生部長海杜在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採訪時說,加拿大不會效仿美國因為中國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而宣布全國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也不會限制中國人(或者最近去過中國的外國人)入境。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此前一天,還專程前往多倫多出席當地的華人新春拜年活動,為中國人打氣。

美國的「過分激動」和加拿大的「平和淡定」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即便套上「應對疫情緊急情況」的藉口,也難掩其神經過敏的尷尬。

在抗擊疫情上,美國有雙重標準

2009年3月起,豬流感的變體甲型H1N1流感引發全球性疫情,蔓延到214個國家和地區,而其爆發的起點正是美國。根據媒體報道,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共造成163.23萬人被感染,28.45萬人死亡,死亡率高達17.4%。情況之嚴重以至於美國2009年10月底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但即便如此,美國官方當時仍在「粉飾太平」。11月初,時任美國商務部長的駱家輝發表聲明稱:「美國一直以來就是成千上萬旅遊者的目的地,即使現在,也仍然是安全的。美國對於旅遊者沒有任何限制,我希望遊客們還能一如既往的享受美國之旅。」

本國爆發疫情,美國官員認為是「安全的」,中國發生疫情,美國就迫不及待採取「斷聯」措施。在防控傳染病蔓延的問題上,美國又一次向世人展現了其「雙重標準」。

在對華援助上,美方口惠而實未至

近來,為幫助中國儘早戰勝疫情,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民間組織紛紛伸出援手。此前一份調查顯示,截至2月2日,188家外資企業捐贈10.96億元,美國企業總金額最多。其中,惠氏營養品中國、GE、雅培中國、安利、丹納赫集團、百威中國、艾伯維、NBA、AO史密斯等美國企業的捐款都超過了1000萬元。然而,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美國政府一直口惠而實未至。針對美方聲稱「正向中方提供巨大幫助」的說法,華春瑩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多次表示願向中方提供援助,希望有關援助早日到位。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患難見真情」,尤其是在全球性的疫情面前,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美國若真像其所說的「美中關係很好」,那就請少說多做,承擔起作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第一強國該承擔的責任,為中國提供必要的技術和物資援助,助中國人民早日戰勝疫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Lk3FHABgx9BqZZIzg8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