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壓力大,特別是有了寶寶之後,父母們更要拚命賺錢,只為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但凡事都有利弊,家長忙著掙錢的時候,陪小孩的時間也自然變少了。
但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特別是童年時期,一定需要父母的長期陪伴,這樣對他們的身心發育才會更有好處。可那些工作繁忙,沒有時間,但又想陪伴寶寶的家長該怎麼辦呢?
研究表明,陪伴孩子的黃金時間有4個點,無需24小時全天陪護,家長們再忙也要擠出來哦!
第一個點,清晨起床
絕大多數孩子,早上都是在父母的呼喚聲中起床的,但有些家長把小孩叫起來後就開始做其他事情了。其實,起床後的時間段非常重要,特別是對年齡小的寶寶來說,他們都很喜歡新的一天,第一個時間段能跟父母一起度過。
所以建議家長每天叫醒孩子後,可以跟他們一起洗漱、吃早飯,看著寶寶自己穿衣服、疊被子等等,如果小孩做的好,父母還可以給予表揚,這樣他們一天都會保持好心情哦。若時間充裕,大家還能帶著孩子做些簡單的運動,或聽聽故事,英語閱讀等等,還有助於培養寶寶的學習習慣呢。
第二點,早餐和晚餐
大多數家庭都喜歡在飯桌上聊天,吃飯的時候,人的心情通常非常放鬆,「話匣子」也會因此打開。特別是家長下班,孩子放學後的晚餐,很適合跟寶寶聊聊學校發生的事情,父母也可以分享自己工作的趣事,讓小孩也能了解爸爸媽媽的生活,這樣他們會覺得平等。
要注意的是,吃飯時最好不要聊過於沉重的話題,或批評孩子,這樣會不僅會減少他們的食慾,還會讓他們的心情變得低落,不利於拉近親子關係。
第三點,放學路上
如果你親自接送孩子放學回家,那一定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陪陪他們。學習了一天,終於有了放鬆的時間,小孩也更樂於更爸媽聊天。
父母們可以從輕鬆的話題說起,比如誇誇孩子,也可以帶他們去公園、超市逛一圈,不要急著回家,讓孩子多放鬆會,也讓自己多陪他們一會。
第四點,睡覺前
有些工作忙的父母,可能一整天都見不到孩子,只有晚上睡覺前的這一點點時間。大家可以幫小孩洗個澡,或者送去一杯熱牛奶,坐在床邊,跟他們小聊一會。
也可以給他們講講故事,來個溫馨的睡前閱讀,這樣就是你不能長時間陪伴小孩,他們也會理解你的。
俗話說「事與願違」,很多家長即使想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邊,實際情況也不允許。上述這些「黃金時間」就是不錯的選擇,各位家長都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