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網上一則消息,會心一笑之餘,不禁感慨,這也真是說到了點子上。
話說一對男女朋友正閒著無聊聊天呢,你一句小心她一句保重的好不熱鬧,最後互相監督叮嚀,萬不得已出門一定要記得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保護好自己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不料男方回一句:"父母不聽我的"。
然後,然後就被女方說分手,隨後拉黑。
理由簡單粗暴:"我媽說了,這時候不戴口罩的父母肯定不講理,不能嫁。"
這事被我們幾個好友相互傳閱,哂笑之餘,都說這媽媽說的沒錯。
這男方家確實有問題,萬萬不能嫁,原因有三:
如此大環境下,國家都三令五申了,還不戴口罩,要是出門真中招,害人害己害全家,就是沒腦子!
男孩都快到結婚的年紀了,識時務懂行情了,還勸不動父母戴一個口罩?
那說明這孩子,一對父母關心不夠,沒辦法實行"強硬性"關懷;
二呢這孩子在父母面前完全沒話語權,有理還說不通。
那以後要是結婚了,更多類似這種大事小事雞皮蒜毛的事,如此沒魄力,以後還怎麼處理家庭矛盾?
女朋友都叮囑了,也是為了男方家裡好。
男孩不僅推卸責任,還把責任推到父母"不聽"這個頭上,一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二是沒擔當。
綜上所述,女孩子媽媽考慮得不無道理。
這樣的男孩,這樣的男方家庭,確實是不能嫁。就算嫁過去,也將是一地雞毛。
以小窺大,不能說這是一個口罩引發的分手,而是一個口罩,看出了各種可能存在的家庭矛盾。
猶記得剛開年的時候,小區群里也是熱火朝天地侃大山,當時有個媽媽也碰到了類似這樣由於"口罩"引發的家庭問題。
她曾大聲吐糟說:這日子真的沒法過了!真想離婚!
話說,鄰居寶媽生完龍鳳胎還不滿半年,產假未滿,剛好在家休養到年後。
由於雙胞胎奶水不夠,再加上她一個人手忙腳亂也帶不好兩個年幼的寶寶,於是就把鄉下的婆婆接過來,請老人家搭把手。
理所當然地,公公也跟著一起過來了。
一家人擠在百幾十平方的商品房裡,過去的幾個月都相安無事,大家相互體諒,也就這麼熱鬧地過來了。
壞就壞在春節前幾天,那些個姨婆姑婆也從老家過來。
名義上是來看娃娃們,其實說句不好聽的,就是找個地方免費旅遊,還有人吃喝玩樂全包,多好。
她們過來了。
春節前幾天,公園照逛,花市常去,超市菜市場什麼的,更是不在話下。
想吃什麼想買什麼,一溜煙就出門,不見影子,任鄰居好說歹說差點眼淚鼻涕都上了,她們都認為:
"這個糟媳婦,哪那麼多事?!"
勸說不成,老人家們還扎堆一起說鄰居的壞話,讓婆婆給她"好好上課",調教調教怎麼做個好媳婦。
急得鄰居直跳腳!
她一個勁兒讓老公想辦法說服公婆,別讓親戚住家裡,該回家回家,該隔離隔離。
言下之意就是:各回各家,趕緊滾蛋。
然而老公卻為難了,還忒「媽寶」地說:
"我媽就那樣,我也沒辦法。"
"我媽照顧你坐月子的時候,也沒見你這麼矯情啊?"
"再說了,我老姑老姨從來都沒來過城裡,在我們家住幾天怎麼了?就你事多!"
都說沒文化真可怕,但遇到有文化還蠻不講理的人,真的是,吐血三升,也無法力挽狂瀾。
最後,她只好把自己和寶寶被動隔離在自己房間裡。
到了飯點,趕緊扒拉兩口,吃完趕緊肥皂洗手,回房帶孩子。
後來情況日益嚴重,專家各種建議,網上信息頻發,政府各種公告,他們才真正老實待在家裡,再不出門。
但鄰居和她老公的感情,從此就出現了再也無法修復的裂痕。
都說患難見真情。
患難,其實也是把照妖鏡,讓你知道,睡在身旁的那個人,到底是人是鬼;
到底是值得託付一生把生命交付的良人,還是把你當成隨隨便便路人的一個性別為男的傻子。
有人說細節決定命運。
其實細節,更可以看出感情的深厚,男女雙方對對方的尊重和體諒,以及整個家庭教育觀和價值觀的正確走向。
一份感情來之不易,而兩個人能最終走到一起,結婚生子奔向同一個前程,更是前世修來的緣分。
要珍之重之,更不要隨便就把離婚掛在嘴邊,但很多時候,一些傷人肺腑的小事,卻是難以過關。
後來那位鄰居,有幾位相熟的朋友對她進行了開解。
現在老人家也明白情況的嚴重性了,也懂得不出門了......大家都勸她,讓她多多體諒老人家的不識大體,也儘量多跟老公溝通,講明白自己的苦衷,但也要注意說話方式。
畢竟,一家人團圓和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她的心情已平復了不少。
最後,日子再怎麼艱難,還是要往前走,有了雙方更多的溝通和諒解,也就沒必要為這些旁人的煩心事而徒生齟齬。
最重要的,還是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喜樂。
作者:懶茶。多平台原創作者,願以最真摯樸素的文字,打動你最柔軟的內心。
懶茶原創作品,感謝閱贊,盜用必究。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必刪)
---The End---
今日討論:你家或附近有啥糟心的"口罩"事件不?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