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她們還在乘風破浪

2020-11-16     我實在是太CJ了

原標題:原來,她們還在乘風破浪

《姐姐的愛樂之程》第二站來到成都。

或許是因為當地酒吧文化興盛,姐姐們在飯桌上也聊起了各自在酒吧打工的經歷。

而萬茜有別於其他人駐唱跳舞的點在於,只有她一個人是做領班的,所以網友們的討論也把這段主題聊天送上熱搜。

本來我是覺得還挺勵志的。

雖然沒有全員聚齊,幾位姐姐和山爭哥哥的年齡差也不容小覷,可他們在聊起酒吧舊事時卻難得地跨越了時間和地域的分歧,提到的地點名字、說起薪酬行情或是趕場軼事,都可以集體參與進去

但評論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粉絲控評在所難免,大多數的口徑都統一為了「謝謝姐姐們當年的堅持」。

也有一些網友會下意識心疼,覺得「姐姐好慘」。

最無語的是這類「酒吧哪有乾淨的」的說法,一眼讓人夢回大清。

好像沒有誰把這說得很艱難苦澀吧?

那些經歷之於姐姐們來說,本就是是可以大方分享的寶貴記憶,是找到發展目標、開始熠熠生輝的重要時刻。孟佳甚至高舉著酒杯,喊出了「敬酒吧」的口號,因為她覺得是酒吧給了那些曾經給了在場各位以展示自我的舞台。

評論和我的心情隔了不知幾重代溝,想必他們沒有經歷過這個年代。

看著螢幕,少有地升不起起任何追趕「打工人打工魂」熱點的戲謔念頭,只覺得一代人的共同情懷或許真的已經拜拜了,過期絕不再候。

「酒吧文化」就一定是「不幹凈」的嗎?

在家長輩們的眼裡可能是。

孟佳媽媽和郁可唯爸爸都悄悄地「盯過梢」,看自家孩子到底在酒吧里做什麼。

孟媽媽是怕女兒學壞,跟過去看了之後還不放心,等她一回家就勒令其「不要跳了」。

郁可唯是出道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爸爸偷偷「潛入」酒吧,躲在角落聽她唱歌,還做出了「唱得不好」的評價……

只是兩邊的家長去跟過之後,都沒發現有什麼問題。

駐唱出身的郁可唯,待過最早也最久的一家是在成都很有名氣的「蓮花府邸」。

十來年前追過超女快女的各位,可能多少都聽說過這個名字。

就拿郁可唯舉例:

2009年,她「蓮花府邸『五朵金花』之一」的身份和同賽區同樣實力強勁卻來自「音樂房子」酒吧的江映蓉放在一起,天然就是絕佳的battle話題。

人們說這兩家酒吧的知名度和全國選秀節目的風生水起「密不可分」。

「音樂房子」曾經走出過張靚穎、王錚亮、徐海星、唐一嘉、鄭興琦……

除了超女快男系列,《中國好聲音》《最美和聲》《中國夢之聲》等選秀節目也是他們走出四川、走向歌壇的重要契機。

「音樂房子」的兩位老闆都有酒吧樂隊演出底子,創立時就立下了「可以喝免費飲用水坐一晚上,不設低消」的規矩,只要你喜歡他們的音樂。

郁可唯所在的「蓮花府邸」,則擁有譚維維、喻佳麗、代悅等唱將。

09年那一屆,她們「五朵金花」都去報名參加了比賽,除了郁可唯外還有王梓,劉孟嬌,王艾琪,李楊璐這四位,都順利晉級了成都賽區50強。

但最終闖進前五並為大眾知曉的只有郁可唯,那也是她第二次報名參加湖南衛視的女聲選秀比賽。

第一次是2006年的超級女聲,有中青賽冠軍在手的前輩譚維維壓場,成都賽區可謂藏龍臥虎,郁可唯海選就被淘汰了,轉戰廣州賽區才勉強闖入20強。

比賽結束後,郁可唯也是在那裡辦了自己的歌迷答謝會。

郁可唯當初接受採訪時就說,成都酒吧會精心挑選歌手,去了就好像有了家。

事實上,成都酒吧文化氛圍濃郁,歌手之間也惺惺相惜,大家跑場、交友、彼此照應,有誰出名是整個圈子的事情。大家交流共進,讓這裡成為傳奇的開篇與序曲。

郁可唯還待過一家很有名的酒吧,叫小酒館。

她是和自己的樂隊 COCO在這裡表演的,而這在成都已經算很高端很「老資格」的一個文化地標了。

1997年,老闆唐蕾 從重慶搬到成都,和油畫大師張曉剛一拍即合地盤下了玉林西路這家酒吧店面,「小酒館」的名字是畫家沈曉彤取的,建築設計師劉家琨操刀完成了門店設計。

90年代中期,方力鈞、岳敏君、張曉剛、劉小東、周春芽等這批中國當代藝術頂樑柱們幾乎都有一段在成都生活的經歷。他們懂得精神文明消費的必要性,也願意為此付出相對較高的享受成本,於是「小酒館」成了畫家和音樂人的「第二客廳」,並把某種自由、浪漫的氛圍紮根在了這片土地。

張雨綺在建議路演歌單備選時提到了趙雷的《成都》,她覺得這是一首很能代表地域特色又足夠街知巷聞的歌。

生活在成都的朋友很愛吐槽說「這裡沒有玉林路,只有玉林東路/西路/南路/北路和中路」,但不妨礙趙雷在《我是歌手》里表演過這首歌后,立刻把他寫在歌詞里那座「走到玉林路的盡頭」且坐過門口的小酒館捧成入座需要排隊、旅遊建議打卡的新·人文景點。

這種把美食和文化結合起來的「酒吧特色」也從來都是成都的一張王牌。

2009年,《成都晚報》就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是當地的酒吧文化成就了「選秀夢之都」的威名。

湖南當初也是有名的造星夢工場,夜生活豐富。

孟佳成年後謀的第一份賺錢差事,就是到酒吧跳舞。

李斯丹妮聊到同齡人高中時喜歡去club玩,但不是想著抽煙喝酒,而只是為了唱歌跳舞而去,覺得有這麼個純粹的環境很開心。

李斯丹妮30歲,孟佳31歲,她們所說的高中時期差不多都是2006到2009這幾年裡。

彼時因為最早那批選秀節目,草根也能出奇蹟的信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平凡人也有了追夢的權利。

酒吧沒有門檻,也不設限制,夜幕降臨追光一打,全憑真本事收服人心,被欣賞和被肯定的自豪感也很容易被激發出來。

黃齡說出自己以前駐唱的酒吧名字時,就算是非當地人也露出一副「wow」的驚嘆表情。

同為魔都老鄉的徐崢更熟悉一些,用驚訝的語氣確認黃齡唱過的那間酒吧很有名。

不同地區的規則還有些許變化:

孟佳當時跳舞是按場次的,一場三到四十分鐘,需要舞者一直做表演。

李斯丹妮說這樣很累,她和同學們去打工跳舞,都是一支一支地算,跳完就走。

算下來,孟佳的「八百」高薪和李斯丹妮跟同學們一天七八十塊錢的酬勞,差距也沒有太懸殊,畢竟付出的勞力是不同的。

只是當時她們也不計較收益得失,覺得有機會發揮就很不錯了,說起來滿滿都是開心和快樂。

郁可唯說自己每次唱一個小時還根本唱不夠,到時間了還想唱。

所以她後來打破自身紀錄,一晚唱五個場子,為此要在酒吧附近租房、開著電瓶車在成都市區里穿梭。

和現在流行的101系選秀,練習生們都是各大公司簽下集中培訓多年的專業儲備役或是早就在社交平台上積攢了一些名氣的網紅不同,生活在溫室里自帶粉絲基礎的各位被彩虹屁層層包裹,很難準確認識到自己的真正位置。

但姐姐們的酒吧打工生涯是歷練與搵食交織的,她們更有實際表演經驗也更能臨場發揮,情商、問題處理能力和看待問題的態度也都更成熟大氣。

把付出、進步和收入混在一起計算的酒吧追夢路,顯然是一條更坎坷也更能鍛鍊自身實力的通道。

郁可唯說她以前在酒吧里唱歌,氣氛不算熱烈,因為當時她更偏愛小眾英文歌曲,經常會唱一些Bossa nova或是爵士風的東西,後來才慢慢隨著聽眾要求而「妥協」一些中文流行歌。

黃齡說行情還可以的時候,她一晚會跑兩三個場子。

還發生過唱了一個月卻遭遇「酒吧經紀人」卷錢跑路、分文無著的窘況。

但當初「幾乎跑遍新天地所有酒吧」的過往,鍛鍊了她的現場實力。

你說黃齡「人不紅歌紅」,她回懟你的底氣,還不就是那些年攢的積蓄和實力?

只是不得不承認,草根明星的出頭和平台流量的聚集逐漸淡化了地域色彩,「選秀夢之都」已經很多年前的口號了,人們現在的衝浪生活是沒有時空間隔的。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在朝著「短、平、快」的方向策馬狂奔,觀眾已經被寵溺到「好萊塢法則」都嫌拖沓,最好30秒就能解析出篇章主題和核心。

所以當《姐姐的愛樂之程》上路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問,「觀眾到底要看我們什麼?他們憑什麼要看我們?」

甚至張雨綺和寧靜在第一二期的泉州之旅中,撂下過狠話,說「我懷疑不好看」以及「這檔節目還有意義嗎?」

她們自己也在摸索嘗試,以前摸爬滾打出的那一身技藝,似乎漸漸不奏效了。

必須要承認的是,姐姐們因為地位和年紀,或許無法融入當下的某些潮流里。然後她們來到成都,這個曾經讓那麼多人夢想成真的地方,還可能創造出新的奇蹟嗎?

張雨綺能想到的「街知巷聞」的《成都》也是好幾年前的事了,而孟佳在國外待了十年,這首歌根本就處在她的知識盲區,還不如《Super Star》或者更早的Janet Jackson來得熟悉。

所以在路演開始前,節目組先把她們「丟」回了人群中,去看一場所謂的「平凡人演唱會」。

這是2014年發起於成都的新的表演項目,通過公開報名的形式參加,採用眾籌形式,由志願者班底運行。

上線6年來,它為57組素人舉辦了57場演唱會,成為舞台主角的是老師、學生、公務員、創業者……來自不同行業但都有音樂夢想的人。

光是姐姐們去的那一場,就有高中美術教師、石油工人、地鐵司機登台……

聽眾們坐在台下,都戴著眼罩,沒人注意到身邊突然多了幾位明星,在這裡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聽台上的他們唱出自己。

姐姐們也難得的因為這種氛圍,而落了淚。

包括黃齡,她在決賽成團夜上都沒有哭過,卻因為聽到《後來》、想起之前一起比賽時白冰突然決堤的情緒而突然崩潰。

姐姐們在成都慢了下來,於別人的故事中釋放了自己。

2017年《中國青年報》曾經用一整版內容來講述城市性格和文化地理對年輕人夜生活的重要影響。

講到成都的部分,就是以「音樂房子」為代表的酒吧舉例,說那「不飲也醉」。

曾經的酒吧文化繁盛,讓這裡成了全國聞名的造星重鎮,無數男女敢於在這裡的勇敢做自己。

好在情隨事遷,成都還保留著同樣讓人澎湃的魅力。

2018年的採訪里, 「平凡人演唱會」發起人馮偉說, 是成都這座城市的寬容和支持讓那些有才華的平凡人有了實現夢想的可能。

這也成了「選秀夢之都」之外,成都可以打出的第二張文化牌:

包容友好的市民願意給夢想以無限可能性,而多年來的沉澱積攢使得這裡的人們對音樂有著超一般的熱愛和共情,讓愛和溫暖可以來聚沙成塔,讓每一點靈魂都能發現自己的不凡與無限可能。

喜歡音樂的人,心中有舞台,哪裡都是舞台。

這是「愛樂之程」的意義,也是「平凡人演唱會」讓她們找回的初心。

很多年前,她們是在酒吧綻放過自己。

當那個時代過去,我們也在迎接和適應著新的機遇。

原創不易,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作者以及微信號(cj10141234)。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FJszXUBjdFTv4tAT_Sr.html